上火能用足贴吗?

上火能用足贴吗?

这个是不能用的。
所谓上火是中国近代中医的一个概念,中医将"火"分为实火和虚火,实火的治疗是用清热、降火的泻法,虚火则是用补法。
只要是实火,现在中医最常用的各种清热、解毒、降火的药和西医的消炎药都是对症的,连吃三天肯定降火。但是现在单纯有实火的人已是越来越少了,多数都是虚火。
《黄帝内经》里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这里指出了寒为热病之因。若寒邪过盛,身体内表现出的就是热症、热病,也就是说虚火实际上是由寒引起的,本质上就是寒的体质。
为什么寒重反而会引起"火"呢?
身体内的寒湿重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伤肾伤脾,引起肾阳脾阳不足、肾气虚,造成各脏器功能下降,脾气虚,造成直接消化吸收能力差,所以拉大便会看到便便中有不消化的食物残渣,时间久了,光吃不长,血液亏虚。肾在中医的五行中属水,水是灌溉、滋润全身的,当人体内这个水不足时,就如大地缺水一样,身体会干燥。脏器也是一样,每个脏器都需要工作、运动,这种运动如果缺少了水的滋润,就易摩擦生热。最典型的是肝脏,肝脏属木,最需要水的浇灌,水生木,而一旦缺水,肝燥、肝火就非常明显。如果给肝脏足够的水,让肝脏始终保持湿润的状态,它就不可能干燥,就不会有火。

还有头面部也是最容易上火的部位。因为火是升发的,所以虚火一定要漂浮在头部的,而很多人能感觉到上热下寒,造成失眠。因为肾主骨髓、主脑,肾阳不足、肾气虚时髓海就空虚,远端的头部首先出现缺血,也就是"缺水"了,自然反应的就是干燥的症状,如眼睛干涩、口干、舌燥、咽干、咽痛等。再加上口腔、咽喉、鼻腔、耳朵又是暴露在空气中的器官,较容易受细菌的感染,当颈部及头面部的血液供应减少后,这里的免疫功能就下降,会出现各种不适,这样患鼻炎、咽炎、牙周炎、扁桃体炎、中耳炎的概率就会增加。又由于没有充足的血液供应,各种炎症很难治愈,就会反反复复发作,成为各种长期不愈的慢性病,如慢性鼻炎、慢性咽炎、慢性牙周炎、慢性中耳炎等。

对于虚火,普遍存在,现在上火绝大多数是虚热居多,当然也有实热,还有虚实并存的。当大量寒湿正悄然进入你体内,自然肾火就越来越不足,真正的肾火就守不住,往头面部跑,寒湿越重,虚火就越来越大。而如果错误的采用泻火、清火、降火的寒凉药物进行治疗虚火,这就使得寒上加寒、虚上加虚,越治火越大。
而当有虚热干扰时,除了上面所说的症状,还会出现入睡慢,睡觉质量差易醒,容易被吓到,多梦甚至梦话,大便干色黑,小便清长夜尿多,动则汗出(冷汗),感冒总是连发扁桃体肿大甚至腺样体肿大,中耳炎,牙周炎,反复性口腔溃疡等等。

寒湿重时表现的症状
1、面色发白、发青、发暗、发黑代表体内可能有寒。颜色越是发暗,就代表寒湿越重。
2、舌苔发白,代表体内有寒湿。
3、反复的口腔溃疡,代表体内有寒。
4、口臭时舌苔发白,代表体内有寒。
5、咳嗽时痰是稀白的,代表体内有寒。
6、流清鼻涕,代表体内有寒。
7、流出的汗是凉汗,代表体内有寒。
8、爱打喷嚏,特别是早上起来,遇风喷嚏不断,代表体内有寒。
9、感冒发热时浑身感觉冷,代表体内有寒。
10、经常腹痛、腹泻,代表体内有寒。
11、脸上长痘和斑,代表体内有寒。
12、长湿疹、牛皮癣、白癜风,代表体内有寒。
13、手、脚长年冰冷,代表体内有寒。
14、脚踝浮肿,代表肾虚、肾寒。
15、四肢关节疼痛、颈肩酸痛、肩周炎、腰酸背痛等症状,代表体内有寒湿。疼痛的部位越多,时间越长,代表体内寒湿越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2-18
可以用足贴,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1、足贴类似按摩,主要是通过刺激足底穴位和身体脏器反射区,促进内分泌平衡,辅助达到身体的最佳状态。
2、内热又称为“火热内生”。指体内脏腑阴阳偏胜之热。宜辨虚实。通俗讲也就是内分泌失调引起的体内燥热。
3、以上可以看出,足贴不仅可以用,还针对内热有一定的作用。
第2个回答  2016-07-22
不能用.上火是中医近代的一个概念.上火就叫降火,这是阴阳观点,而现代医学证明,上火的症状是很复杂的,通常口腔的溃疡被认为是上火,但原因可能是缺乏维生素··和足贴没关系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