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的《北京的春天》原文

如题所述

北京的春节,老舍原文润色版:
1. 依照北京的老传统,农历新年(春节)的庆祝活动从腊月初旬便已悄然开始。那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腊七腊八,冻死寒鸦”,然而,寒冬之后,春天便接踵而至,人们对过年和迎春的热情并未因寒冷而减退。腊八这天,家家户户都会熬制腊八粥,这种粥是为了祭祖祭神而特制的。
2. 细想之下,腊八粥实则体现了农业社会的自豪感——它融合了各式各样的米、豆和干果(如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桂圆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等),仿佛一场小型的农产展览会。
3. 腊八这天,还要泡制腊八蒜。将蒜瓣放入高醋中封存,到了过年吃饺子时就用得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蒜瓣变得色如翡翠,醋也带上了一些辣味,色香味俱佳,让人忍不住多吃几个饺子。
4. 从腊八开始,商铺开始忙碌起来,街上出现了各式各样的货摊——卖春联的、年画的、蜜供的、水仙花的,这些只在春节期间出现的摊位让孩子们的心跳加速。胡同里的叫卖声变得更加频繁和复杂,其中包括只在腊月出现的卖宪书、松枝、薏仁米、年糕等。
5. 在有皇帝的时代,学生在腊月十九后就放寒假,为期一个月的年假。孩子们准备过年的第一件事就是购买杂拌儿,这种混合了各种干果和蜜饯的零食,普通版本带皮,高级版本则去皮,如榛仁等。
6. 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的东西,即使没有饺子,也一定要买杂拌儿。他们的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尤其是男孩子们。第三件事才是购买风筝、空竹、口琴等玩具和年画。
7. 二十三日是小年,相当于新年庆典的彩排。在旧社会,这天晚上,家家户户都会祭灶王,一到黄昏,鞭炮声便此起彼伏,随着炮声,灶王的纸像被焚化,这被称为送灶王上天。
8. 过了二十三,人们更加忙碌,新年转眼就到了。在除夕之前,家家户户必须贴上春联,大扫除一次,称为扫房,必须准备充足的食物,至少足够吃一个星期,因为按照老习惯,商铺多数会歇业五天,直到正月初六才重新开张。
9. 如果提前不准备好几天的食物,到时候不容易补充。还有,旧社会里的老妈妈们讲究在除夕把所有能切的东西都切好,以免正月初一到初五再动刀,动刀剪是不吉利的。这虽然有些迷信,但也表现了我们确实是热爱和平的人,在新的一年之初,连切菜刀都不愿动一下。
10. 除夕真是热闹非凡。家家户户赶做年菜,到处弥漫着酒肉的香气。男女老少都穿上新衣,门外贴上红红的对联,屋里贴上各种年画,哪家都不夜以继日地灯火通明,鞭炮声日夜不绝。
11. 元旦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元旦,商铺都上了板子,门前堆满了昨晚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12. 男人们在正月初一早上出门,去亲戚朋友家拜年。女人们则在家中接待客人。同时,城内城外有许多寺院开放,任人游览,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
13. 到了初五六,庙会开始热闹起来,孩子们特别热衷于去逛,可以在城外看看野景,骑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
14. 多数商铺在初六开张,又放鞭炮,从天亮到清晨,全城的炮声不绝。尽管开张了,但除了卖吃食和其他重要日用品的商铺,大家并不很忙,商铺中的伙计们还可以轮流去逛庙、逛天桥和听戏。
15. 元宵(汤圆)上市,新年高潮到来——元宵节(正月十三至十七)。除夕热闹但无月光,而元宵节,明月当空。元旦体面,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但它还不够美。
16. 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仿佛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全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各形各色,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17. 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挂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上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却不俗气。干果店在灯节还要作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作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18. 除了悬灯,广场上还放花盒。在城隍庙里并且燃起火判,火舌由判官的泥像的口、耳、鼻、眼中伸吐出来。公园里放起天灯,像巨星似的飞到天空。男男女女都出来踏月,看灯,看焰火;街上的人拥挤不动。
19. 在旧社会里,女人们轻易不出门,她们可以在灯节里得到些自由。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也照样能有声有光的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原始的电影——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丁丁的响。大家还必须吃汤圆呀。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20. 一转眼,到了残灯末庙,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又去照常做事,新年在正月十九结束了。腊月和正月,在农村社会里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而猪牛羊等也正长成,所以大家要杀猪宰羊,慰劳一年的辛苦。过了灯节,天气转暖,大家就又去忙着干活了。
21. 在旧社会里,过年是与迷信分不开的。腊八粥、关东糖、除夕的饺子,都须先去供佛,而后人们再享用。除夕要接神;大年初二要祭财神,吃元宝汤(馄饨),而且有的人要到财神庙去借纸元宝,抢烧头股香。正月初八要给老人们顺星,祈寿。
22. 因此,那时最大的一笔浪费是买香蜡纸马的钱。现在,大家都不迷信了,也就省下这笔开销,用到有用的地方去。特别值得提到的是现在的儿童只快活的过年,而不受那迷信的熏染,他们只有快乐,而没有恐惧——怕神怕鬼。也许,现在过年没有以前那么热闹了,可是多么清醒健康呢。以前,人们过年是托神鬼的庇佑;现在是大家劳动终岁,大家也应当快乐的过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