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把磁铁放在火里烧红就会失去磁力?

是不是磁铁的原子被重新排列。

19世纪末,著名物理学家皮埃尔·居里(居里夫人的丈夫)在自己的实验室里发现磁石的一个物理特性,就是当磁石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原来的磁性就会消失。后来,人们把这个温度叫“居里点“。

铁磁物质被磁化后具有很强的磁性,但随着温度的升高,金属点阵热运动的加剧会影响磁畴磁矩的有序排列,当温度达到足以破坏磁畴磁矩的整齐排列时,磁畴被瓦解,平均磁矩变为零,铁磁物质的磁性消失变为顺磁物质,与磁畴相联系的一系列铁磁性质(如高磁导率、磁滞回线、磁致伸缩等)全部消失,相应的铁磁物质的磁导率转化为顺磁物质的磁导率。与铁磁性消失时所对应的温度即为居里点温度。

严格来说,一般的“高温”还达不到使磁铁中原子重新排列的程度,高温改变的是磁铁中“相”。
“相”可以理解为物质的一种状态,我们常说的固态,液态,气态就是一种大的分类,这三者之间的相转变称为一级相变。三者之下还有小的分类,一个大类下的各种“小相”之间转变称为二级相变。

磁铁的高温消磁现象,其本质即是磁铁内部发生了从铁磁到顺磁的二级相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3-18
你说的也差不多,重要的是先要了解磁铁为什么会有磁性,主要的是铁的电子层排布的特殊性(磁铁中大部分的电子绕原子旋转的方向是一致的,这样每个电子都产生磁场,宏观来看就是磁铁产生的磁场)造成了磁化并能保证有磁性。磁铁加热后电子反向运转或杂乱无章的排布所以磁性就消退了。
第2个回答  2014-03-18
安培认为磁性材料的磁性来自于其中的分子电流,通常我们用的磁铁是被磁化的铁,磁化使其暂时拥有了较稳定的分子电流,就有了磁性。而加热时分子热运动加快,打乱了有序的分子电流,使其失去磁性。
第3个回答  2014-04-14
磁铁都是有居里温度的,不同的磁性材料,居里温度不一样。如果温度达到磁铁的居里温度,那么表面剩磁就会退去。。一般N牌号的居里温度是80摄氏度,M牌号的居里温度是100摄氏度.H牌号的居里温度是120摄氏度,SH牌号的居里温度是150摄氏度,UH牌号的居里温度是180摄氏度.EH牌号的居里温度是80摄氏度
第4个回答  2014-03-21
居里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