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员有哪些翻译的小技巧呢?

如题所述

翻译熟能生巧,技巧还是有很多的。
第一、转换句子法。
顾名思义,转换句子法就是在英译中,或者中译英的翻译题里,为了使将要译出的句子符合中文/英文里面的表达习惯、方法和方式等目标,而把题目中原句的语态、所用词类以及句型等进行处理转换。
第二、省略翻译法
这与最开始提到的增译法相反,就是要求你把不符合汉语,或者英语的表达的方式、思维的习惯或者语言的习惯的部分删去,以免使所翻译出的句子沉杂累赘。
第三、合并法
合并翻译法就是把多个短句子或者简单句合并到一起,形成一个复合句或者说复杂句,多出现在汉译英的题目里出现,比如最后会翻译成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宾语从句等等。这是因为汉语句子里面喜欢所谓的“形散神不散”,即句子结构松散,但其中的语意又是紧密相连的,所以为了表达出这种感觉,汉语多用简单句进行写作。而英语则不同,它比较强调形式,结构严谨,所以会多用复杂句、长句。因此,汉译英时还需要注意介词、连词、分词的使用。
第四、拆分法
当然,英译汉的时候,就要采取完全相反的战术——拆分法,即把一个长难句细细拆分为一个个小短句、简单句,并适当补充词语,是句子通顺。最后,注意还需要按照汉语习惯调整语序,达到不仅能看懂而且不拗口的目标。
第五、插入法
就是把不能处理的句子,利用括号、双逗号等插入到所翻译的句子中,不过这种方法多用在笔译里面,口译用的非常少。
总而言之,以上这五种方法是翻译里面比较有用的方法,如果都掌握的话,那么可以有效提高翻译水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24
英语翻译的一些技巧有:
一、倒置法。汉语习惯里常将定语修饰语和状语修饰语放在被修饰语之前;英语习惯里这两者位置却颠倒过来,因此翻译时往往要重新颠倒和调整原文语序
eg. 他提出了一个既经济又可行的办法。
He has put forward a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at once economical and practical.
二、转译法。在词性方面,把名词转化为代词,形容词,动词。把动词转换成名词形容词,副词,介词。把形容词转化成副词和短语。在句子成分方面,把主语转变成状语,定语,宾语,表语。把谓语变成主语,定语标语。把定语变成状语,主语。把宾语变主语。句型方面把并列句变复合句,把复合聚变并列句。状语从句变定语从句。把宾语变成主语把主动语态变被动语态。
eg. His every appearance at any affair proclaims its triumph.
无论什么事,只要他一露面,就算是成功了。
三、分译法。翻译时,改变原文的句子结构,将复制的原文长句译成并列的散句或分离的单句。
eg.The ancients tried unsucessfully to explain how a rainbow is formed.
古人曾经试图说明彩虹是怎样形成的,但没有成功。
四、综合法。英语中很好多长句,有时候单纯用一种翻译技巧是不够的,需要综合多种技巧。
eg.①I was on my home②from tramping about the street,③my drawings under my arm,④when I found myself in front of the Mathews Gallery.
③我挟着画稿②在街上兜了一番①回家的路上④无意中发现自己自己逛到马太画廊的门口。
这里做了语序调整,同时将介词under实译为动词,转换了词性。
延伸:
翻译是在准确(信)、通顺(达)、优美(雅)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翻译是将一种相对陌生的表达方式,转换成相对熟悉的表达方式的过程。其内容有语言、文字、图形、符号和视频翻译。其中,在甲语和乙语中,“翻”是指的这两种语言的转换,即先把一句甲语转换为一句乙语,然后再把一句乙语转换为甲语;“译”是指这两种语言转换的过程,把甲语转换成乙语,在译成当地语言文字的过程中,进而明白乙语的含义。二者构成了一般意义上的翻译,让更多人了解其他语言的含义。
第2个回答  2019-12-24
不管翻译什么,作为翻译的人至少需要掌握如下东西
1,地道的日语(单词,语法都是非常熟练的程度)
2,日本的文化(就像北京话碰瓷儿之类的,不了解这个词的意思也翻译不了)
3,地道的中文(中文博大精深,日语过于简单,所以往往一个日语会对应很多个中文)
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源氏物语》,我当时看的是丰子恺翻译版本的,对丰老师的日语造诣和中文造诣佩服的五体投地,建议找来看看。听说还有林文月老师和钱稻孙老师的翻译,都是大家的翻译。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