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口镇的概况

如题所述

淮口镇历史悠久,俗名淮洲。原镇人民政府驻兴隆街,元代为杨村地。明代于此置怀口镇巡检司,以镇西为古怀安军而得名 。清初置怀口镇,属大渡乡。宣统二年(1910),为第六区驻地。清代以后,因谐音“怀”、“淮”互用。民国24年(1935),改“怀”为“淮”,改置淮镇联保。民国29年,仍置淮口镇。解放后,沿用淮口镇之名。1951年,分置黄家乡;1952年,分置淮口乡。1958年9月,与淮口、同兴、黄家3乡合置为沱江人民公社。1961年8月,撤销沱江人民公社时,仍分置为淮口镇。1999年,全镇面积4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1861亩,其中:田8583亩、土23279亩。2004年10月根据金堂县区划调整将九龙镇合并入淮口镇。金乐公路穿境而过,是淮口至中江兴隆镇,淮口至成渝铁路五凤溪和红花塘火车站3条公路的起点,正在建设中的成达铁路于境内设站。解放前为沱江航运重要港口,交通便利。镇内建有成都市第二纺织厂、沱江起重设备厂、淮口轧花厂等一批基干工厂,为县内工业基地之一,是县内第二大镇。镇内文物古迹甚多。现有成阿工业园,金堂工业园,节能环保产业园,目前(2013年),淮口镇城区面积已达9.88平方公里(不含工业区),人口9.2万人,城镇化率达79.9%。
  

2016年1月《金堂县淮口镇总体规划(2014-2020)》获得成都市人民政府批复正式生效。  据了解,本次规划将淮口城市性质定位为“金堂县域副中心、以节能环保产业为主导的小城市”,淮口镇区将形成“一核两轴一带、一心六组团”的空间结构。“一核”即指依托新城城市级功能形成的城市核心;“两轴”指两条城市发展轴:沿淮州大道东西向城市发展轴,沿红岩——洲城大道南北向发展轴;“一带”指沱江滨水带;“一心”指紧邻沱江形成的滨水公园绿心;“六组团”即依托老城形成老城组团,在沱江北岸形成小柏组团,在沱江西岸形成新城组团,以南形成新城南组团,沱江蜀韵公园南侧形成节能环保工业组团,成阿工业区独立形成成阿工业组团,各组团结合其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形成组团中心。  该《总体规划》的实施对淮口镇发展、建设和管理意义重大。据悉,到2020年镇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将控制在26.74平方公里以内,镇区人口预计将达12万人(包括城区和成阿工业区,不包含金堂电厂)。届时,该区域将根据不同地区的特色和条件,统一规划建设标准,逐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严格落实规划确定的城镇用地边界线、工业集中发展区(点)范围线、生态保护红线“三线”控制要求;加强与《成都市工业战略后备区总体规划》、《成都市工业空间布局规划》的协调统一,在功能、空间、交通、配套等方面与全市工业空间布局充分衔接,统筹规划;同时,完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注重产城融合,创建区域协调发展、生态环境宜人、城乡形态优美、产业优势明显、宜居宜业的滨江小城市。
淮口镇将作为金堂县域副中心,建设以节能环保产业为主导的小城市,到2020年镇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26.74平方公里以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