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家规家训故事

名人家规家训故事

1、胡适倡导“独立、合群、重学”

家庭教育中,胡适虽然倡导“独立、合群、重学”,但自身也有不懂的如何爱孩子的嫌疑。1929年,胡适给胡祖望写信,希望锻炼他过独立、合群、用功读书的生活,其中说:“功课及格,那算什么?在一班要赶上一班最高一排,在一校要赶上一校最高一排。功课要考最优等,品行要列最优等,做人要做最上等的人,这才是有志气的孩子。

2、吉鸿昌不忘父训

吉鸿昌,字世五,河南扶沟人。察绥抗日同盟军领导人之一。1920年,25岁的吉鸿昌,当时任营长,父亲吉筠亭病重。他对前来探视的吉鸿昌说:"当官要清白谦正,多为天下穷人着想,做官就不许发财。否则,我在九泉之下也不能安眠。"吉鸿昌含泪答应。

吉鸿昌父亲病逝后,他把"做官不许发财"六字写在瓷碗上,要陶瓷厂仿照成批烧制,把瓷碗分发给所有官兵。在分发瓷碗大会上说:"我吉鸿昌虽为长官,但决不欺压民众,掠取民财,我要牢记父亲教诲,做官不为发财,为天下穷人办好事,请诸位兄弟监督。"

3、孔子家训:诗礼传家

孔子对其儿子的教育是从做人开始,并不是要求自己的孩子背诵多少文字,做对多少个题,而是从《诗》《礼》入手。为何要学《诗》?诗发自心生,能表达人的最真实、真诚的感情,优美的文字,能够把话说的更好;为何要学礼,就是要教育孩子有道德,懂礼貌,不争不抢,与人和谐相处,才能更好的为人处世。

4、老舍家训:勤奋是做人的根本

老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至今是人们学习的榜样。老舍先生在给妻子的一封信中曾说:“我想,他们能粗识几个字,会点加减法,知道一点历史,便已够了,只要身体强壮,将来能学一份手艺,即可谋生,不必非入大学不可。假如我看到我的女儿会跳舞演讲,有做明星的希望,我的男孩体健如牛,吃得苦,受得累,我必非常欢喜!我愿自己的儿女能以血汗挣饭吃。”

老舍先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有一次,老舍先生的女儿为自己数学只考了60分有些不高兴,老舍却安慰女儿说:“60分也很高嘛!你比爸爸好,我小时候数学还净不及格呢!”当女儿问老舍先生自己考不上大学怎么办,老舍先生回答说:“考不上大学,你就在家待着,我教你英语。

5、李世民家训:每餐一食,则念耕夫

唐朝第二代皇帝李世民,他定了一条家训,即“每餐一食,则念耕夫”,也就是说,每吃一顿饭,都不能忘记农夫的辛劳。李世民作为一代皇帝,从不奢侈浪费,谦虚待人,而且从谏如流,广纳英才,成为一代明君,实现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30

名人家训家规家风故事:梁启超全方位爱子女


梁启超有九个子女,在他的教育、引导下,个个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甚至还产生了“一门三院士”的佳话。这“三院士”是建筑学家梁思成、考古学家梁思永、火箭控制系统专家梁思礼。另外,四儿子梁思达是经济学家,次女梁思庄是图书馆学家,三女儿梁思懿是社会活动家。

梁启超对于子女的爱,是全方位的,不仅在求学,而且在为人处世,甚至理财、时政等诸多方面,皆以平和、平等的态度展开。阅读《梁启超家书》,就会了解在写给孩子们的信中梁启超教育子女的表现堪称典范。

写信时,梁启超毫不掩饰自己的爱。1927年6月的一封信中,他写道:“你们须知你爹爹是最富于感情的人,对于你们的爱情,十二分热烈。你们无论功课若何忙迫,最少隔个把月总要来一封信,便几个字报报平安也好。”

在求学这一方面,梁启超不只是看重文凭,而是强调打好基础,掌握好“火候”。要求孩子们求学问、做学问的方法 --“要‘猛火炖’和‘慢火炖’两种工作循环交互着用去”。

同时,梁启超强调责任的重要。1923年,他写给长女梁思顺的信中说:“天下事业无所谓大小,只要在自己责任内,尽自己力量做去,便是第一等人物。”当然,写信教导自己的孩子之余,梁任公没忘了夸一夸女婿、儿媳。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3-06
1、司马光教子有方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官至宰相。
司马光虽官高权重,但严于教子,很注重培养子女自律自立意识。他写了了篇传诵至今的《训俭示康》。他在总结了历史上许多达官显贵之子,因受祖上荫庇不能自强自立而颓废没落的教训,告诫其子:'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以立名,侈以自败'。
由于教子有方,司马光之子,个个谦恭有礼,不仗父势,不恃家富,人生有成。以致世人有'途之人见容止,虽不识皆知司马氏子也'。
2、吉鸿昌不忘父训
吉鸿昌,字世五,河南扶沟人。察绥抗日同盟军领导人之一。早年在冯玉祥部队当兵,以英勇善战升为营长、师长,后任国民党军长和宁夏省政府主席。
1920年,25岁的吉鸿昌,当时任营长,父亲吉筠亭病重。他对前来探视的吉鸿昌说:'当官要清白谦正,多为天下穷人着想,做官就不许发财。否则,我在九泉之下也不能安眠。'吉鸿昌含泪答应。
吉鸿昌父亲病逝后,他把'做官不许发财'六字写在瓷碗上,要陶瓷厂仿照成批烧制,把瓷碗分发给所有官兵。在分发瓷碗大会上说:'我吉鸿昌虽为长官,但决不欺压民众,掠取民财,我要牢记父亲教诲,做官不为发财,为天下穷人办好事,请诸位兄弟监督。'
吉鸿昌言行一致,一生清白谦正,处处为民众。当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他反对蒋介石的投降政策,奋起抗日。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牺牲时年仅39岁。
3、总统教子自立
曾任过美国总统的里根,不仅有名望而且富有。但他严格要求自己子女自立,绝不让他们依赖父母。儿子失业后,一边寻找工作,一边靠领取救济金度日。
4、鲁迅教子顺其自然
鲁迅和许广平仅有一子,即周海婴。儿子出生时,许广平出现难产迹象,当医生向鲁迅征求意见是留大人还是留孩子时,他果断回答:“留大人。”结果母子平安。
在儿子成长过程中,鲁迅基本按照《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的思想来实行,让他“完全的解放”,其中又说:“我现在心以为然的,便只是爱。”据周海婴所著《鲁迅与我七十年》介绍,鲁迅的教育方式是“顺其自然,极力不多给他打击,甚或不愿拂逆他的喜爱,除非在极不能容忍,极不合理的某一程度之内”。有一天,周海婴死活不肯去上学,鲁迅用报纸打他屁股。后来,鲁迅向母亲写信解释道:“打起来,声音虽然响,却不痛的。”
第3个回答  2020-06-13
1、胡适倡导“独立、合群、重学”

在家庭教育中,胡适虽然倡导“独立、合群、重学”,但自身也有不懂的如何爱孩子的嫌疑。1929年,胡适给胡祖望写信,希望锻炼他过独立、合群、用功读书的生活,其中说:“功课及格,那算什么?在一班要赶上一班最高一排,在一校要赶上一校最高一排。功课要考最优等,品行要列最优等,做人要做最上等的人,这才是有志气的孩子。

2、吉鸿昌不忘父训

吉鸿昌,字世五,河南扶沟人。察绥抗日同盟军领导人之一。1920年,25岁的吉鸿昌,当时任营长,父亲吉筠亭病重。他对前来探视的吉鸿昌说:"当官要清白谦正,多为天下穷人着想,做官就不许发财。否则,我在九泉之下也不能安眠。"吉鸿昌含泪答应。

吉鸿昌父亲病逝后,他把"做官不许发财"六字写在瓷碗上,要陶瓷厂仿照成批烧制,把瓷碗分发给所有官兵。在分发瓷碗大会上说:"我吉鸿昌虽为长官,但决不欺压民众,掠取民财,我要牢记父亲教诲,做官不为发财,为天下穷人办好事,请诸位兄弟监督。"

3、孔子家训:诗礼传家

孔子对其儿子的教育是从做人开始,并不是要求自己的孩子背诵多少文字,做对多少个题,而是从《诗》《礼》入手。为何要学《诗》?诗发自心生,能表达人的最真实、真诚的感情,优美的文字,能够把话说的更好;为何要学礼,就是要教育孩子有道德,懂礼貌,不争不抢,与人和谐相处,才能更好的为人处世。



4、老舍家训:勤奋是做人的根本

老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至今是人们学习的榜样。老舍先生在给妻子的一封信中曾说:“我想,他们能粗识几个字,会点加减法,知道一点历史,便已够了,只要身体强壮,将来能学一份手艺,即可谋生,不必非入大学不可。假如我看到我的女儿会跳舞演讲,有做明星的希望,我的男孩体健如牛,吃得苦,受得累,我必非常欢喜!我愿自己的儿女能以血汗挣饭吃。”

老舍先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有一次,老舍先生的女儿为自己数学只考了60分有些不高兴,老舍却安慰女儿说:“60分也很高嘛!你比爸爸好,我小时候数学还净不及格呢!”当女儿问老舍先生自己考不上大学怎么办,老舍先生回答说:“考不上大学,你就在家待着,我教你英语。

5、李世民家训:每餐一食,则念耕夫

唐朝第二代皇帝李世民,他定了一条家训,即“每餐一食,则念耕夫”,也就是说,每吃一顿饭,都不能忘记农夫的辛劳。李世民作为一代皇帝,从不奢侈浪费,谦虚待人,而且从谏如流,广纳英才,成为一代明君,实现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
第4个回答  2021-08-13
1、胡适倡导“独立、合群、重学”
在家庭教育中,胡适虽然倡导“独立、合群、重学”,但自身也有不懂的如何爱孩子的嫌疑。1929年,胡适给胡祖望写信,希望锻炼他过独立、合群、用功读书的生活,其中说:“功课及格,那算什么?在一班要赶上一班最高一排,在一校要赶上一校最高一排。功课要考最优等,品行要列最优等,做人要做最上等的人,这才是有志气的孩子。
2、吉鸿昌不忘父训
吉鸿昌,字世五,河南扶沟人。察绥抗日同盟军领导人之一。1920年,25岁的吉鸿昌,当时任营长,父亲吉筠亭病重。他对前来探视的吉鸿昌说:"当官要清白谦正,多为天下穷人着想,做官就不许发财。否则,我在九泉之下也不能安眠。"吉鸿昌含泪答应。
吉鸿昌父亲病逝后,他把"做官不许发财"六字写在瓷碗上,要陶瓷厂仿照成批烧制,把瓷碗分发给所有官兵。在分发瓷碗大会上说:"我吉鸿昌虽为长官,但决不欺压民众,掠取民财,我要牢记父亲教诲,做官不为发财,为天下穷人办好事,请诸位兄弟监督。"
3、孔子家训:诗礼传家
孔子对其儿子的教育是从做人开始,并不是要求自己的孩子背诵多少文字,做对多少个题,而是从《诗》《礼》入手。为何要学《诗》?诗发自心生,能表达人的最真实、真诚的感情,优美的文字,能够把话说的更好;为何要学礼,就是要教育孩子有道德,懂礼貌,不争不抢,与人和谐相处,才能更好的为人处世。

4、老舍家训:勤奋是做人的根本
老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至今是人们学习的榜样。老舍先生在给妻子的一封信中曾说:“我想,他们能粗识几个字,会点加减法,知道一点历史,便已够了,只要身体强壮,将来能学一份手艺,即可谋生,不必非入大学不可。假如我看到我的女儿会跳舞演讲,有做明星的希望,我的男孩体健如牛,吃得苦,受得累,我必非常欢喜!我愿自己的儿女能以血汗挣饭吃。”
老舍先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有一次,老舍先生的女儿为自己数学只考了60分有些不高兴,老舍却安慰女儿说:“60分也很高嘛!你比爸爸好,我小时候数学还净不及格呢!”当女儿问老舍先生自己考不上大学怎么办,老舍先生回答说:“考不上大学,你就在家待着,我教你英语。
5、李世民家训:每餐一食,则念耕夫
唐朝第二代皇帝李世民,他定了一条家训,即“每餐一食,则念耕夫”,也就是说,每吃一顿饭,都不能忘记农夫的辛劳。李世民作为一代皇帝,从不奢侈浪费,谦虚待人,而且从谏如流,广纳英才,成为一代明君,实现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