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中小学语文教师招聘结构化面试

如题所述

技巧一:把握规律,注重练习
虽然教师资格证面试也采取结构化问答的方式,但这种结构化问答并不能像公务员等面试那样做到真正的“结构化”,而只是保留了结构化的形式。我们都知道在公务员结构化面试中所有考生的题目都是相同的,考生之间更具有对比性,而在教师资格的结构化中,考生所回答的试题都是由考官从题库当中随机抽取的,考生所回答的问题有可能相同,也有可能不同,这就要求我们需须有充分的实力,能够从容应对可能抽到的任何类型的题目。但我们也注意到教师结构化也有自身的优势,主要就是题目都是来源于题库,而题库中的题目相对较为稳定,每年只是做一些更新,因此考生只要把握住这一点,从各方面搜集历年的面试真题、模拟题目等,并结合当年一些教育热点,反复进行训练,相信结构化面试答题的能力一定会有所提升。
技巧二:注重方法,明晰思路
在备考过程中,多加练习固然重要,但我们也应该注重掌握基本的答题方法和应对思路,这是我们答好题目的前提。例如:对于思维品质性问题,我们就应该按照提出观点、论证观点和落实观点的基本思路来作答;对于职业认知性问题我们就应该按照分析岗位、自我匹配(或阐述、具体落实)的思路来作答;而对于心理调适性问题就应该按照明确目标、抓住矛盾、具体处理的方法来回答;等等,所以考生需须注重对于结构化面试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以理论为指导,更好的去回答问题,定能事半功倍。
技巧三:传递,彰显理念
尽管我们作答的都是一些结构化的问题,但在回答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对于自身的体现,这种体现不是直接告诉考官你的,而是通过我们的回答让考官感受到我们的教师性,一言一行都体现出丰富的教育理论功底和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特别是对于心理调适性问题(幼儿园称为心理素质、交流沟通)时,就应该体现出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通过回答让考官感受到考生正确的教育观、教师观和学生观(幼儿观),而这种教育理念正是指导我们以后教学的思想动因,是我们教师职业胜任力的重要体现,因此考生应该充分重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7-27
根据以往的面试经验来看,许多考生之所以认为结构化面试“难”,一方面是因为缺乏教学实践经验;另一方面是因为有相当多的考生不知如何对自我的作答进行有效评价,即不知道作答的标准是什么。因此,中公讲师将帮助考生全面、真实、客观地把握好作答评价的三个“尺度”,以帮助考生顺利应对结构化面试。
首先,题目作答的真实性,即“信度”。作答要有真实性,就是指应试者在应对结构化题目的时候,要能够融入到真实的教育教学情景当中去,并运用教师的语言予以阐述。例如,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寻求师生互动的教学情境,运用权威的教学模式等,这些空洞、套路的答题用语,都是广大考生在作答时容易刻意追求的作答语言。
其次,题目内容的鲜活性,即“活度”。题目内容的鲜活性,就是指应试者在作答结构化题目的时候,要能够结合教师教育教学实际工作以及融合自身实际情况和经历。只有这样的作答,才能生动、鲜活地向考官展示出内容的“活度”。例如,当面对考官提问“你班上的学生出现厌学问题,你怎么办”的时候,应试者要注意站在教师的角色身份上,有效将“爱心”“耐心”“关心”等细节,真正融入并体现在处理学生厌学问题的过程中,最终要让解决问题的过程和能力反映出学校教育教学的目标。
最后,评价题目作答的有效性,即“效度”。题目作答的结果是不是让考官满意,相信是很多应试者关心的问题。如何判定题目作答是有效的,这需要应试者结合题目的实际情况,并根据以下方法进行评价与判断。第一,在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的题目中,处理的措施是否能够真正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第二,在职业理解类的题目中,对自己从事教师职业是否有准确的认识和定位;第三,在人际关系的题目中,是否紧密遵循工作为重以及人际关系的原则来进行。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