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端放电现象与避雷针

避雷针不是接地的吗,应该是电中性的啊,为什么会出现电场?平时我们见到的不是雷电被避雷针吸引过去吗?为什么是被放电中和?

是接地的 在感应带电前的确是呈电中性的 但通过感应就形成了电场 具体原理如下:在雷雨天气,高楼上空出现带电云层时,迅雷针和高楼顶部都被感应上大量电荷,由于避雷针针头是尖的,而静电感应时,导体尖端总是聚集了最多的电荷.这样,避雷针就聚集了大部分电荷.避雷针又与这些带电云层形成了一个电容器,由于它较尖,即这个电容器的两极板正对面积很小,电容也就很小,也就是说它所能容纳的电荷很少.而它又聚集了大部分电荷,所以,当云层上电荷较多时,避雷针与云层之间的空气就很容易被击穿,成为导体.这样,带电云层与避雷针形成通路,而避雷针又是接地的.避雷针就可以把云层上的电荷导人大地,使其不对高层建筑构成危险,保证了它的安全.如有疑惑欢迎继续追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26
切,所有的避雷针严格意义上都是【提前放电】的闪电是这样打的:首先,聚集电荷(一般云里是负电荷,地面或避雷针是正电荷) —— 一次先导(轻微的放电) —— 梯级先导(真正的闪电),这时候,是从避雷针和云端同时打出放电电流,在空中碰撞。再接下来就是雷声了。在这之后还会有几次小闪电。 所以,人被雷劈之前是有感觉的,会头皮发麻,听到劈叽劈叽的声音。
第2个回答  2013-09-26
我至今都觉得所谓的提前放电避雷针的尖端放电纯是一种概念炒作。现在各地的主管机构在检测的时候也不认可所谓的提前放电了,都是把这一类的避雷针当普通避雷针一样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