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检测值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你好,检测值是能证明你是否有HPV病毒的感染。正常情况小于1;大于1是有病毒感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8-07

  随着HPV科普的传播,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和宫颈癌前病变发生的重要原因。

  因此,很多人因害怕主动去医院检测,但是HPV检测方法众多,每种方法存在差异,临床应用中容易存在误区。今天的这篇科普整理了HPV检测在临床应用中的几个误区(参考医管中心文章)。

  普通人对HPV的看法有两种,哪一种是对的呢?

  1:查出HPV阳性,数值还好几万,一定是癌变,好怕!

  2:HPV阳性怕啥?反正90%概率会自己清除的!

  误区一:只要是HPV,不管低危型高危型都具有临床价值

  有些患者的HPV检测报告上包括低危型HPV。事实上,检测低危型HPV是一种误解,误认为低危型与高危型同样具有患癌风险。其实HPV病毒是对HPV病毒"家族"的统称,有很多种亚型。对于宫颈癌来说,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    这 13 种基因型是高危型,26、53、66、73、82这 5种基因型是中等风险型。低危型 HPV一般与尖锐湿疣或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相关,检测的临床价值尚不明确,无法起到宫颈癌筛查作用。

  误区二:认为HPV检测的目的是查找有无病毒

  事实上,HPV检测是用于查找"宫颈病变的患者",而不是用于查找"病毒的有无"。据统计,80%的妇女一生中都可能感染HPV,其中大多数是一过性感染,能够被自身免疫系统清除,并不产生病变。也就是说,感染不等于病变。

  误区三:HPV定量检测数值越高,病变越严重

  事实上,只要HPV阳性,无论检测值高低,均可导致CIN和宫颈癌。总之,HPV检测值高低和病变严重程度之间无绝对对应关系。

  误区四:认为不同HPV检测技术的结果相同

  其实,临床上 HPV检测产品众多。目前,共有4种HPV检测技术通过美国 FDA 认证,用于宫颈癌初筛:但即使都是 FDA认证的 HPV检测技术,检测的目的基因片段、方法和亚型也不尽相同,结果也可能不同。

  误区五:HPV阴性(没有感染HPV)者不会发生宫颈癌

  HPV阴性者同样可能查出宫颈癌。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特殊类型宫颈癌,如宫颈微偏腺癌、内膜样癌等可能与 HPV感染无关(这类宫颈癌蜡块组织中 HPV检测阳性率仅为 0~27.3%)。另一方面,任何一种 HPV检测方法都存在一定假阴性率,现有筛查方法尚无法达到100%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误区六:以为90%HPV感染是一过性的

  有权威报道指出:91%妇女在24个月内清除这一比例被高估,HPV感染自然转阴率与年龄相关。据报道,HPV2年91%的清除率是限定在年龄<30岁的妇女中,≥30 岁妇女中79%~80%是一过性感染。这说明,HPV感染自然转阴率与年龄相关。这是对年龄较大或性生活时间较长的妇女进行HPV检测更有意义的原因所在。

  误区七:认为HPV检测适用于所有妇女

  临床上,应避免对<25 岁的女性进行HPV初筛。因为,<25 岁年龄段的女性 HPV感染率最高,但大部分(91%)会在2年内自行清除病毒。并且,宫颈癌多见于40岁以上女性,持续高危型HPV感染到发生宫颈癌需要较长时间,从CIN发展为浸润癌一般需10~15年,但约25%的患者5年内发展为浸润癌。

  总之,对于<30岁的女性(尤其<25岁),不宜轻易进行HPV检测,避免HPV一过性感染导致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和家庭矛盾。同时,不应短期内反复检测随访人群的HPV,以减少 HPV检测的过度使用,减轻患者负担。

  总之,几点总结:

  1、不应检测低危型HPV;

  2、HPV检测是用于查找宫颈病变(而不是有没有感染HPV);

  3、HPV检测值高低不代表病变严重程度;

  4、不同HPV检测技术对同一样本的检测结果可能不同;

  5、所有HPV检测方法均存在一定假阴性率(不真实);

  6、宫颈癌患者HPV检测结果可以为阴性;

  7、30岁以下(尤其是25岁以下)年轻妇女一过性HPV感染高达 91%;

  8、30岁以上妇女既可采用细胞学筛查,也可采用HPV筛查,细胞学和HPV联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