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是个怎样的城市?

如题所述

        天津是我的故乡,天津又叫做天津卫,天津地处华北平原北部,东临渤海、北依燕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对于天津来说,天津的美食数不胜数,天津就是美食之都呀,那些让你流连忘返的美食数不胜数,今天我就带你们去看一看天津的独特的美食吧!

1.  狗不理包子

       狗不理包子是我国著名的小吃,虽然你没吃但是你肯定在电视上看过冯巩,和郭冬临的春节小品中提到狗不理包子,令人非常深刻,狗不理包子为“天津三绝”之首,是中华老字号之一

        该小吃以一道由面粉、猪肉等材料制作而成的小吃,狗不理包子的面、馅选料精细,制作工艺严格,外形美观,特别是包子褶花匀称,每个包子都不少于15个褶,狗不理包子特点是:选料精良、皮薄馅大、口味醇香、鲜嫩适口、肥而不腻。

        来天津的朋友一定要亲自尝一尝“天津三绝之首”狗不理包子,其还有很深的文化历史底蕴,据说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在天津编练新军时,曾把“狗不理”包子作为贡品进京献给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尝后大悦,曰:“山中走兽云中雁,陆地牛羊海底鲜,不及狗不理香矣,食之长寿也。”由此可见狗不理包子的历史尤为深远。

2.  耳朵眼炸糕

       天津三绝食品之一,清真食品用糯米作皮面,红小豆、赤白砂糖炒制成馅,以香油炸制而成。成品外型呈扁球状,淡金黄色,馅心黑红细腻,是津门特产,

        你小时候可能也吃过猫耳朵的小零食,但是你不知道其实它来自于天津

        耳朵眼炸糕选用上等黏黄米经水磨后发酵,又选上等红小豆煮烂去皮,加上红糖汁炒制成馅。包好后温油130℃下锅,勤翻勤转,炸出的炸糕外皮酥脆不艮,豆馅香甜爽口。

        耳朵眼炸糕也有很深的历史文化,是由晚清光绪年间的回民刘万春制作出来,其中他还被称为“炸糕刘”的绰号,天津炸糕为嘛好吃用天津本地出产的朱砂红小豆糗成豆馅。这种红小豆皮薄沙细口感好,加优质红糖,在锅内熬汁炒成豆馅,凉后做馅心。

        到了天津你可以去尝一尝耳朵眼炸糕,这里每天都会排出长长的队伍,炸糕几块钱一个,现场炸现场买。耳朵眼炸糕选料精,制作细。成品为在滚油内炸成的金黄色球冠状,色泽金黄爆“刺儿”,口感外焦里嫩、酥皮脆而不硬、馅鲜嫩而不干、细甜爽口、香味芬芳。金黄色的外表,内里的豆沙细腻香甜,味道非常赞。

3.      桂花香十八街麻花

       桂花香十八街麻花是天津的一家百年老字号麻花店,与天津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并称的“天津三绝”,

        麻花是油炸食品之一,外形呈铰链形,故又称“铰链棒”。有甜、咸两味之分。甜味的又有拌糖的(外表撒砂糖粉)和不拌糖的区别。

        清朝末年,在天津卫海河西侧,繁华喧闹的小白楼南端,有一条名为“十八街”的巷子,有一个叫刘老八的人在这个巷子里开了一家小小的麻花铺,字号唤作“桂发祥”。这个人炸麻花有一手,一手的绝活,后来生意不行了,想到了创新,后来根据自己独特的手法,门铺受到了热烈的欢迎,最终形成了什锦夹馅大麻花,“桂花香麻花成为”天津三绝“之一。

4.  煎饼果子

        煎饼果子是天津人儿的早餐必选,煎饼馃子由绿豆面薄饼、鸡蛋、还有馃子(油条)或者馃篦儿组成,配以面酱、葱末、腐乳、辣椒酱(可选)作为佐料,煎饼馃子有着绿豆面本来带的荤香,再摊上鸡蛋,卷了油条或薄脆炸馃箅,外加气味强烈的作料,细葱花、面酱、酱豆腐汁、辣酱。

        外地人提起天津总是会想到狗不理包子,但是对于天津人来说最日常接地气的小吃确实煎饼果子,天津人的早点是离不开的,老是那么几样,老豆腐、云吞、锅巴菜、煎饼果子,

        其实第一开始煎饼果子的“果”而是“馃”这样子写的,这个馃字代表时油炸的意思,但是随着人们的果子果子叫着,也就变成了这个果子,煎饼果子脆而不腻,里面有鸡蛋,这营养绝对就上来了,来到天津一定要尝尝正宗的煎饼果子。

5.      锅巴菜

       锅巴菜同煎饼果子一样,都是天津最接地气的著名小吃,也是天津人儿早餐不错的选择,天津的锅巴菜,人们在生活中称呼他为“嘎巴菜”锅巴菜一定要加香菜、辣子,而且是辣糊才有味儿。

做法:锅巴菜都用纯素的卤子,其中卤子是用清油煸茴香、葱姜末,加盐、酱油、芡粉、水制成卤汁,加入煎饼(豆浆摊成的薄片,切棋子块),经卤汁浸过,盛入碗中,再添加麻酱、腐乳汁、香菜即可食用。锅巴菜一要煎饼摊得薄,二要打卤用洗面筋洗出来的浆粉。天津锅巴菜柔软滑润,清素芳香,既可当菜,又可作早点或正餐,同芝麻烧饼一起食用味美适口。

6.      卷圈

        炸卷圈是天津的传统小吃,炸卷圈清淡适口,外脆里嫩,天津人一般都是夹饼吃。在我家,每逢我家有客人的时候,饭桌上必有的一道菜,因为它是可以代表天津著名小吃的,味道,这道小吃其实在家就可以做出来

家常做法:用香油、麻酱、酱豆腐、姜末、五香粉、盐等调拌绿豆菜、香干、香菜、粉皮等成馅,以豆皮卷馅,切成约十五厘米的长段,用面粉、醋、盐调成的糊,糊粘两头切口,然后下油锅炸,炸成金黄色即可。你虽然看着他油非常多,但是吃起来香而不腻。

7.      上岗子面茶

        上岗子面茶是天津一道特色小吃,以糜子面、麻仁、麻酱、香油炒制而成,加白糖,沸水冲食。色正味香,小料齐全,不粘碗,不糊嘴。你看着他非常的糊,但是他不粘嘴,特别香,口感倍儿棒,我们在家里面也常做给自己以及客人吃

家常做法步骤如下:

1. 将糜子面以2/3,玉米面以1/3的比例搭配,做为混合面;
2. 将芝麻直接下锅,小火炒并不断翻动;
3. 当芝麻炒成金黄色的时;
4. 撒上盐,搅拌均匀后,盛出备用;
5. 用植物油调芝麻酱,这样调出的酱格外爽滑香浓;
6. 把混合面调成面糊,加入适量水,搅拌成糊状;
7. 面糊调稀,这样下锅后就不易结疙瘩;
8. 煮锅加适量水烧开,放入面糊,并用勺不停的搅拌,煮成粥;
9. 将炒好的芝麻撒在粥面上,芝麻要将粥面全盖满;
10. 再浇上适量调制好的芝麻酱即可。

8.      芝兰斋糕干

芝兰斋糕干是天津著名的特色传统糕点,吃起来非常爽口,越嚼越香,入口柔软且劲道,口感非常棒,它是由小站稻米、糯米、豆沙馅、松子仁、瓜子仁、核桃仁、青梅、瓜条、橘皮、青红丝做成。来天津旅游的游客回家不仅要带上天津麻花,还有带上芝兰斋糕干,它也是不错的回家小吃礼品。

介绍完了天津的特色美食,肯定少不了天津的特色风俗习惯,接下来请进入天津的地域风情

过年风俗

        大年三十,天津家家户户会摆上贡品供奉神佛,当天夜里把家中所有的灯都点亮,父系家庭的一家欢聚一堂吃团圆饭,之后一夜不能睡,灯火亮到天明,天津人称之为“守夜”。天津年俗里,这一夜禁止扫地、倒水、用剪刀,说不吉利的话语。天津人讲究守夜,大家一起做在饭桌上吃团圆饭一边聊天,一边吃饭,一直到深夜,熬夜迎来新年的到来。


糖瓜祭灶

        腊月二十三,是灶王爷升天的日子,家家要买糖瓜儿,等到夜里12点祭灶王爷。过年的时候香火是不能断的,待香燃尽后,请下灶王像,点火烧了,大年三十再买新的灶王像,又叫"灶王码子"换上,年复一年,都是这样。 糖瓜祭灶的目的是把灶王爷的嘴粘住,这样灶王爷就不会说坏话了。

大年初二 天津人有“回娘家”的传统。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夫婿要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回家时要携带礼品,名为”代手“。当然,大年初二回娘家的习俗,也是为了提供了一个聚会的机会,让一家人谈谈话,聚一聚,沟通沟通感情。

 

城隍信仰

        城隍庙会在每年的农历四月初一到初八日举行,其中初六是鬼会,初八是城隍的生日。鬼会是由自愿或许愿人装扮的各式各样的“鬼”,初六这天从四面八方涌向城隍庙报到、朝拜。集合后下午开始出发,出大胡同,走西门里大街,穿鼓楼,出东门经南马路、西马路到西北角再回到庙内。所扮演的鬼形状各异。

        初八是城隍的生日,这天晚上城隍要出巡“赦孤”。参与者恭恭敬敬地把城隍木偶抬上绿呢大轿,在各种志愿者所装扮的“鬼”的围护下走到荒郊野外。城隍在荒野下轿后,还要摆起公堂审案。

重阳节习俗

        天津人儿主要就是登高,赏菊。这天人们多吃羊肉火锅,又吃花糕,取“糕(高)”字音,意味着年岁登高,长生不老之意。在这一天,天津人儿们和朋友们聚在一起,吃火锅,吃花糕,赏菊,去玉皇阁,望海楼等地登高,其中玉皇阁地势开阔是登高的首选之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