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暑期档长剧为啥没人要?你喜欢看什么样的剧?

于正吐槽暑期档长剧看不下去,编剧于正表示很难有让自己沉下心来看的剧,一部部不是人物走形,逻辑不通,就是来来去去那几张面孔,那几个情节,感觉连停留一秒都让人生厌。

观众对暑期档长剧不受欢迎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 缺乏新鲜感:一些暑期档长剧可能缺乏新鲜感和创新元素,重复使用相似的剧情、角色和情节,导致观众感到审美疲劳。观众渴望看到具有新奇和创造性的内容,挑战他们的观看习惯。

2. 缺乏深度和逻辑性:如果剧情发展不合理,人物形象没有深度,逻辑不通或剧情发展不连贯,观众可能会失去对剧集的兴趣。观众希望看到有内涵和情感共鸣的剧集,而非表面化的情节娱乐。

3. 过分商业化:一些暑期档长剧可能过于注重商业利益,导致内容过于平庸和肤浅。过分迎合商业需求,削弱了剧集的艺术性和质量,使观众失去了对其的兴趣。

观众喜欢看什么样的剧取决于个人口味和偏好,但总体上,以下几个方面可能会吸引观众:

1. 新颖的故事和题材:观众喜欢看到有创意和新颖的故事情节,探索未被触及的题材和领域,带来新鲜感和独特的视角。

2. 好演员和精彩表演:观众对演员的演技和角色塑造非常关注。优秀的演员和精彩的表演可以增加剧集的观赏价值,并让观众更好地投入其中。

3. 深度的剧情和情感共鸣:拥有有深度和内涵的剧情可以引发观众的共鸣,并让他们思考和反思。情感上的触动和引发的思考可以让剧集在观众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以下是近3年中备受好评的10部优秀暑期电视剧推荐:

1.《陈情令》(2019) - 这部古装奇幻剧改编自魏晋风华绕指柔的同名小说,以深情的友情、充满张力的剧情和精湛的演技受到观众的喜爱。

2.《后宫·甄嬛传》(2020) - 这部宫廷剧改编自流潋紫的小说,讲述了一个女子在后宫争宠的故事,以其复杂的政治斗争、出色的演员表演和扣人心弦的剧情赢得了观众的高度评价。

3.《长安十二时辰》(2020) - 这部历史悬疑剧以唐朝长安城内发生的一连串谋杀案为背景,展现了紧张刺激的追捕与揭秘过程,剧情紧凑、眼花缭乱的城市布景以及演员们的精彩表演使其备受赞誉。

4.《庆余年》(2019) - 这部古装剧改编自猫腻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一个困境重重的少年如何凭借智慧和勇气逐渐崭露头角的故事。剧集精巧的剧情设计、紧凑的节奏和优秀的演员演技使其深受观众欢迎。

5.《九州缥缈录》(2020) - 这部古装仙侠剧根据鹅路冰的同名小说改编,以瑰丽的仙侠世界和宏大的叙事风格闻名。该剧以出色的制作和特效、精彩的演员表演和引人入胜的剧情吸引了大量观众。

6.《那些年,我们正年轻》(2020) - 这部校园剧以80年代初期的中国大陆为背景,以一群年轻人的成长与情感为主线,描绘了那个时代的青春与梦想。观众对剧中真实而感人的情感描写和出色的演员表演给予了高度评价。

7.《传闻中的陈芊芊》(2021) - 这部古装仙侠剧以仙侠世界中的爱与命运为主题,讲述了一段诗意而动人的爱情故事。剧集精美的画面、甜蜜的情节和演员们的出色演技使其获得观众的热烈追捧。

8.《余罪》(2019) - 这部犯罪悬疑剧改编自罗辑思维网文,讲述了一个被冤枉入狱的警察如何在监狱中破案的故事。观众对紧张刺激的剧情、精彩的角色塑造和剧集的高质量制作给予了积极评价。

9.《理想之城》(2020) - 这部都市剧以现实生活中城市社区居民的故事为主线,讲述了对幸福和理想社区的追求。该剧以真实的人物形象、温馨的情节和社会关怀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10.《大秦赋》(2019) - 这部历史剧以公元前221年中国的秦国为背景,描述了秦穆公和秦国的崛起之路。剧集以宏大的历史背景、精彩的演员表演和扣人心弦的剧情吸引了观众的关注。

这些剧集在近年来备受推崇,它们在不同的题材和类型上都有出色之处,能够满足观众对高质量剧集的需求。

总的来说,观众希望看到有质量、独特和引人入胜的剧集,而非重复和肤浅的内容。有关部门和制作方需要重视观众的反馈和期望,提高剧集的品质和创新性,以吸引更多观众的关注和支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7-17

暑期档长剧没人要的原因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解释:

缺乏创新和惊喜:现在的观众对于剧集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希望看到新颖、有趣、引人入胜的故事和情节。然而,很多暑期档长剧都是套路化的,缺乏创新和惊喜,导致观众失去兴趣。

缺乏制作精良:一部成功的剧集不仅需要有好的故事,还需要有高质量的制作。然而,一些暑期档长剧在制作方面存在问题,比如剧情拖沓、特效粗糙、演员表演欠佳等,这些都会影响观众的观看体验。

竞争激烈:暑期档是电视剧市场的黄金时间,各家电视台和网络平台都会推出大量的剧集来争夺观众的注意力。因此,观众面临着众多选择,如果一部剧集不能在故事、制作、演员等方面有所突破,就很难吸引观众的眼球。

观众口味的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众群体的变化,观众对于剧集的喜好也在不断变化。一些暑期档长剧可能没有及时把握观众的兴趣点,导致观众对其失去了兴趣。

你喜欢看什么样的剧?

我喜欢看各种类型的剧集,因为不同类型的剧集有不同的魅力和吸引力。以下是我喜欢的几种类型的剧集:

悬疑剧:悬疑剧通常有扣人心弦的情节和令人难以预测的结局,让人无法自拔地投入其中。每一集都充满了悬念和猜测,让观众猜测谁是真凶或者事件的真相。

历史剧:历史剧能够让观众了解到不同时期的历史背景和人物故事,带领观众穿越时空,感受历史的魅力。这些剧集通常有较高的制作水平和演员阵容,让观众沉浸在历史的世界中。

科幻剧:科幻剧通常有创新的故事情节和想象力极强的设定,能够带给观众全新的视觉和感官体验。这些剧集探索未来世界、外星生物、科技进步等主题,引发观众对未知的思考和探索。

爱情剧:爱情剧是观众永远的经典选择,因为它们能够触动观众的情感,让人沉浸在浪漫的世界中。这些剧集通常有感人的故事情节和动人的爱情线,让观众为主角们的爱情故事而动容。

除了以上几种类型的剧集,我还喜欢探险剧、喜剧剧集、动画剧集等。总的来说,我喜欢那些能够给我带来情感共鸣、触动思考或者带来欢乐的剧集。

第2个回答  2023-07-17

▲青春校园剧《当我飞奔向你》以黑马之姿“圈粉”众多观众。

《长风渡》《玉骨遥》《安乐传》三部古装大剧仍在更新,《追光的日子》《曾少年》《我的人间烟火》也正带着新一代小生小花酣战荧屏,可谓“王炸”纷飞。

七月过半,在这个主攻青少年群体的“暑期时间”,有网友不禁怀想起那些暑期霸屏的长播剧:《西游记》《武林外传》《三国演义》……曾被视作暑期标配的几部经典退场良久,一边是资深观众的怀旧情绪被触发,一边是昔日“电视儿童”、今天的青少年家长发问——如果说,70后、80后的学生时代有四大名著改编电视剧陪伴假期时光,有《十六岁的花季》《三个和一个》等优秀青少年题材电视剧诉说成长心声,那现在还有没有能让广大中小学生一看再看、念念不忘的作品?

暑期“特供”的长播剧退场已久,谁能接棒?在学者看来,问题得一分为二地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影视传媒专业委员会委员王翠艳指出,一方面,近年来持续升级的中国影视产业保障了丰富的“适合青少年看”的内容供给,“得益于政策的强力引导、大众对家国命题的高度关注,一系列有关时代发展、平凡生活的精品力作不断走进青少年群体,如《觉醒年代》《山海情》《大考》《大山的女儿》等,无不在参与着对年轻受众价值观、人生观的塑造”;另一方面,对比二三十年前的经典作品,以当代青少年为叙事主体、叫好又叫座的高质量“青少年题材电视剧”仍是稀缺品。

比“青春爱恋”更多,这是校园剧“脱虚向实”关键一步

从青少年视角出发,暑期档内狭义的校园剧激战正酣。

6月以来,《当我飞奔向你》以黑马之姿“圈粉”众多观众,坚韧的友情、懵懂的爱情在校园的特定环境中生根发芽,清新的少年故事让许多人梦回花样时光。《偷偷藏不住》潜入桑稚的少女心事,一段始于中学时代的懵懂情感在成年后花开圆满,“从校服到婚纱”,是多少人向往过的爱情纯真模样。《曾少年》有异曲同工之处,北京胡同里的孩子相伴着长大,发小变爱人,成一生的知己,生命的轨迹从年少时就深深浅浅缠绕在了一起。

面容姣好的青年演员担纲主演、轻偶像化的表达方式,三部剧中,青春期的悸动被刻画得细致入微,予人正向的情绪价值。以它们为代表,如今的青春校园剧渐渐走出《致青春》后流行的“青春残酷物语”。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戴清说,当下青春故事的创作类型与发展趋势多姿多态、正向多样,“阳光向上、充满浪漫暖意的青春叙事是主流、主调”。但专家同时指出,告别了车祸、堕胎、错爱等青春成长中的极端苦痛、过激的“青春伤痛”叙事,仅仅是青春校园剧“脱虚向实”的第一步。对美好情感的畅想能否把少年人引向更积极的成长道路,在“撒糖”之外,创作者还应探寻更广泛的话题;年轻人生命的轨迹能否融入时代之河,真情岁月里能否听得到社会发展的足音,这也是让青少年观众跳出“身边即世界”的有效途径。

清华大学教授尹鸿建议,青春校园剧需要“扩容”,“对这类作品而言,同学情谊、青春成长、代际传承等都是叙事核心。但青春校园剧可以兼容一些更成熟、更有深度、更为广角的内容,这对于作品的提升、对于观众的收获都大有益处。”从这个意义上说,超越“青春爱恋”的杯水风波,是青春校园剧“脱虚向实”的关键一步。

央视一套正在热播的《追光的日子》作出了正向探索,该剧切口极小,高度聚焦高三这一年,但剧作剖开的社会横截面却是广谱的:一群“不靠谱”学生和一位“不靠谱”老师相逢,留守少年、教育公平、外貌焦虑等个人和社会问题亦被纳入少年的成长之路。去年热播的《大考》亦然,成人礼般的高考是个体的热血追梦路,也折射着一群人、一个国家在特殊时候的众志成城。

让文学性滋养青春题材,精品才能穿透时间与代际

王翠艳提到,媒介的迭代改变了年轻一代的观演习惯,“从电视时代的‘放什么看什么’,演变到了今天的‘想看什么找什么’”。视频平台的崛起,让海量电视剧不再受限于线性的电视台播放时间,相对平等地“躺在”视频平台的待选片库里。在此背景下,94央视版《三国演义》成了B站弹幕最多的国产剧,《甄嬛传》是被年轻人“二创”最多的剧集之一,而曾创下电视重播次数世界纪录的86央视版《西游记》更是在B站斩获1.7亿播放量……

近年来国产剧提质增效,年产1.4万集,年轻人为什么仍然会重复选择经典老剧?学者认为,一定程度上,新播的剧目仍需时间检验,在经受过同类题材、同题创作的比较后,真正的经典才能脱颖而出。目前看来,留下来的精品、经典通常经过了文学性的滋养,能经历一次次跨时代的审美“叠印”。

1990年首播的《十六岁的花季》至今仍被观众视作难以超越的校园剧经典。故事里那群张扬恣意、鲜活丰满的高中生与他们善解人意、开明开放的老师是70后、80后心目中“心驰神往的校园生活NPC”。但这部青春剧里不只有少男少女的叽叽喳喳和小恩小怨,价格双轨制、出国潮、大抢购、程控电话、福利分房……凡此种种如今已消弭在时代缝隙中的词汇,何尝不是人们反复回味这部老剧的引子。张弘、富敏这两位沪上创作者以知识分子的自觉,将目光投向整个中国都市生活,他们镜头下青春的发梢拂过了时代的角角落落,花季少年们目之所向是一个风潮涌动的时代。如今时间走过30余年,电视剧像是一颗时间胶囊,隔得越久远越能映照出社会发展的进步和思考。从这个意义上说,《十六岁的花季》早已超越了青春剧的范畴,成为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一个文化符号,就像剧集开篇的念白:“你以为这是故事,那么你错了。你以为这是生活,那么我错了。这是综合成千上万个十六岁的孩子的经历编织的一曲歌、一首诗、一个梦。”

从这意义上说,《西游记》《三国演义》甚至《武林外传》《甄嬛传》亦复如是,都因创作者在剧作中注入了文学性,今天在B站、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视频、芒果TV,不同的网友留下相似的评价——你以为我在看他们的故事,其实在看循环往复世间的真谛。互联网时代,丰富的内容供给和跨屏播出,似乎压缩了一部作品的生存空间,但相信,浸润了文学性的滋养,真正的经典可以穿透时间与代际,突破圈层、常看常新。

第3个回答  2023-07-17

暑期档长剧一直是观众们关注的焦点。然而,近年来观众对于档期冲突和剧情遥长的担忧,导致一些长剧受到观众追捧不如以往。在本文中,我将向大家介绍五部精彩的长剧,并分享一些观看心得以及带给我人生思考和启发的内容。

1.《琅琊榜》

该剧展现了乱世中朝堂权谋的精彩故事。在观看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人心的复杂性和权力的腐败。该剧以细腻的演技和精心构建的剧情,为观众呈现出一幅广袤宏大的历史画卷,引发我对忠诚、背叛以及国家大义的思考。

2.《都挺好》

这部家庭剧以生活琐事为线索,揭示了现代家庭存在的种种问题。观看《都挺好》让我深思亲情、婚姻、责任等话题。剧中人物的复杂性和他们之间的关系纠葛,让我重新思考了家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平衡个人与家庭的关系。

3.《人民的名义》

该剧揭示了中国法治建设过程中的挫折与进步。通过讲述一起腐败案件的揭露和追查,让人不禁反思官场的现状和法律的力量。该剧的观看让我对诚信、公正和权力监督产生了更深入的思考。

4.《我的前半生》

这部剧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反映了现代女性的奋斗与成长。观看该剧我被主人公们的坚强和勇敢所打动,感受到了女性在职场和家庭中所面临的挑战。这部剧给了我对抗逆境、独立自主和追求自我价值的启示。

5.《独步天下》

该剧讲述了秦始皇一生的征战和统一中国的故事。观看《独步天下》让我对秦始皇从一个普通的争霸者成长为一个伟大的帝王的奋斗历程非常着迷。这部剧通过生动的演绎和扣人心弦的剧情,向观众展示了秦始皇为统一天下而付出的艰辛和牺牲。观看该剧让我深刻思考了领导者的责任,以及为了实现大业所需要做出的艰难抉择。

这五部长剧各自以不同的题材和故事深入人心,带给观众丰富多样的观影体验。通过观看这些剧集,我获得了很多人生思考和启发。

首先,这些剧集引发了我对人性和社会问题的思考,如权力、家庭关系、法制等。它们展现了复杂的人性,帮助我思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我们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生存和成长。

其次,这些剧集为我提供了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的故事,让我对历史的变迁和社会进步有更深入的了解。通过观看剧中角色的刻画和剧情的展开,我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人民的奋斗。这使我更加珍惜当下的时代和社会成果,同时也激励我为了个人目标和社会进步努力奋斗。

最重要的是,这些剧集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给了我深刻的人生启示。无论是面对困境和挫折时的坚持,还是为了理想和正义不懈追求的勇气,我从中学到了如何坚定信仰、克服困难,以及追求自我价值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这五部长剧给我带来了丰富的观影体验和深刻的人生思考。它们通过精彩的剧情、优秀的演员和真实的情感展现,让我对自己和社会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观看这些长剧不仅是一种娱乐,更是一次与人性、历史和社会对话的机会。它们激发了我思考个人价值、社会责任和人生意义的问题,不断激励我追求进步和成长。

因此,无论是对历史感兴趣的观众,还是希望从影视作品获得人生启示的观众,这五部长剧都是强烈推荐的。通过观看它们,你会发现自己在人物和故事中找到共鸣,获得更深层次的触动和思考,激发内心的力量,为未来的人生道路指引方向。

第4个回答  2023-07-17

截止到7月15日中午十二点,上映了七天的《中国医生》票房已经超过了5.6亿。可能对比疫情之前的同期数据来看,这并不算什么可喜可贺的成绩,但放在今年来看,这已经是五一档以来除了《悬崖之上》之外,票房最高的影片了。本片凭借后发制人的优势,票房短期内就超越了《1921》《革命者》等有大量明星参演的同档期重磅影片,并且有希望成为最卖座的献礼片之一。但《中国医生》的票房表现,可能只是一个孤例。

今年上半年,中国影市经过了长时间的低迷,最终票房总收入定格在275.7亿人民币。我们回望疫情之前的半年总票房,2018年达到峰值,为320.3亿,2019年虽不及这个成绩,却也突破了310亿元。今年的半年票房数据,更接近于2017年271亿。其中多部被给予厚望的电影的票房均未达预期,《天堂电影院》本想借着端午假期的东风,重现当年《海上钢琴师》在内地复映破亿元票房的观影狂潮,但是最后软磨硬泡了一个月,票房也没过两千万,让不少影迷大跌眼镜。与之前相比,有如此大的票房滑坡,疫情自然是最大的原因,但在国内疫苗接种率创新高、防疫工作越做越好的当下,还有什么因素让观众开始对电影院敬而远之了呢?如今暑期档正式开锣,曾经17年有《战狼2》,18年有《我不是药神》,19年有《哪吒之魔童降世》,今年会不会有影片续写票房神话?

题材单一

今年七月是“庆祝建党百年”的重要月份,自然也上映了大量献礼电影,这无可厚非,但是献礼电影本身却发生了题材撞车。仅在七月上半月,就有《1921》《革命者》《红船》三部以表现中国共产党建党之前风云变幻时局为背景的电影上映。这些电影中的所拍摄的历史事件和人物都有很大的重叠,观众在选择的时候难免会有重复的感觉,所以题材的独特性与新鲜感是很有必要的,而这也是《中国医生》能在这么多献礼电影中“突出重围”的关键因素之一。

《红船》

在今年上半年的电视剧荧屏,《觉醒年代》绝对是一部话题之作,无论是豆瓣9.3分的高分,还是片中陈独秀、李大钊的形象频上热搜,都让人感慨主旋律剧的春天来临了。但是在电影方面,却没有重现《觉醒年代》的辉煌成绩。电影《红船》甚至找来了《觉醒》中李大钊和毛泽东的扮演者来饰演相同的人物,但在市场上却依然反响平平。笔者认为,献礼片有着广泛的题材可以选择,建国70多年来的宏伟画卷也有很多可以值得书写的,创作者不必拘泥于晚晴到民国的那段历史,尤其是在2019年的《我和我的祖国》中,每一个短片所代表的年代都可以创作一部相应的长片出来。从2011年的《建党伟业》到今年的《1921》,观众已经看了太多重复的故事,如何找到更新颖的题材与创作角度,而不是一窝蜂地拍同一个故事,才是创作者亟待突破的重点。

网络平台的分流

大量电影导演和演员转战小荧幕已经是一个新常态,并且很多电影圈的头部力量,也逐渐向剧圈倾斜。这大半年以来,我们看到了“三金影后”周冬雨出演的《千古玦尘》、冯小刚导演的《北辙南辕》相继上线网络平台。去年,一直混迹于国产文艺片的秦昊和张颂文也加盟了爱奇艺的《隐秘的角落》。甚至受过张艺谋“永远不要拍电视剧”这种语重心长嘱托的章子怡,也去拍摄了古装大剧《上阳赋》。以前坊间盛传的电影与剧之间的鄙视链,看起来正在慢慢消失。但是,他们或许只是看清楚了“今时不同往日”。

《北辙南辕》

随着2020年的新冠疫情爆发,本就被电商打击多年的实体经济直接被打入冷宫,重度依赖电影院的电影行业也未能幸免,在这个“电影寒冬”的大趋势下,有大量从业人员“外逃”赚钱也就不令人意外了。而引发的另一重局面就是以徐峥《囧妈》为首的“院线转网”大军。去年春节,在全国影院因疫情关闭的时候,徐峥表示已经将《囧妈》以六亿元的价格卖给字节跳动,此举引发业界哗然,甚至一度有院线发表抵制徐峥的声明,之后《大赢家》《肥龙过江》《征途》等片纷纷“弃院投网”。虽然这是因为疫情而做的无奈之举,但是经此一役,除了只看大银幕的铁杆影迷之外,大部分一年能去几次电影院的普通观众变成只有春节和家人去一次电影院,加速了今年电影市场的危机。

院线电影普遍质量不过关

影片品质也是将观众逼出电影院的重要原因之一。回顾今年到目前为止的院线片,好评佳作寥寥,票房与口碑双收的只有五一档的《悬崖之上》,反观其他档期的高票房新片,春节档的《唐探3》《李焕英》,清明档的《我的姐姐》,端午节档期的《超越》《当男人恋爱时》,口碑要么两极分化,要么惨不忍睹。观众不想再为了一部烂片而花钱花时间陪着主创们玩,这说明市场越来越理智,同时也提醒着电影创作者们,其他的平台正在迎头赶上,电影已经不像以前那样高高在上地站在鄙视链顶端了。

纵观2021年上半年的烂片,不仅烂,而且个个手段超群、“身怀绝技”。如此看来,八年前的《富春山居图》可以说是十分真诚了。回看今年,既有像《日不落酒店》这种拿着沈腾的人形纸板骗不明真相的观众进场的恶劣营销手段,也有如《真·三国无双》只在影院上映七天就马上上线网络的骚操作,更有《唐人街探案3》中主演们把那些对女性极为不尊重的黄色笑话,对着来电影院过年的一家老少们大喇喇地表演出来的尴尬时刻。这些行为已经完全超出了观众对于一部电影应该有的想象力的边界。太多与电影创作无关的花边新闻会消耗掉观众们本就不多的耐心,如此竭泽而渔,在电影之外的部分动太多心思,终会引来观众的反弹。所以上述影片的工作人员有这么工夫,不如潜心打磨影片品质,方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之道。

《日不落酒店》里的沈腾人形纸板

大量片子积压,老片重映不再奏效

今年的电影不仅质量普遍低下,而且数量很少,常常在冷门档期出现没有新片可排的情况,尤其是六月最后一周,迫于“七一档”的压力,竟然一部新片都没有。影迷们从去年就开始期待的《美人鱼2》《坚如磐石》《封神三部曲》《风再起时》等片,依旧没有消息。另据消息称,原定于今年暑期上映的《外太空的莫扎特》《涉过愤怒的海》等热门大片均已撤出。大家似乎有了普遍的共识,那就是暑期档已经赚不到钱了,全年只有春节档能挣到钱,所有人都在观望。今年已经上映的《阳光劫匪》《热带往事》等片都是疫情前就拍摄完毕的电影,而其他积压的老片何时放出,就不得而知了。

而今年的老片复映环节也没达到应该有的效果,无论是四月五月连着排的《指环王》三部曲还是六月端午档期的《天堂电影院》,都没有达到票房预期,其中最高的一部是《指环王:护戒使者》,重映票房达6080万,仅仅比二十年前首映高了一千多万。如果算上二十多年的通货膨胀,那么如今重映的表现要比当年差得多。经过了这一轮的重映失效,经典祛魅和新片不足等挑战的轮番冲击,市场会更加脆弱。这个月接下来还有《燃野少年的天空》《青蛇·劫起》等片如约而至,以及网传可能会空降暑期的《长津湖》,哪部片子会前几年的票房爆款,在暑期档杀出重围?我们还需要谨慎观望。

-FIN-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