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判缓刑处分是怎样的

如题所述

在我国,党员有着更高的纪律要求,党员违法犯罪除了要受到法律追究外,还要受到党纪处分,那么党员判缓刑处分是怎样的,关于判处缓刑的条件是什么的法律规定有哪些呢?下面,为我整理了关于判处缓刑的条件的法律知识,供大家学习参考。
党员判缓刑处分是怎样的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 第三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一)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判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主刑(含宣告缓刑)的。
判处缓刑的条件
      适用一般缓刑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缓刑的附条件不执行原判刑罚的特点,决定了缓刑的适用对象只能是罪行较轻的犯罪分子。而罪行的轻重是与犯罪人被判处的刑罚轻重相适应的。我国刑法典之所以将缓刑的适用对象规定为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就是因为这些犯罪分子的罪行较轻,社会危害性较小。
      相反,被判处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因其罪行较重,社会危害性较大,而未被列为适用缓刑的对象。至于罪行性质相对更轻的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因法院不仅仅是根据罪行性质作出具体量刑,法院认为有必要适用管制刑罚进行处罚,所以故将管制刑列为不适用缓刑制度的独立刑种。所谓“3年以下有期徒刑”是指判决确定的刑期而不是指法定刑。犯罪分子所犯之罪的法定刑虽然是3年以上有期徒刑,但他具有减轻处罚的情节,判决确定的刑期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也可以适用缓刑。

      (二)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不致再危害社会。这是适用缓刑的根本条件。也即有些犯罪分子虽然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是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不能表明不予关押也不致再危害社会,不能宣告缓刑。
      但必须注意的是,由于犯罪人尚未适用缓刑,因而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只能是审判人员的一种推测或预先判断,这种推测或判断的根据,依法只能是犯罪情节较轻、犯罪人悔罪表现较好。在这两个因素中,犯罪情节较轻属于已然之罪的范畴,主要表明犯罪的社会危害性较小,应当综合主观恶性与客观危害两个方面加以综合评判。犯罪人悔罪表现较好属于未然之罪的范畴,主要表明犯罪人的再犯可能性较小,应当根据犯罪人的罪后各种表现,并适当考虑犯罪人的一贯表现作出评判。
      (三)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累犯屡教不改、主观恶性较深,有再犯之虞,适用缓刑难以防止其再犯新罪。所以,即使累犯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也不能适用缓刑。
      在我国,许多罪名都适用于缓刑,只要犯罪人员的犯罪情节较为轻微,并且对社会没有危害性,都可以申请缓刑。而关于党员判缓刑处分是怎样的这个问题相信大家都了解了。党员犯罪被判处缓刑的,会被开除党藉。党员代表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形象,所以国家对党员的要求更为严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