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到公平而有质量地教育?

如题所述

认清公平而有质量教育内涵,确保教育起点公平

首先要规范办学,确保基础教育的起点公平。我们要高举公平办学的旗帜,理直气壮反对各种功利的教育行为,规范招生入学行为,公开公正均衡分班,保证每一个孩子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作为教育管理者,要始终保持教育的定力,遵循教育基本规律,立足于现有资源,挖掘课程内容,开发教师潜能,运作教育资源,打造育人平台、做好教育事业。作为教育管理者,尽管基础条件和教育资源有限,但仍要有追求理想教育的信念和办优质教育的决心,努力办百姓满意的教育。通过学校文化引领、管理提升、课程建设、课堂改革、教育科研、活动开设,实现五育融合发展,让孩子在原有的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基础上都能取得一定进步和收获,在学校的发展获得相对的比较优势。

其次要认识到位,理解优质教育的核心内涵。不同的视角对优质教育的理解和认同也有所不同。孩子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家庭需要什么样的孩子?国家需要什么样的公民?从学生角度,在学校成长中有多元的课程学习、丰富的活动体验、大量的展示机会、积极的文化环境、丰盈的学业收获;同时能学到终身受益的知识,养成终生运动、终身学习的习惯,增加适应不断变化的未来的能力。从家长角度,孩子阳光乐观,积极向上,懂得感恩,有爱心和孝心;掌握适应社会变化和生存的基本能力,长大后能自食其力,具有家庭责任感。从国家公民角度,有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规则意识、公民意识、担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基于以上认识,教育者要根据学校师资条件、设施设备、师资特点、学生情况等综合因素,为学生创设适合的、多元的成长养料,让不同的孩子在学校得到不同的发展,获得身心的愉悦体验和学业习得收获,激扬不同差异的孩子的生命活力。

做实公平而有质量教育过程,确保教育过程公平

首先守教育初心,做好教育常规的“三个回归”。一是教育要回归常识。所谓教育的常识,就是教育的本质规律,教育的基本特征,回归教育的原点。脱离教育的一般发展规律,追求“短期见成效”是会制约学校和学生的发展。二是教育要回归常态。教育的常态,就是教育的主体在育人环境中成长、体验、实践、习得的全息过程,包括我们教育者主观施加的影响,教学的过程、手段、方法,课堂的主张、方式,以及教学“六认真”和课堂中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培养等。只有回到这些常规的、常态的过程上,教育才可能真正发生。课堂才能灵动而不呆板,活力而不枯燥,规范而不僵化;让知识在课堂真实发生,让生命在课堂彰显活力。三是教育要回归常情。这里教育的常情,指的是教育要符合学校的校情、师情和生情。任何脱离学校实际,而单纯论教育都是空洞的纸上谈兵。我们要从这一基本点出发,思考我们的教育突破手段和创新发展思路。我们要继承学校“小组合作学习与小组评价”的原创经验,深化并创新我们的课堂。

其次要厘清定位,夯实活动育人的全景体验。我们是追求教育的理想,还是追求理想的教育,这是一个辩证命题。不同的学校和不同的生源结构,在追求优质教育上路径有所不同,提供的教育菜单和课程也千差万别。但在基于现状情况下,始终不渝对优质教育追求的认知应该是有共性的。站在校情角度,一切从人的成长需要出发,尽最大力量让不同的孩子都能在学校享受到需要的教育,在孩子心中留下一生值得铭记和怀念的东西,铺就学生生命亮丽的底色。一次登台的节目表演、一次老师的鼓励表扬、一次有意义的实践活动、一次重要的活动比赛、一次难忘的课堂展示、一次专业的知识讲座......,这些都可能点燃孩子的梦想,成就其不一样的人生,在生命中留下烙印。在五育并举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方式中,挖掘学生潜能,发现学生特长,让明天的“钱学森”“爱迪生”“牛顿”不被埋没。我们要当“播种机”,在今天为孩子播下“希望的种子”;我们要当“火把”,为孩子照亮前进的路;我们更要当“发动机”,让孩子获得持续学习的动力。因此优质教育的供给,应定位于为孩子成长源源不断地提供教育养料和成长机会。

形成公平而有质量教育评价,确保教育结果公平

首先要标准导向,构建综合质量的评价体系。构建《学校质量内控制度》,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积极少年。因材施教,尊重差异,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个学生,保证每一位学生完成义务教育。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分层走班教学形式,继承导学讲评式教学和“三性“课堂经验,培育更多更好的积极品质课堂。通过学业监测大数据平台,找准学生最近发展区,利用目标激励、小组增量评价和周最佳记录单,开发每位学生潜能,追求低负担高效率的绿色质量,习得“人格之魂,学习之力,精神之核”,成人之美。让学习力强的孩子能进入一流中学继续深造,以后成为研究型人才;让基础一般技能突出的孩子能进入心仪的职业学校,掌握一技之长;让普通平凡的孩子,成为国家的合格公民。

其次要课程导向,构建优质教育的课程体系。要实现“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必须要建立五育并举的课程体系,并以课表课程形式固化实施。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课程,开发兴趣拓展课程和研究实践课程,用课程来引领和规范育人标准。根据教师特长,依托学校“科创名师工作室”“美育体验室和名师工作坊”“劳动工作坊”、体育运动等,实现与智育的融合发展。每一位孩子都可以在美育体验室观摩欣赏、动手描绘美术作品,体验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美术作品带给我们的美感;有科技探索兴趣的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电脑编程、机器人能力挑战、STEAM项目等操作学习;喜欢动手的孩子在劳动工作坊中制作手工、维修门窗、焊接栏杆球门等;邀请国家学术界权威专家来校讲座,如“核聚变”研究领域的专家,给学生讲“人造太阳与未来清洁能源”等科普知识;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定期开展身体素质类、趣味娱乐类、竞技比赛类体育活动;开展“走进自然、走进书海、走进社会”的假期实践活动,培养孩子自主生活、自主学习和服务社会的劳动技能;实施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学科周等,让学生各显其能,各得其所。这些课程和活动的开设,都可能在今天为孩子播下希望的种子、好奇的种子、探索的种子,点燃孩子心中的梦想。

每位教育工作者在整个社会教育体系中显得那么渺小,但在每一位孩子的成长中又显得那么伟大。作为基层教育人,应有心怀天下,大济苍生的格局,更应有服务社会,为国育才的情怀


                                   


                                   


                                   

,持续为孩子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