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个么一些有勇无谋的将领能屡屡胜利

在中国古代史上,名将数不胜数,很多将领都有极强的个人战斗力,最典型的如:项羽,吕布,冉闵,韩信都是战场上的骄子,但前二者却是典型的有勇无谋之将。
在战场之上,个人的能力应该是并不足道的,良好的谋略,战术和强大兵力才是一切,但为个么一些有勇无谋的将领能屡屡胜利。
以三国为例,三国史上亮眼的将领大都是勇武型,如:吕布,关羽,马超,张飞,徐晃,甘宁还有曹彰。而谋士领兵得几乎很少,除了陆逊几乎再没了(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对阵没有演义上那么精彩)
请问这是为什么?

在战场外,谋略是第一位,但在战场上,勇武是第一位。如你所举的几个例子,这些将领论升策、论治军、论总握全局都不算出众,但他们却是战场上的骄子,他们有着出众的嗅觉和强悍的武力,他们可以在面对敌军时。凭着直觉知道何时当攻,何时不当攻,可以轻易把握住敌人稍纵即逝的那一点点薄弱环节,扑上去,撕开它,扩大它,击溃它,使敌人的整体实力地优势荡然无存。很多人都奇怪,在战场之上。个人的能力应该是并不足道的,在理论上,良好的谋略和强大兵力才是一切,为个么一些有勇无谋的将领却能屡屡胜利。其实这并不奇怪。否则的话,就无从解释刘邦五十六万大军,名将名相无数。却被项籍以三万人马杀的惨败的历史。
再者,如一楼所说,很多时候一个勇武的将领代表着一个军队的灵魂,很多勇武的将领都统率着一只强兵,如:马超的西凉铁骑,项羽的八千子弟兵,冉闵的汉家铁骑,吕布,高顺的陷阵营都有极强的战斗力。
三者,两军对阵,主帅所在的方向会是敌方突击的主要方向,而一旦主帅被斩杀,战斗也就结束了,勇武低的主帅很容易被阵前杀死,这就注定了谋士不能当主帅。
事实上,楼主所举的将领并不是少智,只是在他们出众的用武面前,谋略往往被人忽略,如韩信破龙且,关羽水淹七军,项羽破釜沉舟,张合取街亭,这些战斗都是智谋发挥着重要作用,诸葛亮后期所倚重的王平就是典型的智勇双全型将领。
一般来说,勇猛的将领想在战场上取得一战一胜并不难,但想百战百胜最终功成大业的却很少。
而楼主所举的三国之例大都在前期,那时硝烟刚起,大部分军队都是新招募的,战斗素养普遍较低,所以由一员猛将统率千余人马突破敌阵击败数万军队的例子屡见不鲜,但到了三国后期,想凭一夫之勇突破敌阵简直是找死。那时军队的统帅也就变成了谋略型,如诸葛亮,司马懿,邓艾,陆逊,陆抗,诸葛恪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8-30
项羽,,吕布只是因为自傲。并不是谋。只是在他们的勇武面前显得不重要。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一切计谋都是虚设。当一个人发现原来用武力可以直截了当取得胜利后,他会渐渐的习惯这种直接的方式。在说冷兵器作战拼的出了士兵装备外还有士气。士气是最重要的。将军在则军旗不倒,军旗不倒则士气不散,士气不散则战可胜。一个将军石一直军队的魂。军队是崇尚武力的地方,实力证明一切。再说古时将军们出战哪次不是决定着胜利。
就说关于斩颜良,首先他有一个比别人快的交通工具—赤兔马,其次是颜良的位置在全军阵前,再有一声大吼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最后快刀斩乱麻杀死颜良,纵马奔回曹操那里。这也是智慧的一种表现。首先他抓住了颜良在阵前的这个时机,在就是带突袭意义的正面冲锋,一声大喝吸引注意力,快马纵横杀人后立马逃走。不走会被射死的。
谋士领军的在五胡是有个叫陈庆之的人,很牛逼。
计谋是无法再正面取得胜利的前提下实施的。到后来,人们为了避免自己实力损失太大就开始大量使用计谋。你可以看看,使用计谋时所有的人都会犹豫,勇武的形象是士兵说能接受的。

参考资料:你可以看看《明朝那些事儿》其中有关于朱元璋和陈友谅的水战

第2个回答  2010-08-30
你错了,正史上能出彩的都是有勇有谋的上将,比如张辽,论勇率800精骑创孙权大军2进2出,论谋冷静果断抓出城中细作,又如邓艾,论勇可以翻险山越深涧直捣成都,论谋可以统兵布阵数拒姜维
尔吕布一用之夫,三性家奴在李催郭祀的进攻下落荒而逃,被有陈宫之计不用知高顺之忠而不从,最后被曹操打的困守下邳,反被手下所捉
再如关羽更是垃圾,斩颜良文丑不是他一人之功,过五关斩六将更是子虚乌有
攻曹仁不克,战徐晃不胜更被吕蒙阴死
马超就更不用说了,堂堂西凉老大叫曹操打的落荒投奔张鲁,在那又不受待见投了刘备,从没什么大作为

而且谋士领兵跟本不少,比如鲁肃领兵打荆州与关羽战了平手要回了荆南2郡长沙桂阳
陆抗保襄阳与羊轱对阵多年,司马懿,钟会都是魏军统率,周瑜也不错呀
第3个回答  2010-08-20
他们都是大将,古时候打仗都是靠肉搏,肉搏不行是很少为将的。一些特定的人物可以为帅,但是,你想想那些有勇无谋的将领哪一个有好下场的?
项羽自刎,关羽被杀,吕布被缢,冉闵被围,马超全家被杀,张飞被手下所杀,而勇而有谋的,大都病死。可见,这智谋高的将领活的也长点。
古时候说打仗靠的是勇气,(夫作战者勇气也!),武功高强的将领冲锋可以带动全军士气,所以说关羽、张飞皆万人敌!这气势上就压倒对方了,所以开始能胜利,但到后来就不行了,大家埋个坑,你一冲就挂了,比如,吕蒙对付关羽。
所以,虽张合武力高强,但仍被诸葛亮伏杀,虽典韦勇猛、仍被张秀围杀就是这个道理啊!
那些能文能武的就可以为帅了,如周瑜、吕蒙、陆逊、如诸葛亮、关羽等!

而这些武将们所做的大都为临时性胜利,没有战术指导,最后仍会败亡。
如项羽巨鹿,他用的是破釜沉舟,这就是战术思想了,所以他大胜,可以加快秦朝的灭亡,而荣阳破刘邦,虽然也是大胜,但是由于战术时间已经失效,后韩信赶到将其围于亥下。

再如关羽,虽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天下,但是,由于没有战术眼光(至少没有吕蒙的眼光远),致使江陵老家被袭,失去撤退据点,全军覆没。

这就是智将的战术效果超过武将的战斗效果了!

再者,三国武将不是楼主所说的只有武勇噢。如丁奉雪中短刀行,(勇气加智慧)徐盛用火攻,也是智将的表现。关羽水淹七军,张飞智取严颜,徐晃长驱直入破关羽,吕布火烧曹操(陈宫计),甘宁百骑劫营。。。。。。。这些都是计谋啊!

当然超级的战斗效果可以改变战术的,但必须主将的武勇高达变态地步,如张飞大战长坂坡,喝退曹操百万兵,这就是超级武勇了。(其实张飞也用计谋的,他要求数十人在树林中奔跑,造成灰尘,曹操以为有埋伏)

但简单的战术就可以围死武将的。如典韦、吕布等!而马超更是造成全家被斩的恶果。

因为这些比较简单,所以很好看,但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等战役不是也很好看吗?

而诸葛亮对司马懿,明明诸葛亮的兵力远弱于司马懿,但仍能在上邦大败司马懿(见资政通解),木门伏杀张合(见三国志),甚至最后,司马懿拥15万兵力,却不出战只有5万步兵的诸葛亮,两军相拒百余日,不正是因为诸葛亮的谋虑和指挥效果太强造成的吗?

所以如楼主所言,在战场之上,个人的能力应该是并不足道的,良好的谋略,战术和强大兵力(兵力越多,对谋略成功几率越大,可谋求的范围越广)才是一切。
第4个回答  2010-08-30
将为军之胆,古代所谓的军其实大都是民兵,最精锐的也是训练个2、3年就拉上前线的,期间还有屯田等杂活,这种军队说白了就是乌合之众,只能打顺风战。将军那就是带头大哥,大哥NB,小弟才会跟着你,有个人崇拜的意味。

古代的人因为生活艰难而崇拜武力,有对阵单挑的习惯,哪一方赢了就士气大盛,这就和足球比赛进球一样。这样赢的一方可以减少人口损失。而武将也会出名。

其次,古代战场并不像演义中那么大场面,所谓10万大军很可能是2万杂牌军加若干民夫之类的组合,简单的说就是大帮会抢地盘,根本就是混战。LZ可以看看欧美拍的古代战争片,你会发现那种绞肉机的场面根本是控制不过来的,两帮人都杀红了眼,直到一方全灭为止,而不是国产演义中啥八卦阵的东东。
所以很多时候溃败是非常可怕的,一旦溃败,之后就是被千里追杀。

最后还有一点,古代人是没多少机会读书的,一般的智慧都是个人经验。而武力无疑是很容易获得的,身体健壮,天赋好就行了。

至于LZ说的三国大都是勇武型,其实不然,吕布练兵也很有一手,张飞也是有学问的。真正能名留史书的没一个是莽夫。
而说项羽无谋更是扯谈,项羽的破釜沉舟堪称经典,项羽的失败只是个人的性格上的失败,他没刘邦狠也没刘邦忍,还有英雄主义倾向,这种人能成帝业,笑话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