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秦朝的焚书坑儒,明朝的八股取士和清朝文字狱的共同点

从目的,实质,影响分析

  焚书坑儒

  目的:秦始皇焚书坑儒,意在维护统一的集权政治,反对是古非今,打击方士荒诞不经的怪谈

  异说。
  意义:虽然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并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成功;但不利于国家长治久安,不利于

  社会发展,钳制了人们的思想。造就了中国“大一统”格局
  实质:“焚书坑儒”的实质其实是统一思想的运动。
  影响:1.加快了秦的灭亡 2.造就了“大一统”格局 3.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文化的毁灭对知

  识分子的摧残)

  八股取士
  目的:为了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强化明朝君主专权。
  实质:八股取士明清选拔官吏所用的科举制度,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问题严格限制于

  八股文,应考者不能发挥个人见解。统治者用“八股取士”禁锢知识分子思想。
  影响: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不讲究实际问题。考中做官后,

  他们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

  文字狱
  目的:在思想文化上树立君主专制和满洲贵族的统治的绝对权威
  实质:加强君主专制,在思想领域完全控制知识分子。
  影响:1.给思想文化世人风气带来恶劣影响
  2.败坏了官场风气
  3.销毁了无数珍贵历史文化典籍影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共同点:
  1.都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维护君主专权,巩固自己的地位通过强烈的政治手段对人们的思

  想进行控制。
  2.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8-13
秦朝的焚书坑儒:
在秦统一六国之后,在政治上颁发许多措施,这些措施都是国家大一统治的基本因素,然而最关键的还是思想上的统一,只有形成共同的观点,国家才能稳固统一。但是在秦初,战国刚结束,百家争鸣,思想混乱,因此焚书坑儒便出现了。秦始皇之所以那么做,是在维护统一的集权政治,除掉不同的政治见解思想。加强控制思想这种手段,确实也取得了短时间的成功,但却不利于国家长久,不利于社会发展,扼住人们的思想。

明朝的八股取士:
为了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而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题,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许多为了中试的读书人,只顾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不求实际学文。而他们考中做官后,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很显然,这种统治思想的手段是禁锢知识分子的思想,严重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与才华。而且在那时候考上的人,多数都不是真材实料。不过八股文也不光是害,也有它有利的一面。

清朝的文字狱:
文字狱自古就有,在每朝都是无可避免,其规模之大,次数之多,当数清朝。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经常在知识分子的诗章中摘取只言,加歪曲解释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再安个罪名,制造出大片的冤狱。这一切只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尤其在当时的清朝君主集权已经达到了顶峰。清朝的文字狱,造成社会恐怖,摧残人才,使那时的知识分子不敢过分政治,也因此禁锢思想,严重的阻碍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三朝的共同点:从思想采取这些手段,无非是想掌控人们的思想,加强君主专制,巩固自己的帝位,使自己统治的国家能够稳固统一立足。思想上的统一虽然能够使帝位稳固,但却没有考虑以后的发展。禁锢住思想,无疑的拖住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总结:
1`都是统治阶级通过强力的政治手段来控制国民的思想
2`都是统治者对被统治者思想上的加强,使其奴化。
第2个回答  2010-08-14
其实很简单
都是帝王通过文学来统一思想,维护帝权!
秦始皇时期手段过硬,其影响就是埋下了灭亡的种子
明朝只是牵制了文人思想,这些文人整天只知道之乎者也
清朝由于是外族,所以加强文化控制,文词用语不当就会扣上反清的帽子
第3个回答  2010-08-14
都是为了巩固统治
都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都影响了中国的社会发展
第4个回答  2010-08-13
都是由政府发动的文化专制行动,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需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