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吼孩子有什么样的后果?

如题所述

经常吼孩子,你就会得到一个和你对吼的孩子。

其实大部分时候不通过吼,也能解决问题,极少数确实有需要的时候再吼,你会发现效果很好。

——这是我在我家贝宝2-3岁叛逆期期间总结出来的。

在贝宝刚2岁的时候,我在想并没有什么可怕的2岁呀。但很快我就被打脸了,在2岁多的某一天,她突然开始不听话和我对着干,比如每天洗漱都是叫N遍都不理,而那段时间我工作也不顺心,一想到她以前那么乖怎么突然就这样了,觉得有些崩溃吧,所以那几天我变成一个“河东狮吼”妈妈。

可是我发现,也许一开始那几次吼她有用,她会被我镇住,可是多来几次,我的吼只会让她变本加厉地跟我对着干,甚至对着我大喊大叫,下班难得的时间本以为是“亲子时光”,却变成了我俩的“亲子对抗”。

经历了3天之后,我身心俱疲。我开始反思,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我想了这几件事:

①我知道有可怕的2岁,这是预料中的事,只不过可能她的变化太突然了,我有点不能接受吧,也很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办,所以本能地选择简单粗暴的“吼”,而没有去思考怎么有技巧地解决问题,这其实是我的问题;

②我自认是个有耐心的妈妈,但是这几天为什么没控制住呢?其实很大原因是我自己心情不好,变得烦躁没耐心,所以这还是我的问题;

③孩子的调皮、叛逆,其实是这个年龄段的特点,想想我们小时候,不也这样吗?并不是所有的“不听话”都只有被训斥这一条路,作为父母需要更多一点耐心和技巧。

想通这3点,我把自己心态摆平了,也就能够平静地面对她的叛逆了,不会轻易对她吼。

然后就是要解决问题,我选择了“温柔而坚定”的正面管教方法。

第4天我跟她说,今天妈妈只叫你一次,如果你不过来的话呢,我就先上床了,等会你自己洗漱了哦(温柔)。

她果然没搭理我,我也不再心急火燎地催她了。她看我真的上床了就找我哭闹,我随她哭,期间不哄她。

等到哭的差不多了我才跟她说:妈妈刚才叫过你了你没来,到了洗漱时间就要洗漱,你没有过来妈妈就不等你了。现在你只能自己洗漱了,不过如果你需要的话,我可以在门口陪着你(给她个台阶下)。

她哼唧不肯。我说要不今天就不洗了,不洗也行,不过不洗的话你只能睡沙发了哦。你是想睡沙发呢,还是妈妈在门口陪着你洗呢?(给她选择),她哭唧唧地说“妈妈陪着洗”。

陪她洗完,再复盘一下这个事情,强调到了什么时间就要做什么事情,以后如果洗漱时间叫了没过来,那她只能自己洗了。并且以后妈妈也不会在门口陪着的。

她说“明白"

第5天,我再叫她的时候,她终于不再装做没听见了。同时我给她加点料:“宝宝,今天我们比赛洗脸,我们看谁先洗完吧!” ,哇,她屁颠屁颠就跑去洗脸了。

当然对于吼孩子这事,我认为并不是说都不能吼,只是说有的事情其实不用靠吼就能解决,在不需要吼的事情上不用吼,当面对需要严厉禁止她做的事情的时候(主要是安全)吼一下,等于严肃地告诉她,这件事不可以,妈妈不是跟你开玩笑的。

因为平时不吼,偶尔吼这嗓子才能有效果。

不想得到一个像仇人一样跟你对吼的孩子,咱就还是悠着点,对小朋友多点耐心,多点技巧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23

每位家长都有一套自己的教育方法,在家庭教育中可能会扮演“虎妈猫爸”或是“慈母严父”的形象。严慈并济的教育方法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一定不要带着情绪去管教孩。孩子没有达到要求或是犯错误时,如经常发火大吼,可能会让孩子一生受到伤害。

经常吼孩子有什么样的后果?

1、容易产生叛逆

如果孩子生活在被父母吼的环境里,而且不管如何反抗都没有任何帮助,那么久而久之,孩子可能会暂时接受这种状态,变得顺从不再反抗。可要是在孩子不反抗的情况下,依旧还是躲不掉被吼的情况,就会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让他们产生不管自己怎么做,都避免不了被责骂的命运,那么将来他们可能会故意和家长作对,家长越不让他们做的事情,他们反而会做得非常得劲儿。

2.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不仅是他们最亲密的家人,同时也是影响他们判断力的人。父母觉得什么是好的,那么孩子就会跟着认同,如果父母在平常的生活当中,经常习惯性的去吼孩子,在孩子单纯又敏感的世界里,他们就会下意识的认为,是自己做错了事情才惹父母生气的。

随后还会导致孩子陷入无尽的指责中,严重的,甚至还会不断地去否定自己。一个从小就自卑成性的孩子,将来长到后,相信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交友上,也一样无法获得自信,这对于他们将来的影响可是非常大的。


3.脾气会变得非常暴躁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平常的生活中,父母的所作所为都会被孩子看在眼里,在往后的日子中并逐渐的去模仿。要是父母都是脾气暴躁的人,平时一个不顺心就可能大发雷霆。

那么从小生活在这种环境里,孩子在将来也可能会变得格外的暴躁易怒。每当遇到困难时,第一时间不是想办法去解决问题,而是习惯成性的冲身边亲近的人发泄负面情绪,相信将来也不会有多大出息的。

随意打骂孩子的教育方式,俨然已经不适合如今的现代社会了。优秀的孩子不是靠父母粗鲁的责骂而来的,如果希望孩子将来能够长成有自信有创新的人才,建议家长还是要努力去改变自己的教育方法。

应该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正确对待孩子呢?

一、发脾气之前先让自己冷静十秒钟

孩子有时候调起皮来,是很会让人发狂,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会不经意间对着孩子大吼,吼过之后才后悔。所以发脾气之前,可以先深呼吸,然后沉默十秒钟,让自己心情冷静点,也给孩子一点思考时间,平复心情才能教育好孩子,能让孩子意识到错在哪里,也能很好地避免激烈的冲突,影响亲子关系。

二、不要忘记安抚孩子

想要培养一个懂事的孩子,离不开父母的管教,所以在孩子犯下错误的时候,难免需要一些严厉的方法,让他们能够牢记教训。但是无论何种教育方法,都要记得安抚孩子,就事论事,不要将负面情绪带到孩子身上。

我们教育孩子的目的是想让孩子学会反思,改正错误而不是一味活在愧疚和恐惧当中。所以如果你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吼了孩子之后,一定要记住及时和孩子谈心,化解彼此之间的矛盾。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09-17

从心理学上来说吼叫本身就是一种语言的暴力,它能对人造成精神方面的伤害,孩子会在吼叫的过程中出现紧张恐惧等一系列的反应,而且经常大声地吼孩子,对其性格上造成的伤害,远比家长们想象的更严重。


一、吼叫对孩子造成的严重后果

1、让其变得更叛逆

或许调皮捣蛋的孩子更容易触犯父母的底线,所以家长在忍无可忍的时候就会大声的吼叫,其实这并不能够起到教育的效果,反而会让孩子变得更加叛逆严重的情况下,孩子们还会效仿父母的做法用吼叫的方式去对待他人。

2、性格变得更阴郁

有时候我们吼叫孩子并不完全是因为孩子的错,或许是父母在外生了气而回到家里把孩子当成了出气筒,这个时候孩子会感觉特别委屈,而那些性格内向的娃才会变得更加阴郁。

3、做事变得更小心

父母经常使用吼叫的方法教育孩子,会让其胆子越来越小,他们内心极度缺乏安全感,遇到难题会退缩,做任何事情都会变得小心翼翼。

4、反应变得更迟钝

在遭受父母大声吼叫的过程中,大脑内的神经元连接不彻底,突触行程越来越少,而孩子的情绪也出现了抑郁焦虑的状态,所以他们做事情会更加迟钝,也没有办法很好地控制自己情绪。

二、改掉吼叫的教育模式,理性对待孩子

1、尊重放在首位

儿童心理学教授指出:“一个人如果在小时候没有被善待过,就别指望他成年后会善待这个社会。”知道他们都是独立的个体,再小的孩子都有自尊心。

2、学会控制情绪

父母首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要知道暴力解决根本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而且吼叫只能会把孩子吓坏,并不能让其越来越听话,冷静和孩子去交流,去处理孩子所做的一切事情,会让他们更体谅父母,更明白家长的苦口婆心。

3、陪伴加上鼓励

陪伴是关爱最直接的体现,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最不能缺少的就是父母的陪伴,但一定要做到有效,陪伴的过程中不是训斥就是责骂,而是适时地给予鼓励,这样孩子才能增加一定的自信心,孩子才会感受到父母的爱意。

总结:交流和情绪管理需要学习,需要父母和孩子不断地尝试,纠正和共同学习。只要父母始终保持学习的意识,并给孩子更多的爱和肯定,他们有一天就可以学会交流和情绪管理,摆脱脾气暴躁,并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1-25
孩子会变得敏感自卑。因为孩子的内心非常的脆弱,父母经常吼孩子,会让孩子变得胆小懦弱。
第4个回答  2021-01-25
容易让宝宝产生叛逆,还容易让宝宝产生自卑,最重要的是宝宝脾气也会变得非常暴躁,因为宝宝经常生活在这种环境里,宝宝以后遇到困难,也会向亲近的人发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