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什么动作都很慢,应该怎么办?

如题所述

引言:当自己的孩子看起来比他的孩子动作慢,班里的老师也这样反映的时候,父母应该重视。幼儿期是动作发展的重要时期,动作缓慢的孩子们容易出现身体不灵活、不协调的表现。


孩子们做事磨蹭通常是因为他不像成年人那样有时间紧迫感,他的时间概念模糊。比如吃饭,大人不快点吃就凉了,吃完饭还有别的事,小孩子不懂这很多东西。当然,他也不知道慢吃到底有什么不好。在这种情况下,你最好让孩子树立时间观念,告诉孩子时间有限,和孩子一起制定时间表。

二、可以通过游戏改变

如果孩子动作慢,可以通过游戏改变。父母经常可以和孩子玩小比赛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提高自己动作的敏捷性。例如,看谁跑得快,谁穿衣服快等,这些游戏会刺激孩子们的进取心。孩子也可以和自己比赛。父母可以让子女先从简单容易的事情开始,然后走向越来越困难的任务,直到达到适当的时间。这种方法的目的是缩短完成所有工作所需的时间,这是克服动作迟缓的直接方法。在此期间,父母要向孩子解释分数的意义,激发孩子对进步的渴望。

三、使用计数方法

父母还可以使用记谱法督促孩子匆忙完成某事。写法简单,随时都可以使用,父母可以提前和子女解释,数几次就知道孩子能完成某些事情。然后父母让孩子做好准备,说“开始”,开始计时。" 1、2、3、4、5 . ",数数看孩子,孩子为了完成任务,尽快完成工作。计数开始时,如果孩子的动作仍然缓慢,父母故意数得快一点,让孩子感觉时间快到了。快结束的时候,如果孩子还在很远的地方,请减慢计数速度。父母可以告诉孩子,快点工作可以慢慢数,给孩子快点完成的希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1-23
家长要多理解支持孩子,可以带孩子玩积木、拼图还可以带孩子游泳,这些方式都能提高孩子做事效率,还能锻炼孩子的手眼脑的协调性。
第2个回答  2021-11-23
应该激发孩子的动力,培养孩子的精神,要培养孩子的运动能力,还要让孩子有这方面的精神。
第3个回答  2021-11-23
应该培养孩子的性格,也应该告诉孩子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有一个非常好的时间观念,才不会让孩子变得磨磨蹭蹭。
第4个回答  2021-12-08
当自己的孩子跟同龄人相比显得动作缓慢,家长就应该加以重视了。因为幼儿期是动作发展的重要时期,动作缓慢的儿童往往容易出现不灵活、不协调的行为表现,影响今后的身体和智力发展。上学之后,如果做作业的速度太慢,就会影响学习、休息和正常的娱乐活动;考试的时候动作太慢,往往还没有做完就到了老师收卷的时间,导致成绩下降;运动的时候动作太慢,就往往不能战胜对手,让别人领先,这些都会使孩子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

动作缓慢孩子的神经类型往往属于相对安静而缓慢型,这是孩子一生都不能改变的先天气质,父母对于孩子的气质只能接受并因势利导;再有,有的孩子天生大气,较为成熟,三思而后行,做事的过程中想法很多,所以也会因慎重仔细而动作缓慢,这样的效率反倒会非常高。对此,家长需要仔细分辨判断后再对孩子的慢性子进行调理。

从孩子来说,动作不熟练是动作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孩子小的时候,神经肌肉的活动还不协调,所以做事的时候要非常缓慢才能做得好,把持得住。作为家长,有必要帮助孩子经常创设锻炼动作的情境,以便于孩子的神经肌肉得到及时的协调发展。

没有时间紧迫感是动作缓慢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孩子并不知道如果他把一件事件尽快做完之后会有什么更好的结果,他只是在延续着从前的习惯而已,他不认为自己慢有什么不好的,那么,就要为孩子多设置奖励情境,让孩子感受到高效率地做事能得到很好的回报。

对于家长来说,年轻的妈妈常常感到与其让他自己来做事情,比如吃饭、洗脚,还不如成人喂他吃、帮他洗来得快些,而且更省心,更省事,但这种包办代替恰恰剥夺了孩子锻炼的机会,并且,孩子也会因此惰性越来越强,没有自理的愿望,对自己没有责任心

再者,动作缓慢一般是相对而言的,有时孩子处理事物的速度显得比一般人慢,通常是因为达不到成人期望的速度,有时也是因为对成人的要求没有作出足够的反应,成人就会认为自己的孩子太磨蹭,但孩子也许表现很不错了。 对策:

1.对于孩子动作慢,可以通过游戏来加以改变。父母可以经常与孩子玩一些小的竞技游戏,使孩子在游戏中提高自己动作的敏捷程度。例如,比赛看谁吃饭快,比赛看谁穿衣服快等,这些游戏能激发孩子进取心。孩子喜欢玩,但是,玩多了孩子可能就会觉得没趣,这时,要给予适当的奖励来鼓励孩子的“胜利”。

2.孩子可以与自己比赛。父母帮孩子设计一张“比赛”成绩表,记下最初的时间,然后,每天记录实际完成的时间,如果比以前有进步,就给予奖励,如果没有进步,保持原状,或者退步,就不给予奖励。父母可以让孩子先从简单容易的做起,逐渐向比较困难的任务进发,一直到达合适的时间为止。这种方法,目的在于缩短完成每一件事情所需要的时间,是克服动作慢的直接办法。在此期间,家长要对孩子进行解释分数的意义,激发孩子进步的渴望。

3.父母还可以采用记数法来督促孩子抓紧时间完成某件事情。记数法很简单,随时可用,父母可以与孩子事先讲明白,看数到第几声的时候孩子可以做完某件事情。然后父母让孩子准备好,说声“开始”,就开始计时了。“

1、

2、

3、

4、5……”, 一边数,一边看孩子,孩子为了完成任务,就会尽量抓紧时间将事情做完。如果在计数开始的时候,孩子动作依然很慢,父母就故意数快一点,让孩子感觉到时间就快要到了。如果在快要结尾的时候,孩子还差得较远,就放慢记数的速度。父母可以告诉孩子,如果快一点做事,就数慢一点,让孩子有尽快完成的希望。如果家长总是很巧妙地常常使孩子在快接近尾声的时候可以把事情做完,就能使孩子获得成功的感觉,孩子完成了任务,就表扬孩子“真不错”、“又长大了”等。

4.如果给孩子表扬的方法没有效果,就可以使用硬性规定的办法来达到改变动作慢的目的。父母首先估计出孩子尽最大能力能够完成某项事情的时间,然后规定孩子在这个时间内完成这项事情,否则就不让他继续做下去。时间一到就要停止。比如吃饭,到时间就把饭菜收起来,并且对孩子说:“我很失望,我希望你下次能按时把饭吃完。”

5.还可以通过合理安排时间的办法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在日常活动中,父母要教会孩子如何利用做事的先后来提高效率,使同样的时间,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或者同样的事情可以用更少的时间。如起床大小便之后就不能再回被窝耍赖了,要直接穿好衣服去洗漱,然后等待和家长一起去上幼儿园;再如,吃饭之前不能再看第二张动画片的盘了,否则时间又被拖延过去了。

在宝宝效率提高的同时,父母也要告诉孩子动作快不等于做事马马虎虎、敷衍了事,而是要把事情做好,如果再快一点就更好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