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错如果不制止,会造成怎样的后果呢?

如题所述

01让孩子减少对父母的依赖

小孩子都很淘气,时常会因为冒失而搞砸一些事情。有些父母会立即帮孩子处理,因为他们觉得不是孩子的错误,而且孩子没能力自己处理。

每次都由父母来收拾烂摊子,会导致孩子对父母产生严重的依赖性。久而久之,孩子也就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总是喜欢推卸责任,长大后犯了更严重的错误,父母也挽救不了。



如果是孩子之间的打闹等小问题,父母要让孩子自己去解决,除非是偷东西、破坏公共财物等原则性问题,父母不要过多干涉。

02让孩子学会反省、减少错误

还有的父母不管前因后果,先臭骂孩子一顿:“你怎么那么不听话!”“你就不能安静呆着?”一顿劈头盖脸的责骂,不但起不到任何教育效果,还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尤其是孩子自认为自己没做错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孩子产生错误的认知:“我没有做错,你凭什么骂我!”,于是,孩子就会一而再、再而三地跟父母对着干。



因此,家长应该先了解清楚情况再进行教育,有时候家长越沉默,孩子内心反而越愧疚。比起责骂孩子,家长更应该引导孩子学会自己反省,避免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

03让孩子学会自己承担责

家长冷眼旁观不插手,表面上看会觉得父母过于冷漠,对孩子不负责任。其实,父母“冷处理”是一个管教孩子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

这也是一种“自然后果惩罚法”,如例子中的小男孩打翻粥碗,意识到妈妈不会帮自己处理,如果他不自己处理干净,就得承受路人“谴责的目光”。



因此,父母培养孩子责任感从放手做起。没有人不会犯错,每个孩子都是从犯错误、改正错误之中成长起来的,重要的是引导孩子学会对错误负责,知错就改。

当然,父母的“冷处理”要结合事前引导和事后教育一起,否则你的“冷眼旁观”就会变成不负责任。孩子不知道父母为什么对自己不管不顾,反而只会哭闹不止,令人束手无策。

事前引导:指的是父母平时对孩子的言传身教。比如父母自己打碎了杯子、弄倒了垃圾桶,肯定会自己收拾干净。但是光收拾还不够,还要让孩子到跟前接受教育,比如“你看妈妈弄倒了垃圾桶,就要重新打扫,那你自己弄乱了鞋子,是不是要放回原位?”



长此以往,父母用良好的言行给孩子形成一个“自己做错的事情自己处理”的意识,就能引导孩子逐步学会自己承担责任。

事后教育:父母冷眼旁观地看孩子自己收拾了以后,要及时对孩子进行教育。比如夸赞孩子做得对,让孩子知道做错事情不可怕,改正错误就能得到夸奖。

其次,还要引导孩子学会反省自己做错事的原因,比如“为什么会打翻粥碗?是不是走路不看路,或者动作幅度太大,手上没拿稳?”找到原因了以后,教导孩子下次要注意看路或者抓紧手中的物品,不要冒失莽撞,以免给别人造成困扰。



长此以往,父母就能够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在为人处事方面有教养、高情商,善于考虑他人、共情能力强的人。

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孩子是永远不犯错的,有的孩子知错就改,有的孩子屡教不改,关键在父母的教育方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06
孩子犯错如果不及时的制止,那么他就不会知道错在哪里,在今后他还会犯类似的错误,甚至他会闯下更大的祸,有的甚至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第2个回答  2021-03-06
每次父母收拾残局,都会导致孩子对父母的严重依赖。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总是喜欢推卸责任。长大后犯更严重的错误,父母也救不了。
第3个回答  2021-03-05
形成习惯,影响孩子在将来的发展,也会让孩子变坏,容易误入歧途,应该及时制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