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主体的概念不包括

如题所述

德育主体的概念不包括职业素养。

学生是道德教育(德育)的主体。这是一种侧重道德认知的德育模式。理论假设是,学生是道德教育的主体,德育应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尤其要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自主性、能动性等“主体道德素质”的社会主体。

德育即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德育即道德教育。对德育概念具体理解的不同之处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二是如何理解德育过程。

德育——旨在形成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在社会主义中国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在西方,一般指伦理道德教育以及有关的价值观教育。

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广义的德育除思想、政治、道德方面的教育之外,还应当包括法制教育、心理教育、性教育、青春期教育、甚至还包括环境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德育概念泛化的原因:传统思想的影响、受苏联教育学的影响、中国政治革命的历史轨迹使然。

德育过程实际上也是德育对象自身在道德等方面不断自主建构的过程。简言之,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

德育方法

1、要有明确目的。评价是一种教育手段而不是教育目的,是为了长善救失,激励人们进步。故评价时应有明确的目的,从调动受教育者内在积极因素出发,充分肯定成绩,诚恳地适当的指出缺点,提出改进意见。

2、要客观慎重,实事求是。评价学生时,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一分为二,灵活掌握评价的分量和时机,做到公平合理,恰如其分,该奖则奖,该罚则罚,使之与学生品德表现的好坏程度相适应,坚决防止主观臆断,感情用事,滥用评价的做法。

3、要充分发扬民主。评价,特别是重大问题的评价,要发扬民主,走群众路线,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并取得集体舆论的支持与赞同,否则就削弱教育作用,甚至产生不良后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