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大侠吃完饭后,将碎银子丢在桌上,为何小二从来不数呢?

如题所述

红色包袱皮儿里摆放的这堆灰不溜秋的金属块儿,就是碎银子,古代大侠用来结账的碎银子,表层已经氧化了的碎银子。

它们大小不等,轻重不同,甚至有可能连这一块儿和那一块儿的成色都不同,这块儿含银91%,另外一块儿可能含银85%,如此杂乱无章毫不标准的货币,你让店小二怎么数?数一数有多少块儿吗?

错!店小二该做的,应该是从怀里摸出一把戥子,给这些碎银子称重。

上图这根看起来很像杆秤的东西,就是店小二用来称量碎银的戥子,又叫戥秤。

戥子比平常称米称面称牛称羊的称要小得多,刻度也精细得多。普通杆秤最小刻度是1两,16两为1斤;戥子最小刻度是1铢,24铢才有1两。当然,宋元明清四代,各个朝代的戥子都不相同,在北宋初年,出现过一种无比精确的戥秤,最小刻度是1毫——10毫为厘,10厘为分,10分为钱,10钱为两。也就是说,这种戥子最小可以称出万分之一两的差别。

戥子的用途,就是称量贵重金属(例如黄金和白银),偶尔也用来称量药材。

从明朝中后期开始,白银成为中国的基准货币(明朝以前的中国是贫银国,以铜为基准货币),官府铸造银锭,民间小额交易中则习惯于将银锭剪开,于是重量标准的银锭就成了重量不等的碎银。商贩收到大量的碎银,为了保存和缴税的方便,再将碎银铸成银锭,于是成色稳定的官银就变成了五花八门的私银。

这就给日常交易带来了数不清的麻烦,商家也好,百姓也好,每次收到银子,首先都要用牙齿和手感来判断真伪,然后再用戥子来称量重量。如果一个人竟然不给收到的碎银子称重,那说明买家给付的碎银子已经足够多了,根据经验就知道绰绰有余,不必要再去称量。

顺便再说一下,武侠小说和古装电影中展现的生活场景,都是被艺术化的浪漫场景,过于琐碎的日常细节会被略掉。大家不妨试想,假如一代大侠去喝一碗胡辣汤,扔给小二一点碎银,竟然还要等着小二用戥子去称,两个人还要就银子的真伪和成色问题争论一番,那多没劲啊!

刚才我还看见底下有许多人在信口雌黄地乱扯古代1两银子相当于现在多少多少钱,这些人完全没有任何经济常识和货币史知识。仅仅在明朝中后期,不同的年份、不同的区域,同样一种成色的白银购买力,相差可能都会在十倍以上。拙著《历史课本闻不到的铜臭味》和《千年房事:古人安心成家指南》对唐朝到清末的白银购买力有过几万字的论述,根据不同的文献和不同的比价参照物,同样是含银量93.5%的纹银,1两最高可能相当于现在人民币800元,也可能相当于23元。关键看,你用什么朝代什么区域的什么商品作为比价参照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4
诚信,古代的大侠都是一些行侠仗义的仁义之士,他们给的钱只多不少。
第2个回答  2020-10-06
因为小二知道这些碎银完全够了,多的这些就是给小二的。
第3个回答  2020-10-06
因为大侠给的钱只会多不会少,而且就算他们少给了,小二也不敢去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