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海战中壮烈殉国的邓世昌,其子孙去哪里了?

如题所述

邓世昌亲自驾驶“致远舰”全速冲向日军主力战舰“吉野舰”,日军官兵见“致远舰”不要命冲刺而来,惊恐万分集中火力射击“致远舰”,一发炮弹击中“致远舰”鱼雷发射管,导致“致远舰”沉没海底。

邓世昌落海后,拒绝救援,并大声说道:“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爱犬见其忠义,想将其救下,可邓世昌已死报国之心已定,将爱犬按入海中,同自己消失在波涛汹涌的海水中,跟同全舰官兵一起殉国。

邓世昌殉国后,举国震动,他的民族气节和英雄事迹受到朝野的敬佩。光绪皇帝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并赐予邓世昌“壮节公”谥号,追封“太子少保”,入祀京师昭忠祠。光绪还御笔亲撰祭文、碑文各一篇。

李鸿章在《奏请优恤大东沟海军阵亡各员折》中为其表功,说:“……邓世昌、刘步蟾等之功亦不可没者也。”清廷还赐给邓母一块用1.5公斤黄金制成的“教子有方”大匾,拨给邓家白银10万两以示抚恤。

邓家用此款在广州为邓世昌修了衣冠冢,建起邓氏宗祠。威海百姓感其忠烈,也于1899年在成山上为邓世昌塑像建祠,以志永久敬仰。

邓母时常将其生前所用望眼镜拿出来教育后人,国家利益高于一切,邓氏子孙始终谨记家训,始终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让我们来回顾英雄的一生,向他致敬!

邓世昌出生之时(1849年)正值乱世,中国刚刚经历了鸦片战争的失败,中华民族开始了屈辱、苦难、探索的历程。鸦片战争的爆发点正是邓世昌的故乡广州。他的家乡是广东番禺县龙导尾乡龙涎里,也就是今天广州市海珠区宝岗大道龙珠直街龙涎里2号。家中兄弟姐妹六人,他排行第四。

林则徐虎门销烟、三元里人民抗英等故事,故乡深厚的爱国主义传统和开放包容风气的熏陶,对他日后的成长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幼时的邓世昌,“性沉毅,有大志”,父亲邓焕庄专营茶叶生意,在广州及天津、上海、汉口、香港、秦皇岛等地开设祥发源茶庄,并始建邓氏家祠。

因为广州风气开放,家境殷实,邓焕庄对邓世昌培养非常开明,由于生意需要,他把邓世昌带到上海,让他学习英文,进而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知识。

在上海,邓世昌目睹外国军舰在黄浦江横冲直撞,更激起他从军报国的决心。他慨叹道:“外夷恃强凌弱,我当奋志强国。若要强国,必先强军!”从此,当上海军就是他的梦想。

后来,林则徐女婿沈葆桢出任福州马尾船政大臣,同时开办马尾船政学堂,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邓世昌由于成绩优异,顺利考取驾驶专业。邓世昌在船政学堂攻读了五年,自始至终勤奋学习,自强不息,各门功课考核皆列优等。深得外国教员的好评。

后来又进行海上远航练习,由于表现突出,获得沈葆桢的赏识。给了他不少历练机会,先后担任“琛航”运输船大副、海东云号炮舰管带、“扬武”号巡洋舰大副。这段时间内,福州船政学堂派人前往英法两国学习,邓世昌本有机会前往,可由于缺少优异海军人才,这让其错失了这次良机,让他继续在国内历练。

清光绪六年(1880年),李鸿章准备筹办北洋海军,让人前往各地区搜罗人才,马建忠奉命前往福建,闻知各方面对邓世昌均赞赏有加,便打算去邓世昌“飞霆”蚊炮船视察,到了兵船后见邓世昌管理井然有序,士兵们各司其职,便同邓世昌多次交流,对邓世昌评价颇高。

马建忠考察结束后,回到天津同李鸿章汇报考察成果,对邓世昌有极佳评价。当年夏天,李鸿章也是爱惜人才,奏请朝廷将邓世昌调入北洋海军,担任“镇南”蚊炮船管带。同年底,北洋水师在英国定购的超勇号、扬威号两艘巡洋舰完工,北洋海军水师提督丁汝昌率水师官兵200余人赴英国接舰,邓世昌随同前往。

这次邓世昌英国接舰使他大开眼界,看到了北洋舰队在训练和管理上的巨大差距,更加坚定了成为一个优秀的海军将领的决心。

8月17日,超勇号、扬威号两舰从英国纽卡斯尔港起航,开始了由英国经北大西洋—地中海—苏伊士运河—印度洋—西太平洋—中国的漫长航行。这是中国海军首次驾驶军舰远洋航行,沿途各国均鸣礼炮致敬,大大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首次到国外接舰,北洋水师派出了最出色的操舰管带。林泰曾操纵超勇号,邓世昌操纵扬威号。超勇号、扬威号于11月22日驶抵天津大沽口。邓世昌因驾舰有功被清廷授予“勃勇巴图鲁”勇号,赏戴花翎,以都司补用,并被任命为扬威号管带。

1882年邓世昌还率领扬威号舰援朝,挫败日本的侵朝计划,居功补升游击,清廷赏给“勃勇巴图鲁”勇号。

1887年春,邓世昌率队赴英、德两国接收订造的致远号、靖远号、经远号和来远号四艘巡洋舰。已是第二次出国接舰带船的邓世昌,此时已被大家公认为“西学湛深”、“精于训练”的海军军事专家,而且是带兵严格的海军将领。

回国后,邓世昌多次完成朝廷交予任务,让其一路高升,并于清光绪十七年(1889年)正式成为致远舰管带。

由于公务繁荣,军旅生涯二十七年仅回乡三次,他将一生献给了国家。以至于父亲病逝他已未能及时回乡,这是其一生的后悔。邓世昌舍身为国的精神值得我们钦佩。

那么,邓世昌去世后,他的子孙后代情况如何?

邓世昌一生有两位夫人,两位夫人为他生下了三子五女。邓世昌有了家室,并未在家中陪伴爱妻,而是在为祖国守卫还将,两位妻子也深知丈夫舍身为国无法顾及小家,悉心抚育儿女让他们顺利长大成人。

先说三个儿子

长子邓浩洪

邓世昌英勇殉国后,邓浩洪承袭官职,短暂供职于广东水师,后对清廷腐败极度失望便辞去一切职务返回家乡,承袭家业,之后,又积极参与推翻清政府活动中,为革命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1947年邓浩洪走完了自己人生道路,终年73岁。

大儿子邓浩洪的这一脉,曾孙有邓立峰,曾孙女邓立英、邓立群和邓立庄三人。

邓浩翔及邓浩乾

邓浩翔还未成年便已去世。三子邓浩乾,民国时期曾经在海军任职,一生十分安定,有一养女邓孝思,晚年定居无锡,1969年邓浩乾走完自己人生道路,终年74岁。

邓孝思曾经在无锡邮电局任职,在这里她一生所爱,并且有二子一女,生活十分幸福美满,邓孝思2014年时候走完人生道路。

五个女儿

邓世昌几个女儿中除次女邓秀蝉有相关记载,其余四个女儿均未有详细资料。

叶富为邓世昌同窗好友兼同乡,两人关系极好,邓世昌便将次女邓秀蝉嫁给了叶富之子叶说周为妻。邓世昌的四代孙里,曾外孙中有叶兆麟和叶兆泰两个人,两人就是邓世昌二女儿“邓秀蝉”的后代。抗日战争时,邓氏后人铭记先祖舍身保国壮举先后加入保家卫国壮举中。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在广州的七位邓氏后人中有六位投笔从戎,其中竟有五位(含一名女侄孙)毕业于黄埔军校。据至今健在的邓世昌后人中辈分最高的邓权民介绍,他也毕业于黄埔军校,他的祖父名字叫邓佑昌,和邓世昌是堂兄,他在毕业后和他的四个兄妹投入抗战。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邓世昌直系后人举家搬迁到北方。据了解,邓世昌直系后人分布在河北、江苏等地。如今,任人欺凌的年代已过去,祖国越发强大,邓世昌精神必将永远流传下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