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内阁和清朝的军机处其实都是封建王朝中央集权下的产物区别在于明朝内阁还有一定的实权,而清朝军机处是完全听命于皇帝,没有一点权力。在明朝,宰相制度被朱元璋废除,并且创立了内阁制度,专门做皇帝的秘书工作,而这时的内阁也没有多少的权力,主要是因为朱元璋太勤劳,一般政务自己就干好了,也不放心交于他人接手,此时的内阁实权是比不上前朝的宰相的。
然而后来的明朝内阁表现逐渐突出,开始代理皇帝处理政务,像是有名的“三杨辅政”,共同辅佐了三位明君,历来受到不少人的称赞。此后内阁的地位逐渐提高,尤其是正德朝开始,由于皇帝朱厚照年少荒唐、爱好打仗,却不愿意处理政务,这些工作自然就落到了内阁头上,此时的内阁还和以刘瑾为代表的宦官集团形成了抗衡的局面,若是没有刘健、谢迁、李东阳等内阁大臣稳固大局、维护国家安定,不知道明朝会变成什么样。再后来明朝很多皇帝都不怎么上朝,像是嘉靖皇帝、万历皇帝,这时的内阁完全变成了代理皇帝,到了张居正,内阁权力一时达到顶峰。
而清朝军机处是皇帝设立的秘书处,并且从头到尾都没有任何实权。军机大臣没有品级,官位也很低,虽说能听到最机密的消息,但也只是皇帝的传话筒,代替皇帝草拟文书,不能有自己的一点想法。一开始的军机处就是在养心殿外一排简陋的房间里,军机大臣接受旨意时必须全程跪着,只能承秉皇帝的意愿办事。
内阁和军机处的差别,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由于清朝皇帝比明朝皇帝要勤政得多,清朝的中央集权也更加完善,达到了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