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中与哲学原理有关的例子

如题所述

关于矛盾_蜘蛛丝
有个恶人,死后被打入十八层地狱,于是他开始忏悔,对自己以往的种种恶行痛悔不宜,如有来世,定当改过自新。
他的诚心善意终于打动了上帝,上帝往地狱中垂下一根蜘蛛丝,让他抓住爬上来。这个人大喜过望,立刻抓住网上爬。其他恶鬼见状,也纷纷跟着他往上爬,一个接着一个,恨不得能马上离开这地方。这个恶人起初想,我要改过向善了,让他们同我一起新生也无妨。但抓住蜘蛛丝的恶鬼们越来越多,蜘蛛丝不断晃晃悠悠,马上就要断了似的。恶人终于急了,他抬起脚,恶狠狠地向下边踹了下去,就是这一念之恶,蜘蛛丝立刻就从他头顶上断开了,这一恶鬼又重新回到地狱之中。
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喜与悲、难与易、福与祸等,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朝着对立的方面转化。当然矛盾双方的转化是现实的、有条件的,而不是虚幻的、任意的。要想实现由恶转向善,必须善于分析导致恶的原因,吸取教训,并且在实际行动中加以改正。
关于质量互变规律:
在佛教文学作品《百句譬喻经》中有这样两则故事:一则是“愚人吃盐”,讲的是从前有个愚人,到别人家作客,吃菜嫌淡而无味。主人知道后,给他加了一点盐,他吃了后便觉得味道很美。而后他想,味道好是因为有盐,加了那么一点点盐就那么好吃,多加一点岂不更好吃吗?于是他就大吃起盐来,其结果是又苦又涩。
另一则是“笨人吃饼”,讲的是从前有一个人肚子饿了,狼吞虎咽地吃了一个饼子。他觉得没有饱,又一连吃了五个,还是没有饱,于是,便吃第七个饼子,刚吃到一半,便觉得饱了。这个人非常后悔,心想:我今天饱了,是因为吃了这半个饼子,前面吃的六个都浪费了。如早知道吃这半个饼子就会饱我先吃这半个就好了。
由于量变只有在一定的范围和限度之内,事物才能保持其原有的性质,所以做事情一定要注意分寸,掌握火候,坚持适度原则,过犹不及,事情做过了头,就象做得不够一样,都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在这里“愚人吃盐”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不懂得人食用盐是要适量的,一定数量的盐会使食物味道有滋有味,但过了量,就会转变为又苦又涩了。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须首先从量变开始,没有一定程度的积累,就不可能有事物性质的变化,就不可能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重视量的积累。“笨人吃饼”不懂得只有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他吃饼吃饱了,不仅是最后那半个饼的作用,而是吃的全部饼的作用。
在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诡辩论者欧布里德等人提出了如下哲学论题:“谷堆论证”和“秃顶论证”。“谷堆论证”的具体内容是:一颗谷粒不能形成谷堆,再加上一颗也不能形成谷堆,如果每次都加一颗谷粒,而每增加的一颗又都不能形成谷堆,那么怎么形成谷堆呢?“秃顶论证”认为,掉一根头发不能成为一个秃顶,再掉一根也不能成为秃顶,那么如果每次掉一根,而掉的每根又不能形成一个秃顶,那么何以形成秃顶呢?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一粒谷子不会形成谷堆,但谷粒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形成谷堆。掉一根头发不会变成秃顶,然而头发掉到一程度甚至形成光头。
关于联系的普遍性:
在西方有一首民谣: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孤立地存在,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要认识和把握事物的真实联系,就必须具体的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一个钉子和一个帝国看起来毫无联系,但通过一些中介,如蹄铁与战马,战马与骑士,骑士与战斗等,两者之间就发生了紧密的联系,而人们正是忽视了他们之间的某种客观联系才导致了“亡了一个帝国”的悲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4
基本原理及其方法论
典例列举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国家宏观经济、社会政策的调整、我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修改等。
2.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弘扬民族精神,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
3.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消沉。
4.规律是客观的,要按规律办事。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太湖蓝藻暴发敲响生态警钟,《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颁布,我国首次探月工程取得圆满成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等。
5.要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与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认识论
6.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来源、动力、检验的唯一标准、目的和归宿)。
十七大报告新提法、新表述,如“生态文明”首次写入报告等。
7.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真理、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江苏弘扬“三创”精神等。
8.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要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我们党不断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
第2个回答  2020-09-14
关于矛盾_蜘蛛丝
有个恶人,死后被打入十八层地狱,于是他开始忏悔,对自己以往的种种恶行痛悔不宜,如有来世,定当改过自新。
他的诚心善意终于打动了上帝,上帝往地狱中垂下一根蜘蛛丝,让他抓住爬上来。这个人大喜过望,立刻抓住网上爬。其他恶鬼见状,也纷纷跟着他往上爬,一个接着一个,恨不得能马上离开这地方。这个恶人起初想,我要改过向善了,让他们同我一起新生也无妨。但抓住蜘蛛丝的恶鬼们越来越多,蜘蛛丝不断晃晃悠悠,马上就要断了似的。恶人终于急了,他抬起脚,恶狠狠地向下边踹了下去,就是这一念之恶,蜘蛛丝立刻就从他头顶上断开了,这一恶鬼又重新回到地狱之中。
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喜与悲、难与易、福与祸等,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朝着对立的方面转化。当然矛盾双方的转化是现实的、有条件的,而不是虚幻的、任意的。要想实现由恶转向善,必须善于分析导致恶的原因,吸取教训,并且在实际行动中加以改正。
关于质量互变规律:
在佛教文学作品《百句譬喻经》中有这样两则故事:一则是“愚人吃盐”,讲的是从前有个愚人,到别人家作客,吃菜嫌淡而无味。主人知道后,给他加了一点盐,他吃了后便觉得味道很美。而后他想,味道好是因为有盐,加了那么一点点盐就那么好吃,多加一点岂不更好吃吗?于是他就大吃起盐来,其结果是又苦又涩。
另一则是“笨人吃饼”,讲的是从前有一个人肚子饿了,狼吞虎咽地吃了一个饼子。他觉得没有饱,又一连吃了五个,还是没有饱,于是,便吃第七个饼子,刚吃到一半,便觉得饱了。这个人非常后悔,心想:我今天饱了,是因为吃了这半个饼子,前面吃的六个都浪费了。如早知道吃这半个饼子就会饱我先吃这半个就好了。
由于量变只有在一定的范围和限度之内,事物才能保持其原有的性质,所以做事情一定要注意分寸,掌握火候,坚持适度原则,过犹不及,事情做过了头,就象做得不够一样,都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在这里“愚人吃盐”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不懂得人食用盐是要适量的,一定数量的盐会使食物味道有滋有味,但过了量,就会转变为又苦又涩了。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须首先从量变开始,没有一定程度的积累,就不可能有事物性质的变化,就不可能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重视量的积累。“笨人吃饼”不懂得只有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他吃饼吃饱了,不仅是最后那半个饼的作用,而是吃的全部饼的作用。
在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诡辩论者欧布里德等人提出了如下哲学论题:“谷堆论证”和“秃顶论证”。“谷堆论证”的具体内容是:一颗谷粒不能形成谷堆,再加上一颗也不能形成谷堆,如果每次都加一颗谷粒,而每增加的一颗又都不能形成谷堆,那么怎么形成谷堆呢?“秃顶论证”认为,掉一根头发不能成为一个秃顶,再掉一根也不能成为秃顶,那么如果每次掉一根,而掉的每根又不能形成一个秃顶,那么何以形成秃顶呢?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一粒谷子不会形成谷堆,但谷粒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形成谷堆。掉一根头发不会变成秃顶,然而头发掉到一程度甚至形成光头。
关于联系的普遍性:
在西方有一首民谣: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孤立地存在,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要认识和把握事物的真实联系,就必须具体的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一个钉子和一个帝国看起来毫无联系,但通过一些中介,如蹄铁与战马,战马与骑士,骑士与战斗等,两者之间就发生了紧密的联系,而人们正是忽视了他们之间的某种客观联系才导致了“亡了一个帝国”的悲剧。
第3个回答  2020-10-17
三年前我老公用安发奇好了,那个主要是不复发,现在都张出来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