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对中晚唐时期的危害有多大?

如题所述

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宦官专政始终是阻碍王朝正常发展一颗毒瘤,尤其以东汉、唐和明朝表现明显。而唐朝表现得尤为突出。

宦官得天独厚的优势使他们容易引起皇帝的注意。皇帝衣食起居、嗜好缺陷,近侍太监最清楚。而且为了荣耀、利益,他们养成了善于逢迎,见机使舵的本事。有时候皇帝也把他们作为制衡朝中文官和武将的一种工具。

这样,不可避免地宦官地位就突出了。

为什么唐朝宦官专政特别突出,都达到可以废立皇帝的程度,最根本原因就在他们拥有军权。而这个军权是皇帝给的,一旦给了再想收回,几乎没有可能。

宦官掌权三部曲

发迹

在唐玄宗的时候他就开始重用宦官了,比如那个对他忠心耿耿的高力士,但那时候宦官对皇帝还是比较忠诚的,也没有掌握真正的权力。

上升期

宦官权力的上升期来源于这三个皇帝,分别是唐肃宗、代宗、德宗。

利用宦官制约武将的先例是从乾元元年创下的。

当时正值安史之乱后期,唐肃宗李亨为了毕其功于一役,集结了数十万重兵,准备一举歼灭盘踞在邺城的安庆绪。出于对武将的不信任,肃宗就发明了一个“观军容宣慰处置使”的头衔,授予了宦官鱼朝恩,让他担任实质上的统帅。后来发生的事情众所周知——邺城之战遭遇惨败,六十万大军顷刻之间星流云散。尽管有此前车之鉴,可后来的大唐天子还是旧习未改,仍旧对宦官情有独钟。

在平叛过程中宦官李辅国起了很大功劳,拥立李亨为帝。唐肃宗很看重他,让他做了中书令,这个官职相当于唐朝的宰相。从此宦官掌握大权。 李辅国掌权后嚣张跋扈,排斥异己。唐肃宗死后,李辅国拥立太子即位,是为唐代宗。

唐代宗在位期间,发生一件大事,吐蕃攻打到长安,代宗逃亡陕西。此时赶来救驾竟不是武将,而是宦官鱼朝恩率领的一支边军神策军。代宗感激涕零重用鱼朝恩,废掉程元振,并且把神策军作为禁军的核心,让鱼朝恩掌管。从此宦官掌握了军权。

唐代宗用宦官于内廷知枢密,参与机要。宪宗时正式设枢密使,由宦官担任,中书、门下的权力亦受侵夺。皇帝深感握重兵的军将及藩帅难于控制,往往以宦官为监军使,分赴各地进行监督。宪宗平淮西叛乱时,就为前线的每一支参战部队都派驻了监军宦官。

德宗时期,把神策军交给宦官统领。

贞元十二年(796),窦、霍二人分任左右神策护军中尉。至此,宦官掌握禁军成为定制。当时的北衙六军已经名存实亡,神策军是中央惟一的一支有较强战斗力的军队,所以宦官掌握这支军队后实际上掌握了京师的全部军力,如虎添翼,不可一世。

小插曲

也并不是所有的皇帝唯宦官之命是从。中晚唐也有几位皇帝想制约、消减宦官权力,他们分别是顺宗、文宗、宣宗。

贞元二十年(804年),顺宗即位。

他重用王叔文和王伾等人,开始永贞革新。

他们先后引进柳宗元、刘禹锡、韦执宜、韩泰、韩晔、陈谏、凌准、程异等,发布了废"宫市"和五坊小儿,禁止节度使向皇室进奉财物的"月进"、"日进"等一系列革新措施。后又派大将范希朝接管宦官的神策军兵权。可惜革新只施行了几个月就夭折了。

以俱文珍为首的宦官集团当即发动宫廷政变,逼迫顺宗禅让帝位,立太子李纯为帝,是为唐宪宗。王叔文、王伾被贬杀。

唐文宗即位后,他的祖父宪宗李纯、父亲穆宗李恒、长兄敬宗李湛等都是被宦官废杀或扶立的,故对宦官专权深恶痛绝,决心依靠和利用朝官李训和郑注铲除宦官势力。太和九年(835年)十一月,李训谎称金吾厅石榴树上夜降甘露,企图在宦官前往观看时,将其全部诛杀。不料事泄,宦官遂派禁军大杀朝官,史称"甘露之变"。

宣宗时期

在整个大中时代的十三年里,以强硬手腕遏制了宦官的嚣张气焰,宦官集团一直比较收敛,始终不敢兴风作浪,既没有干预朝政的胆量,也没有干预朝政的机会。

鼎盛期

从唐宪宗至昭宗末期,是唐朝宦官专权的鼎盛期,这股依附于皇权的恶势力,对皇权构成严重的威胁。晚唐几个皇帝都是由宦官废立。

宦官专政政的危害性

这样一批有生理缺陷的人,心态和正常人就不太一样。他们没有什么国家利益、民族大义。他们把持朝政,无非就是大权独揽,“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攫取钱财,中饱私囊,享受荣华富贵。

具体表现有:败坏朝纲,朝政腐败,架空皇帝

几乎所有宦官都参与朝政,广泛深入到当时政治生活的许多重要领域。如大批宦官进入政府,担任诸司使职;掌握宫中全部机要,出纳王命;干预吏选,监视外朝官员;掌握书院、国子监等本是封建士大夫涉足的领域。

《资治通鉴》(卷二四五)有一段对宦官仇士良为首的描述:

“自是,天下事皆决于北司(内侍省),宰相行文书而已。宦官气益盛,迫胁天子,下视宰相,陵暴朝士如草芥。”

由于朝中文武大权基本落入宦官手中,朝中制定国策、进退将相大臣,以至皇帝的生杀废立都操纵在宦官手中,皇帝成了宦官手中的玩物和幕后操纵的傀儡。

社会影响恶劣,激化阶级矛盾

长安一带的甲舍、名园、上腴之田,为宦官占有的,近半京畿,因而大大激化了阶级矛盾。宦官专权是皇帝腐化的产物,但它又反转来进一步加重这种腐化。

唐文宗时的宦官仇士良就公然对其同伙说,天子如果“智深虑远,减玩好,省游事”,“吾属”就不免恩薄权轻了。最好是以声色狗马蛊惑皇帝之心,使他不了解朝政,这样就可以“万机在我”,稳享“恩泽权力”了。

宫中由宦官主管的五坊是专门为皇帝饲养雕、鹘、鹞、鹰、狗等,以供皇帝玩乐的。为捕获这些珍禽异兽,“五坊小儿”四出骚扰百姓,甚至借机敲榨。

宦官至长安两市替宫中购买用物称作“宫市”,实际是购买其名,豪夺其实,往往只用值百钱的代价就强买人家值数千钱的东西,而且还要另索“脚价(钱)”。这些恶棍被称作“白望”。这些情况普遍存在于唐代后期。

这就激化了矛盾,再加上后期土地兼并严重,老百姓流离失所,爆发了黄巢起义。向唐王朝敲响了丧钟。

结语

内有宦官擅权、外有藩镇跋扈,中间又夹着一个朋党之争。它们就像三具重轭,沉沉压在大唐的肩上。终于把大唐带进了死亡的坟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