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爱模仿大人?面对“模仿敏感期”,家长该怎么做呢

如题所述

有位宝妈留言说:“最近孩子特别喜欢模仿我们的说话、表情、行为等,带她出去玩还喜欢模仿小朋友的一举一动,而且会一遍又一遍地、不厌其烦地重复多次。”

其实孩子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已经进入了模仿敏感期。

很多的父母都会发现,每个孩子都是模仿高手,他们从很小的时候就会学着大人做一样的表情、动作,说一样的话了。

孩子除了模仿大人,也会模仿动画片、故事中角色的语言和行为,因此作为父母不仅要以身作则,还要严格把关孩子接触到的内容,以防他们模仿其中的不良行为。


那么针对孩子的模仿期,我们如何去引导呢?

我们家长要做的就是正确的应对孩子的这种模仿行为

孩子是通过模仿进行学习的,他们在认识了一些新鲜事物的时候,也会观察对方的行为,然后加以模仿,不断的学习,最后将这些东西储存到自己的脑子里。

不要刻意去阻挠孩子的模仿行为。孩子会通过模仿来进行学习,只要他这些行为没有什么危害,我们就可以在旁边放任他去玩耍,然后适当的引导,不要阻止孩子这些行为

让孩子有正确的标准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家长起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孩子模仿的事物一大部分都是生活中的。而父母是孩子接触最多的模仿物,所以作为父母,我们要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给孩子塑造一个好的模仿范本,用自身给孩子一些好的影响。

比如当面对情绪问题时,可以通过一些有效方式排解情绪,而不是生气,这样孩子看的了就会慢慢对情绪处理有正确的认知。


漠视孩子不良的模仿行为

一天,上幼儿园的儿子突然对爸爸说:“你是个大尾巴狼。”

爸爸生气地说:“跟谁学的啊?”

“幼儿园的同学都这样么说。”

“你怎么就不能学点好的呢?以后不许说了。”尽管爸爸给儿子下了“不许说”的禁令,但是儿子仍然重复着那句话。

孩子对爸爸说“你是大尾巴狼”时,也许并不知道这句话是骂人的,也不知道这样说是错误的。

因为,对于处在模仿敏感期的孩子来说,他只是因为有趣、好玩而模仿,根本不会把自己的行为与对错挂上钩。


但是,由于爸爸强烈的反应,并且禁止他再这样说,反而调动了他的好奇心,他感受到这种语言的神奇力量,变得更喜欢说这一类的语言。

这都是孩子在语言敏感期中的正常表现,面对孩子不良的模仿行为,我们应该不予理睬、不闻不问。当孩子发现自己的模仿不被人关注时,他就会觉得没意思。一段时间之后,他自然就会放弃这个无聊的游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8-12
这个时期家长应该自律,以身作则,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优点,孩子才能够成才。
第2个回答  2020-08-12
是的。家长应该耐心做好自己,做个诚实友善的人,这样孩子也可以学会家长的优良品质。
第3个回答  2020-08-12
孩子一般都是会模仿大人的。当孩子懂事的时候,大人就应该把优秀的一面好的一面展现在孩子面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