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基层官兵战后的心理疏导工作

如题所述

当前,基层消防部队官兵普遍年轻,心理成熟度较低,是心理问题的“高发区”,心理健康问题尤为突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灭火和抢险救援任务日益加重,官兵面临的工作压力持续增大。特别是我区,由于塑胶和生产加工型厂房较多,火灾救援任务艰巨,火势蔓延迅速,易造成大规模火灾。官兵在执行危险救援和灭火任务后,神经紧张,易出现恐惧、厌烦、急躁等消极情绪,尤其在目睹人员伤亡时,神经更加紧张,恐惧感加剧,影响后续行动。因此,若不及时进行心理疏导,易导致心理障碍甚至疾病。
一、战后不良心理的表现形式
1. 恐惧:再次面对类似场景时惊慌失措,畏缩不前,情绪波动,注意力分散,难以控制思维和情绪。
2. 紧张:日常训练中精神恍惚,思想不集中,难以完成任务。
3. 急躁:工作中急功近利,难以按计划完成任务,导致信心下降。
4. 逆反:工作中表现为反叛行为,不服管束,甚至对工作产生厌恶。
5. 孤独:战后不愿与他人交流,对团队生活产生抵触,喜欢独处。
二、做好官兵战后心理疏导的方法
(一)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1.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定期开展教育,及时调整心理状态。
2. 引导官兵参加心理辅导讲座,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教育,增强心理素质。
3. 利用社会资源,邀请专家进行讲座,提供心理咨询,增强心理应对能力。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
1. 改善生活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舒适氛围。
2. 加强心理承受能力训练,磨砺意志,锻炼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 建立信任、理解的环境,减轻官兵心理压力,促进心理健康。
(三)针对个别官兵的心理问题,引导自我缓解
1. 学习心理知识,自我调节情绪,增强适应能力。
2. 利用深呼吸、想象等方法放松心情,缓解压力。
3. 通过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调整情绪。
4. 鼓励官兵分享心理状态,获得支持和建议。
5. 写日记记录心理状态,逐步解决心理问题。
6. 培养宽广豁达的心态,与人为善,促进乐观开朗的性格。
总之,心理健康对消防官兵至关重要,应及时掌握心理状态,预防心理问题,保障部队稳定和战斗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