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悬壶济世"谈对医德的理解

如题所述

悬壶济世是指颂誉医者道者救人于病痛,多用来形容医者。

首先医生也是人,也需要养家糊口,病人不能要求医生无私奉献;救人如救火,慢不得半分,医生不能先让病人交了钱才能救治;病人不能因为医生没有治疗好就污蔑医生的才能,医生不是神仙;医生不能利用患者心理弱点谋取不义之财,也不能拿着患者求救的诉求当作资本,随意制定高昂的治疗要价;医德是不单单是医生的事。

扩展资料:

“悬壶济世”的故事:

《后汉书·方术列传》上记载着一个奇异的传说:东汉时有个叫费长房的人。一日,他在酒楼喝酒解闷,偶见街上有一卖药的老翁,悬挂着一个药葫芦兜售丸散膏丹。卖了一阵,街上行人渐渐散去,老翁就悄悄钻入了葫芦之中。

费长房看得真切,断定这位老翁绝非等闲之辈。他买了酒肉,恭恭敬敬地拜见老翁。老翁知他来意,领他一同钻入葫芦中。他睁眼一看,只见朱栏画栋,富丽堂皇,奇花异草,宛若仙山琼阁,别有洞天。后来,费长房随老翁十余日学的方术,临行前老翁送他一根竹杖,骑上如飞。返回故里时家人都以为他死了,原来已过了十余年。从此,费长房能医百病,驱瘟疫,令人起死回生。

这仅是一则神话传说,但却为行医者罩上一层“神秘外衣”。后来,民间的郎中为了纪念这个传奇式的医师,就在药铺门口挂一个药葫芦作为行医的标志。如今,虽然中医大夫“悬壶”已很少见到,但“悬壶”这一说法保留了下来。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悬壶济世

人民网-行医需目中有人 医改要重塑悬壶济世 救死扶伤医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1-11

用葫芦保存药物确实比其他的容器如铁盒、陶罐、木箱等更好,因其有很强的密封性能,潮气不易进入,容易保持药物的干燥。从历代史籍中得知,古时候的行医者无论走到哪里身上都背着葫芦,如唐代药王孙思邈采药时就必挂一个药葫芦。而且,葫芦除了能盛药,本身也可为药,医治很多疾病。

1、医疗卫生工作必须为病人服务,医务人员的最高职责就是与疾病、不卫生作斗争,保护和增进人们身体的健康,医德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人命的安危。医务人员与病人这一医德关系是生死所寄,性命攸关的,它涉及千家万户,男女老少,各行各业,管着每个人的生老病死,影响面很广。



2、医务人员之间的道德,是医德关系中处理好医务人员与病人、社会之间关系的重要前提和保证。一个医院,要形成优良的医风、院风,就必须用医德来协调医务人员相互之间的关系,依靠各方面的团结协作,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配合,使整个工作有机统一地、有节奏地、有成效地进行。

医院只有以高尚的医德来协调医务人员之间的关系,才能使医疗工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3、现代医疗卫生已发展成为社会性的事业,社会功能已大大扩展和加强。医院和医务人员的道德观念不仅要考虑到某一病人的利益,对某个病人负有道德责任,而且要顾及整个社会的利益,对社会和群体负有道德责任,使这两方面达到统一。

每个医务人员都必须在道德上懂得善恶、美丑、是非、荣辱,以及在情操、举止等方面应有的品格素质,遵循高尚的医德行为准则来协调上述几方面的关系。



扩展资料

医德具有阶级性、继承性、自觉性等特点。

1、继承性

医德在其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具有继承性。历代医家在实践中形成了许多优良的医德传统,并根据医学科学的要求,从理论上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普遍、积极意义的医德规范,这是人类共同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应当批判地继承和发扬。

2、自觉性

它不像法律那样具有强制性,通过国家专门机关保证其实施,而是靠社会舆论、习惯传统、各种教育,特别是人们的内心信念来起作用的。信念就是一种自觉的力量,它能促使医务人员经常自觉地用医德规范来检点自己,进行自我评价,由此协调与病人、社会的关系。

医疗卫生工作中如无菌操作、消毒隔离等道德责任的实现,很多场合都有赖于医务人员医德修养和实践的自觉性。要使自己成为医德高尚的医务人员,就必须在实践中培养和提高这种自觉性,树立牢固的医德的内心信念。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06-23
古人说,医者父母心,医为仁术。古代名医以己之精湛医术,悬壶济世,治病救人,可谓功德无量,而他们索取的往往是很少的。正所谓“但愿世上少病人,何愁架上药生尘”,这是何等博大的胸怀,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悬壶济世】 悬壶济世为古代颂誉医者救人于病痛之说。“悬壶”是中医行医的专用名词,典出《后汉书》及《神仙传》,与道医壶公有关。“壶”疑由“葫”、“瓠”因同音通假而来。后世药房有以葫芦为幌子者,药厂亦有以葫芦为商标图案者,又有“不知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一说。 医者仁心,以医技普济众生,世人称之,便有悬壶济世之说。其典概源于此。
  《后汉书》卷八十二《方术列传》云:“费长房者,汝南(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曾为市掾。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于肆头,及市罢,辄跳入壶中,市人莫之见,惟长房子楼上睹之,异焉。因往再拜,奉酒脯。翁知长房之意其神也,谓之曰:子明日可更来,长房旦日复诣翁,翁乃与俱入壶中。惟见玉堂严丽,旨酒甘肴盈衍其中,其饮毕而出。翁约不听与人言之,复乃就耧上侯长房曰:我神仙之人,以过见责,今事毕当去,子宁能相随乎?楼下有少酒,与卿为别……长房遂欲求道,随从入深山,翁抚之曰:子可教也,遂可医疗众疾”。
  这段颇为神奇的记述也见于《神仙传》卷九《壶公传》中,声称“壶公者,不知其姓名。今世所有《召军符》、《召鬼神治病王府符》凡二十余卷,皆出于壶公……”传说世有壶翁(约公元2世纪),不知其姓名,一称壶公。“一说壶公谢元,历阳人,卖药于市。不二价,治病皆愈。语人曰:服此药必吐某物,某日当愈,事无不效。日收钱数万,施市内贫乏饥冻者。”北周·庾信《庾子山集》卷一《小园赋》谓:“若夫一枝之上,巢父得安巢之所;一壶之中,"若夫一枝之上,巢父得安巢之所;一壶之中,壶公有容身之地"。《水经注》卷二十一《汝水》谓"壶公姓王"。《三洞珠囊》称"壶公谢元,卖仙药"。
  壶公乃是东汉时一位卖药的老翁,有道术,善用符治病。因常悬一壶于市头卖药,“药不二价”、“治病皆愈”,故后世称行医为“悬壶”。以此观之,壶翁乃身怀医技、乐善好施之隐士医者。因其诊病货药处常悬一壶为医帜,所以人称壶翁,民间传说多有其神话故事。壶翁曾传医术于费长房。记载虽语涉传奇,但若揭其神诞外衣,不难知壶公、费长房乃东汉时名医。壶公的事迹传之甚广,历代医家行医开业,几乎无不以,“悬壶之喜”等为贺,或于诊室悬葫芦为医之标志,今仍有不少药店、制药厂等沿以为用。这一典故流传甚广,至今人们日常语言中还有“你胡芦里卖的什么药”这样的口语。
  另有“壶天”一词,与壶中同义,也指道家仙境。壶中天地,旧指道家悠闲清静的无为生活。唐·李白《下途归石门旧居》:“何当脱屣谢时去,壶中别有日月天。”唐·李中《赠重安寂道者》:“壶中日月存心近,岛外烟霞入梦清。” 无论人们如何去追究壶公的身世,他都不失其神仙特征。壶公所住的壶中、壶天,上有日月经天,下有楼台拔地,这个模拟现实的神仙世界,全是在壶中化育的。神仙信仰在其萌芽之际就开始虚构一个神仙居住的乐园,这个乐园,可使人类摆脱在世上无法摆脱的生老病死之桎梏,得到永生不死的保证和一应俱全的享受。神仙信仰在先秦时就遍及华夏、楚、越各文化圈,所以各地的方士虚构了很多神仙乐园,其中影响很大的当数西部的昆仑山和东部的三神山的传说。
  【古代名医论“医德”】
  ⑴夫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已德。偶然治瘥一病,则昂头戴面而有自许之貌,谓天下无双,此医之膏肓也。(孙思貌论大医精诚)
  ⑵凡为医者,性存温雅,志必谦恭,动须礼节,举乃和柔,无自妄尊,不可矫饰。(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⑶屡用屡验而心有所得,不篡集以补报天地,公于人人者,亦欺也,欺则天良日以蔽塞,而医道终失;不欺则良知日益发扬,而医道愈昌。(李挺医学入门)
  ⑷吾道中有等无行之徒,专一夸己之长,形人之短。每至病家,不问疾疴,惟毁前医之过,以骇患者,设使前医用药尽是,何复他求;盖为一时或有所偏,未能奏效,岂可概将前药为庸耶。(龚廷贤万病回春)
  ⑸凡乡井同道之士,不可生轻傲慢之心,切要谦和谨慎,年尊者恭敬之。有学者师事之,骄傲者逊让之。不及者荐拨之。(陈实功医家五戒十要)
  ⑹故为医无才、无学、无识不可也,为医而恃才、恃学、恃识亦不可也。必也平心以察之,虚心以应之,庶乎其也夫。(回春录序)
  ⑺医家误、强识病,病不识时莫识病,谦恭退位让贤能,务俾他人全性命。医家误,不克己,见人开口便不喜,岂刍荛有一能,何况同人说道理。(程锺龄医学心悟)
  【古代名医的医德医术】 据《中国医学史》载,我国历代名医辈出,他们不仅具有精湛的医疗技术,而且具有高尚的医德医风,其一言一行,均可供我们借鉴与效法。兹举例简介如下。
  1、钻研技术,精益求精。
  明代名医徐春圃说:“医学贵精,不精则害人匪细(不浅)。”纵观我国历代卓有成就的医学家,无一不是在“精”字上下了一番苦功的。他们毕生勤勤恳恳,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终于取得了学术上的辉煌成就,羸得了后世的无限景仰。例如东汉张仲景,年轻时曾从张伯祖学医,由于他勤奋好学,医术“精于伯祖”。他生当战乱频繁、疾疫流行的东汉末年,生灵涂炭,死亡载道,他的家族两百多人,不到10年,就患病死去三分之二。他目睹这种惨状,于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精心研究古典医籍,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总结提高,撰成《伤寒杂病论》16卷,创立“辨证论治”的纲领,成为中国医籍的经典,他被后人尊之为“医圣”。又如唐代孙思邈,幼时多病,从少年时便酷爱医学,直到白发苍苍垂暮之年,仍然手不释卷。他活了一百多岁,多次拒绝隋唐两代朝庭的聘请,长期在民间行医,一生“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在古稀之年,撰成《千金要方》30卷。过了30年之后,年已百岁,不顾年迈,犹恐沧海遗珠,又继续旁搜博采,精益求精,撰成《千金翼方》30卷,以与《千金要方》相辅相成,二书合称《千金方》,是传世不朽的医学巨著,他被后人尊之为“药王”。又如明代李时珍,三代业医,家学渊源,博学多材,热爱医学,他曾自我介绍说:“幼多羸疾,……长耽典籍,若啖蔗饴,遂渔猎群书,搜罗百氏。”他以学习为乐,读书犹如吃甘蔗饴糖一样甜,他鉴于历代本草书讹误和缺漏不少,因此下决心编写一部新的本草著作。从34岁开始,“岁历30稔,书参800余家,稿凡3易”,终于在60岁时编成了《本草纲目》这部举世闻名的药学巨著,郭沫若称其为“医中之圣,集中国药学之大成”。
  2、对待病人,认真负责。
  医为仁术,济世为怀,病家延请,有求必应,治病救人,认真负责,这是我国历代名医的优良传统。医生对任何病人都要无微不至地关心、体贴和爱护,视他们如亲人。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一文中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医生还要急病人所急,有请必往。元代朱丹溪医名甚噪,“四方以疾迎候者无虚日,先生无不即往,虽雨雪载途,亦不为止,仆人告痛,先生喻之曰:病者度刻如岁,而欲自逸耶。”遇危重病人,要积极抢救,例如战国时名医扁鹊(秦越人),是一位民间医生,周游列国,一日,路过虢国,遇虢太子突然发病,昏迷半日不醒,众医束手无策,虢君请扁鹊入视,扁鹊通过详细认真的检查,对虢君说:“若太子者,所谓‘尸蹶’者也,太子未死也。”乃使他的学生外施针灸、砭石,内服汤药,经过抢救,终于转危为安。中医治病,重视整体,强调辨证,医生临床,望、闻、问、切四诊必须兼施,清代喻嘉言主张“先议病,后用药”,立“与门人定议病式”,充分体现对病人高度负责的精神。对某些粗心大意,敷衍塞责的庸医,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自序》中提出过严厉的批评,他说:“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
  3、心存济世,不图酬报。
  扶贫济困,施医赠药,也是我国历代名医的优良传统。例如三国时名医董奉,籍福建,侨居庐山,是一位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民间医生,他为人治病,不收诊金,凡重病患者,治愈后,在其房前屋后种植杏树5株,轻病者种1株,作为酬谢。数年之后,种杏10余万株,郁然成林。杏熟易谷,用以救济贫苦病人。后世“杏林春暖”,“誉满杏林”,传为医林佳话。又如唐代名医沈应善,江西新建人,精医术,有仁心,遇有疫疾流行时,则购储药物,在其宅旁构筑一舍,收留病人,医药费和伙食费一概不收。对待病人,来者不拒,“既来之,则安之”,因命其舍为“来安堂”。又如清代名医张明征,江西婺源人,曾供职太医院,后回籍开业,曾在途中遇一贫苦无告者患痢甚剧,视之恻然,令仆负至其家,服药调治,月余痊愈,仍给资遣其回家,临走时亦不问他的姓名和住址,时人称颂其“视天下犹一家,救路人若骨肉”。医术是仁术,学医的目的是为治病救人,而不是为发财致富。李东垣晚年收罗天益为徒,第一次见面第一句话就是问他:“汝来学觅钱医人乎?学传道医人乎?”即问你来学医,目的是为赚钱图利,还是为传道济世?天益答道“亦传道耳”,是为了传道济世。当即收他为徒,后来罗亦为名医。可见我国古代名医对学生的学医动机,道德品质,其要求是非常严格的。
  4、尊敬老师,虚心求教。
  我国历代名医,多数人出身于“师传”,如扁鹊拜长桑君为师,仓公(淳于意)拜公乘阳庆为师,张仲景拜张伯祖为师等等,他们尊敬老师,虚心向老师学习,终于“尽得其传”,甚至成就超过了他们的老师。金代李东垣,家赀富有,热爱医药,闻张元素有医名,乃捐千金从之学,不数年,尽得其传,后来成为“金元四大家”之一。元代朱丹溪,慕武林(杭州)罗知悌擅长医学,往返十余次,“日拱立于其门,大风雨不易”,使罗氏深受感动,遂将全部医术传授给他,后来他也成为“金元四大家”之一。清代叶天士,虚心好学,闻某人擅长治某病,即前往拜访求教,先后共拜访名师17位,他能汲取各家之长,后来成为名家,尤其对温病学贡献最大,是清代四大温病学家之一。以上事例很多很多,这里就不再列举了。
  【古代名医医德拾零】 我国古代名医的高尚医德被人们传为佳话,千秋流传,成为医界之楷模。
  三国时,吴国名医董奉治病不收费,只要求被治愈者在他住所周围种植几株杏树。数年后杏树蔚然成林,收获之后,又将所得用以救治贫民或流亡路过者。后人便以“杏林”作为医界或诊所的代名词,现在还常见以“杏林春暖”的匾额或锦旗来赞颂有成就的医生。
  唐代名医孙思邈因医术精湛,到他诊所求治者很多,常要排队就诊。为了减少病人排队之苦,他将一些常见病药方,刻在石碑上,立在住所路旁,让病者自己照方治疗,不取分文。对于危重病人求治,不管路途远近,也不管自己饥饿疲惫,总是一叫便到。一天,他看完了病正待用晚餐,有人求他出诊。他正要前往时其妻说:“饭已端上桌了,吃了去吧!”孙医生正色对妻道:“一顿饭不吃饿不死人,可误了诊治时间就要出人命。”说后,提着药箱就走。
  明代名医陈安功严格为病人守密,遇有不便之患,虽对妻子亦不谈。一次,一妓女患性病,陈大夫诊断后,正在处方时,他妻子有事来找他。他怕妻看出药方是治性病的,忙用手捂住处方,说:“此方不可看矣!”妻知道丈夫为病家守密,也就止步不前,待此女拿走处方后方敢上前。陈医生为病者守密这一医德一直流传下来,至今医界还有为病者守密的规矩。
  清代江南名医叶天士行医从不苟且,哪怕是微小的希望也要尽心尽力。一次,他路过一农家,听屋内一片哭声,便走了进去,一问才知是有人“暴病身亡”,他在“尸体”旁观察良久,取出银针在“死者”身上扎了几针,这人果然起死回生。叶天士名声大震,说他连死人也医得活,他却说:“我哪有这等本事,只不过我诊病比较细心罢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