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十字会的来历和作用(中英结合版最好)

如题所述

红十字历史

19世纪中期,欧洲商业经济日益繁荣的各国,为了争夺市场,不断以兵戎相见,争地以战,

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各国的陆军医疗部门无力单独解决战地伤病兵员的救护和

治疗问题。因此,一场血战之后,往往陈尸遍野,呻吟呼号,悲惨万状,不忍卒暗。有个名

叫让.亨利.杜南(1828-19lO)的瑞士人,1859年6月25日在前往晋见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

的途中,抵达意大利北部伦巴第地区。此时拿破仑皇帝正率法军和撤丁军为一方与奥地利陆

军为另一方,为争夺伦巴第地区相继在马根塔和索尔弗利诺两地血战。索尔弗利诺之战,双

方资亡四万多人,大批伤兵被遗弃在战场上,烈日蒸晒,无人救护,状况十分凄惨。杜南目

睹这一情景,出于对人的同情和怜悯,当即号召该地居民,同他一道组织起来,不分国籍的

抢救和看护被遗弃的伤兵,前后达八天之久。

杜南回到日内瓦后,向公众讲述了他在索尔弗利诺战地的经历。人们鼓励他写书激励世人的

良知。事隔三年之后,杜南于1862年11月在日内瓦发表他的名著《索尔弗利诺回忆》一

书。杜南在书中追述了他在索尔弗利诺的所见所闻和救护伤兵的故事。在书的结尾中他建

议;(1)在各国成立伤兵救护组织;(2)召开一次国际会议,研究制定一项保护伤兵和伤兵

救护组织权益的国际公约。他积极向德、奥诸国的统治者进行游说,他的倡议获得了欧洲各

国上层社会的热烈支持。于是,1863年2月9日,杜南和杜福尔将军、莫瓦尼埃律师、阿皮

亚和莫诺瓦两医生等一道,在日内瓦公共福利会辖下组成了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即人们常

说的五入委员会;它的首任主席由杜福尔将军担任,社南是该国际委员会的秘书,红十字会

就这样诞生了。到1880年,五人委员会正式易名为红十字国际委员会。

在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的倡议和敦促下,1863年10月26日到29日在日内瓦召开了有16个国

家的36名代表参加的一次名叫预备会议的国际会议。会议通过十项决议和三项建议,特别主
张:

(1)在每个国家成立救护委员会,以便在战时协助'陆军’医疗队进行工作;

(2)平时开展训练男护士的工作;

(3)救护车、陆军医院和医护人员中立化;

(4)采用统一的识别标志,即白底红十字旗帜和臂章。

五人委员会特别是杜南坚持不懈地工作,说服欧洲各国派代表到日内瓦研究制定一项保护伤

兵和伤兵救护团体权益的国际公约。由瑞士联邦委员会和法国政府出面,于1864年8月8日

到22日之间在日内瓦召开了有12位全权代表参加的外交会议。会议几乎未加修改就通过了

五人委员会提出的公约草案,于8月22日正式签定《改善战地陆军伤者境遇之日内瓦公

约》,即第一次日内瓦公约。公约仅有十条条文,概括地将1863年预备会议通过的决议用

国际公约的形式从法律上肯定了下来,也为关于战争的国际人道主义法树立了一个规范性的

模式。国际红十字运动和其在武装冲突中的特殊作用,从此正式得到国际公约的承认。

随后,在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初期,欧、亚、美三洲的主要国家相继成立了43个红十字会。

中国红十字会也于1904年5月29日在上海诞生。到1987年4月已有145个国家的红十字会或

红新月会正式加入了这个国际红十字运动。

红十字标志的由来、类别和使用

现行的1949年8月12日四项日内瓦公约,正式承认三种战地救护识别标志,即红十字、红新

月、红狮与太阳。1982年,红狮与太阳标准被取消。武装部队医疗部门,在战地服务过程

中,使用这类标志标明所属的医疗器材、人员、车辆、船只、飞行器、房舍等,都受到日内

瓦公约的保护,不得随意受攻击。现将有关情况分述如下:

一、红十字标志的由来和类别

红十字作为救护团体(即红十字会)识别标志,始于1863年10月,采用“白底红十字的臂章

体为伤兵救护团体志愿人员的识别标志”。随后的日内瓦公约更以具体化,明文指出红十字

标志系掉转瑞士国旗的颜色而成。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对瑞士表示敬意,因为瑞士的日内瓦

是红十字会的发祥地。由此可见,红十字标志与宗教迷信没有任何联系。

红十字标志通常是由五个大小相等的红色正方形拼合成。国际红十字的规章,对红十字标志

本身的大小、比例并没有严格的规定,只说明两条红色长方条成垂直相交,中心至各端的长

短相等就行了。我们常见的红十字标志,因人地而异,规格不尽统一,原因就在于此。当

然,最好还是前述五个正方形投合的方式制作,比较合乎大家都赞同的标准。

1876年,正在同沙俄交战的土耳其政府通知瑞士联邦委会说,“红十字标志冒犯了该国土

兵的宗教信仰,”该国陆军已采用红新月标志代替红十字标志标明他们所使用的救护车。土

耳其的体法,随后为一些阿拉伯和伊斯兰教占优势的国家历仿效,它们也相继采用了红新月

标志。

为什么红十字标志冒犯了土耳其士兵的宗教信仰呢?要解释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得简略地回

顾一小段世界史。在11世纪至13世纪之间,西欧信奉基督教,各国的王公、贵族、传教士

企图从回教徒手中夺回圣城耶路撒冷和基督圣地,曾多次纠集教徒,前仆后继,进行十字军

东征(最著名的有8次之多),当时他仍所使用的旗帜就是以耶酥基督受刑的十字架作为标

志。十字军东征虽以失败而告终,但自此以后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即视十字架为禁物,忌讳

使用。这种思想情绪,自然而然地就反映在红十字标志的使用上来了。可是,象黎巴嫩、印

度尼西亚、孟加拉这样一些伊斯兰教影响较强的国家,却没有采用红新月标志,仍沿用多数

国家所使用的红十字标志。

红新月标志,有向左和向右弯曲两种形式,国际红十字一般采用向右弯曲的红新月。至于标

志的大小规格,跟红十字标志一样,迄今尚没有统一的标准模式可以遵循。

伊朗从1923年起采用红狮与太阳作为该国红十字组织的标志。但伊朗革命后,于1980年7

月4日正式通告国际红十字会,放弃使用红狮与太阳标志,改用红新月标志。因此,到1980

年7月,1949年四项日内瓦公约所承认的三种红十字标志,实际上只存在红十字与红新月两

种了。在报刊文章里,有时我们还见到“红十字组织使用三种不同标志”的说法,显然由于

信息闭塞,已与事实不符了。

目前,在各国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标联合会协会的144个成员中,使用红十字标志的有

119个,使用红新月标志的有24个,余下前苏联是同时使用两种标志的唯一红十字组织。

二、红十字标志的使用

按照1949年8月12日第一项日内瓦公约第44条的规定,红十字标志(红新月标志同样适用)

具有保护和说明两种截然不同的性质。前者指使用标志的人员、器材、车辆、机构等,是受

到公约有关条款的保护;后者只是说明或表明使用标志的人员或某种东西,只是与红十字会

有关系,或从属于红十字会,并不受公约的保护。红十字标志的使用,首先是军事当局的权

限,特别是武装部队医疗部门的权限。据此,红十字标志的使用,一般应由有关军事当局授

权,不得使用于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活动。在战时,这种受权特别给予从事救护伤病员的军

队医疗队,即它的人员在战地救护过程中可以佩戴红十字臂章;它的救护车、医院船、医疗

飞机、医院等可以悬挂红十字旗帜;它的医疗器材可以贴上红十字标志;等等。交战双方应

按公约给予保护,不得有违。但是,这些人员、器材、设施、机构等,一旦不再为战地伤病

员服务,就不再受公约的保护;医院、救护车等如用于掩护或运送作战部队,那就构成违犯

公约的行为了。

日内瓦公约参加国,根据公约的要求制定了严格的国内立法,明确规定了红十字标志的使用

方法。一般讲来,红十字会无权使用保护性质的标志,但在和平时期它可以根据国内立法的

规定,使用红十字标志,当然这种使用不含有任何保护意义。国际红十字规定,各国红十字

会会员、青少年会员、红十字会训练的急救员、卫生员等,均可佩戴红十字证章、肩章、领

章、胸章、帽徽、别针等,最好在这类证章等的红十字标志周围镶饰些花纹,或铸刻上佩戴

人员类别字样。标忠尤应尽量小些,不宜过大。红十字会全部占用的房舍,也可涂有红十字

标志,或悬挂红十字旗帜;一部分占用的,只在占用部分的办公室悬挂红十字标志;如属红

十字会所有而未占用的房舍,只能悬挂不带标志的会牌。其他如救护车、急救站等,如系红

十字会所有并由红十字会在使用,也可涂上有或悬挂红十字标志。红十字会的出版物,或募

捐时出售的物品,也可印上红十字标志。向灾民免费散发的救济品,也可印上红十字标志。

运往国外的救济物资,贴上红十字标志,还可以得到减免运输费的优惠待遇,特别是紧急救

济物资还能优先抢运。非红十字组织使用标志,事先须得到有关当局和红十字会的同意,不得自行其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