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历史的封建时期

如题所述

646年,孝德天皇颁布诏书,实行改革,历史上叫做“大化改新”,大化改新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势力,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大化改新后,日本开始建立庄园,庄园主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蓄养一批武士,逐渐形成强大的武士集团。从1192年起,日本进入武士封建主执政的“幕府”时期。

十九世纪中期日本仍然是一个闭关自守、封建落后的国家,天皇是傀儡,实权掌握在世袭的将军—德川幕府手中。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日本资本主义关系取得了进一步发展,日益没落的中、下级武士也要求改革现状,十九世纪中期,日本遭到了美、英、法、俄的侵略,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

1868年,明治天皇政府迁都江户,改名东京,从1868—1873年间采取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措施,史称“明治维新”,这次改革标志着日本封建社会的落幕。

扩展资料:

在7世纪中叶发生的大化革新和明治维新一起被认为日本历史上“两个划时代的事件”。

大化革新正值日本社会处于奴隶制向封建制社会转化的剧烈动荡时期,此前,日本社会经济上,奴隶制土地所有制已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统治阶级内部新兴的贵族和守旧的奴隶主斗争,这两大矛盾交织在一起,出现以中大兄皇子,中臣镰足为首的积极要求改革的上层贵族。

史称第二次社会大改革的明治维新则是开始采取资本主义制度。由于日本长达700年的封建专制制度,闭关锁国的政策受到外国列强用炮舰的冲击和西洋思想文化的影响。

促使当时日本有识之士意识到日本与世界的差距,于是岩仓具视、西乡隆盛等倒幕派利用新登基的明治天皇,推翻了实际统治日本的将军幕府,开始了全面改革。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日本历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5-09

【あすかじだい】
飞鸟时代,始于约公元600年,止于迁都平城京的710年。此期以政治中心,奈良县的飞鸟地方(明日香村,即当时的藤原京)而得名,较为重大的事件有圣德太子改革、大化改新等。
在国内,皇室在统一国土后,不断霸占地方贵族的领地,扩大自己的屯仓,并将侵略朝鲜的军事负担强加在他们身上,皇室和地方贵族间的矛盾不断激化。侵朝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引发了人民的反抗。6世纪中叶以后,部民制已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开始瓦解,部民纷纷逃亡。朝廷内部新旧势力之间的斗争日益加剧。在6世纪初,在朝廷中握有实权的大伴氏曾因主张把任那四县割让给百济而受到攻击,从而失去政治势力,物部氏和苏我氏取而代之。
物部氏是朝廷掌握军事的贵族,是维护原有统治方式的守旧势力。苏我氏从5世纪后半叶起,在朝廷中掌管财政,势力逐步扩大。苏我氏与大陆移民的关系密切。
当时,苏我氏是积极吸收外来思想和文化的进步势力。当百济圣明王献给日本朝廷佛像和经论时,苏我稻目积极主张崇佛,力图通过崇拜佛教来代替氏神的信仰,以统一全国的思想,加强皇权。物部尾舆则主张信仰原来的氏神,以维护氏姓制和部民制,坚决反对崇佛,于是两派间围绕崇佛与排佛展开了激烈斗争。
587年,用明天皇(585—587在位)死后,以皇位继承问题为契机,苏我稻目之子苏我马子和物部尾舆之子物部守屋之间展开了殊死搏斗,最后,苏我马子杀死物部守屋取得胜利,物部氏灭亡。打败物部氏之后,苏我马子立泊漱部皇子为天皇,即崇峻天皇(587—592在位)。崇峻天皇不甘心成为苏我马子的傀儡,曾指着献上来的野猪说:“何时如断此猪头,断朕所嫌之人。”苏我马子闻言大惊。
592年,苏我马子唆使东汉直驹刺死天皇。为了独揽朝政,同年12月,马子推举外甥女饮屋姬继位,是为日本历史上第一位女帝——推古女皇(592—628在位)。翌年,即593年,天皇立用明天皇遗子:厩户皇子为皇太子,并“录摄政,以万机悉委”。后来世人因厩户皇子聪慧,治政英明,称其为圣德太子。
圣德太子执政之初,朝廷正处在内忧外患之时。所谓外患,中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建立了统一的封建集权国家隋朝;在朝鲜半岛,渐趋强大的新罗,占据汉江、洛东江流域,并在吞并任那(日本在朝鲜的据点)之后,与日本的关系急剧恶化。所谓内患,氏姓、部民制度弊端毕现,以苏我氏为代表的豪族势力尾大不掉,皇室势力单薄。圣德太子受中国的尊王大一统思想影响,试图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体制,挽救社会危机,为此实行了一系列改革。
645年6月,中大兄皇子、中臣镰足等人在皇极天皇处接见高句丽、百济、新罗使节时,于朝中杀死苏我入鹿,其父虾夷翌日自杀。这一事件史称乙巳之变。政变后,皇极天皇退位,革新派拥立孝德天皇,建元大化,迁都难波(今大阪)。新政府以唐朝律令制度为蓝本,参酌日本旧习,规定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体制。
646年元月,颁布《大化改新诏》,以诏书形式公布大化改新。
660年,唐灭百济,为了复兴自己的朝贡国百济,日本出兵朝鲜,被唐和新罗联军在白村江击败。
667年,迁都近江大津(今滋贺县)。
668年,中大兄即位为天智天皇,编纂了日本第一部成文法《近江令》。新政府从653年起,至9世纪末期先后共派出10多次遣隋使和遣唐使,学习盛唐文化和封建生产方式。
672年,天智天皇驾崩,壬申之乱爆发,天智之弟大海人皇子杀害天智子大友皇子,自立为天武天皇,同年迁都飞鸟净御原宫(在今奈良县)。天武天皇发展封建集权制,扫除旧势力,严选官吏,制定八色姓(八等氏族长的世袭尊称),固定贵族身份。
689年,编订《飞鸟净御原律令》,以防止旧氏姓贵族的复辟。
701年,即大宝元年,藤原不比等编成日本封建国家最完备的法典《大宝律令》,完成大化改新以开元盛世的唐朝为楷模的天皇制国家的理想。大化改新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国家的统一,是日本进入封建社会的起点。
710年,即和铜三年,元明天皇迁都平城京,飞鸟时代结束。 【ならじだい】
奈良时代,公元710年至公元794年,因以奈良(平城京)为都得名。此时是律令制社会的繁荣鼎盛时期,表现在政治经济制度、阶级关系、文化以及对外关系等多方面。但是,这个时期农民贫困、游民增加、由庄园扩大导致的公地公民制的实质上崩溃,矛盾开始暴露出来,贵族内部政治斗争不断发生。经长屋王之变,藤原氏四卿、橘诸兄、僧玄昉等争权。又经藤原广嗣之乱,藤原仲麻吕排斥皇族成为第一个非皇族的太政大臣,僧道镜利用孝谦上皇复位,诛藤原仲麻吕,进升法王,企图以禅让方式觊觎皇位等一系列事件,使天皇专政的绝对权威受到削弱。光仁天皇及桓武天皇时期,朝廷力图整顿混乱的政治形势,缩减财政开支,改革兵制,向东北地区扩展疆域,谋求整形和重新加强律令制。
这个时期由于国家极力保护佛教,因此,佛教文化,特别是佛教美术开始繁荣起来。如7世纪初期开创日本佛教文化的飞鸟文化;7世纪后期独具一格的白凤文化;8世纪中叶在唐代鼎盛期文化的影响下以写实手法体现人类丰富情感的天平文化等等。
与佛教美术相媲美,这个时期文化方面的金字塔是《万叶集》。《万叶集》收集了8世纪中叶前约400年间,下至庶民上至天皇所作的大约4500首和歌,如实反映了古代日本人的朴素的生活情感。此外,现在还保存着的日本最古老的历史书籍《古事记》(712年)最古敕撰历史书《日本书纪》(720年)、最古的汉诗集《怀风藻》(751年)等等都是这个时期的文化遗产。 【へいあんじだい】
平安时代,大致8世纪末至大致12世纪末。大致上分为三个时期:前期(794-967年)为律令制松懈但继续运用时期。中期(968-1068年)为摄关政治确立与全盛时期。后期(1069-1190)为院政与平氏政权时期。
8世纪末,日本将都城移至平安京(京都市),试图重建律令体制。但由于公地公民制的崩溃,国家陷入了财政困难。894年派出最后一批遣唐使后便告终止,就此不再大量摄取大陆文化。
10~11世纪,藤原氏垄断政权,以庄园为经济基础,势力最为强盛。但是,由于地方政治的混乱,导致治安混乱,武士集团强大起来;到11世纪末,为对抗藤原开始实行“院政”(指日本平安时代后期上皇、法皇代理天皇执政)。于是,武士进入了中央政界。
平安时代以中国文化为特色。9世纪时受唐朝影响,密教和汉学方面的弘仁、贞观文化还十分繁荣。但是10世纪后与大陆的直接交流断绝后,便产生了日本独特的贵族文化。其代表有第一部敕撰和歌集《古今和歌集》(10世纪初)、随笔《枕草子》(公元1000年前后)、世界上最古老的长篇小说《源氏物语》(11世纪初)等等一批文艺作品。 (かまくらじだい)
12世纪末,源赖朝受封第一代征夷大将军,并在镰仓建立幕府,从此诞生了武士政权,由此产生了武家政治和公家(指朝廷公卿、贵族)政治的对立。13世纪后期,幕府的武士统治开始面临困难,镰仓幕府逐渐走上灭亡的道路。
在文化方面,以过去的贵族文化为基础,摄取宋朝时传入日本的禅宗文化,培育了生动、写实、朴素及独特的武家文化。在宗教方面,由法然、亲鸾、日莲等著名僧人创建了镰仓佛教,获得了各阶层的信仰。12世纪传入日本的禅宗受到了关东武士的重视,艺术领域也出现了新的倾向。文学方面出现了以源平合战为背景小说《平家物语》(原作诞生于13世纪初),是日本古代军记物语的杰出代表。
以镰仓为全国政治中心的武家政权时代(公元1185年至公元1333年)。始于1185年(文治元年)镰仓幕府成立,终于1333年(正庆二年,元弘三年)幕府灭亡,历经149年。始期另有1180年说、1183年说、1192年说(源赖朝出任征夷大将军)。源赖朝在打败平氏以后,在后白河天皇(时为法皇)的挑拨下,与他的弟弟源义经交恶,后来义经转投奥州藤原氏,赖朝迫奥州藤原氏杀死义经,但义经死后两月,奥州藤原氏被镰仓幕府所灭。
源赖朝死后,幕府的政权开始被他的妻子北条政子与外父北条时政掌握,北条政子又称为尼姑将军。北条氏借执权一职架空将军的权力,甚至在第三代将军死去以后,从京都迎接贵族藤原氏甚至皇子出任将军。此后,幕府的政权被北条氏所世袭的执权所领导。
在北条时宗在位的时候,元世祖忽必烈曾两次侵日未果。
后期,幕府的统治日渐衰败,无法维持,终于后醍醐天皇举兵,然后被讨伐大将、上野大族足利尊氏的倒戈而灭亡。 (1334年至1392年)
后醍醐天皇退位后,持着天皇象征的三神器退往大和(今奈良县)的吉野,是为南朝,至此南北朝终于形成,史书还称为“一天二帝南北京”
经过多次攻防后,南朝的势力衰退,终于南朝的天皇把三神器交给北朝的天皇,结束了南北朝时代。 (むろまちじだい)
指公元1392年至公元1573年。
足利氏原是上野豪族,而且更是镰仓幕府将军源赖朝同族,足利尊氏在京都的室町开设幕府,是为室町幕府。
南北朝的统一是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进行的,他统一了以后,曾企图篡夺皇位。但在他死后,第四代将军足利义持阻止了此事。
由于当初足利氏为了对付南朝,必须于京都开设幕府,而在镰仓设公方府,引来了关东大乱。
在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在位的时候,因继承权问题爆发了应仁之乱,全国各地的大名纷纷而起,室町幕府遥遥欲坠,日本进入战国时代。战国大名成了统治当地土地及人民的强而有力的独立政权。自此幕府的权威日下。原本受幕府策封于各地的守护大名,有的渐渐被守护代(副官)、家臣、国人篡夺政权,有的可以保持政权至战国时代。从应仁之乱开始,至足利幕府灭亡,人称战国时代。
在京都中,幕府的权威日渐衰落,被管领细川家所干涉、拥立。第十三代将军足利义辉被杀,他的弟弟足利义昭被织田信长拥立,后因与信长作对而被流放,幕府灭亡,正式进入安土桃山时代。
14世纪的前半期,征夷大将军足利义满稳定了京都的室町幕府以后,2个多世纪内在政治、文化方面,武家都压倒公家,处于优势。由于室町幕府是聚集了各有力大名而建立的,因此幕府本身的统治能力薄弱。
在文化方面,无论是贵族还是武家的文化,都受到禅宗的影响。14世纪末期以金阁寺为代表的北山文化及15世纪末期以银阁寺为代表的东山文化都十分发达。16世纪中叶,葡萄牙人、西班牙人来到日本,传入了枪炮和基督教。那是文化方面充满生气的时代。 (室町末期及安土、桃山时代)
指室町末期及安土、桃山时代。
安土桃山时代(公元1573年至公元1603年)
应仁之乱后,日本各地大名纷纷崛起,战火纷飞,民不聊生。但人们一般把北条早云的发迹看做是战国时代的开始,直到16世纪中叶,一位决心以武力统一日本、结束乱世的枭雄出现,他就是织田信长。永禄三年(1560年),织田信长在桶狭间以两千人马击败今川义元四万大军,名声大振。尔后逐步统一尾张、近畿,并准备进攻山阴、山阳。在此期间,信长修筑了气势宏大的安土城。因此,信长的时代被称为“安土时代”。

天正元年(1573年),织田信长灭了足利幕府后逐渐成为全国最强大的军事首领,并开始积极拓展统治版图。天正十年(1582年),本能寺之变爆发,部将明智光秀发动本能寺事变,没有设防的织田信长遭到这场突然的袭击不敌退于内室剖腹自杀,长子兼织田家家督织田信忠在二条城败给明智光秀后自杀,整个织田氏顿时陷入混乱。此时,织田氏部将羽柴秀吉匆忙从于毛利氏战斗中撤回,在部下黑田官兵卫的帮助下经过大回返后在山崎之战中打败明智光秀,并在后来的清州会议中取得优势,而于隔年的贱岳之战打败织田家首席重臣柴田胜家,成功整合织田氏的版图。此后经过四国征伐、九州征伐、小田原之战,逐步统一日本。后被天皇赐姓“丰臣”,并受封“关白”一职。由于丰臣秀吉打算把伏见城改造为超越大阪城的天下第一巨城,并在城下山上种满桃树(但尚未完工),故丰臣秀吉的时代被称为“桃山时代”。
1584年,羽柴秀吉与东海地方大名德川家康爆发会战,双方经过一番对峙后进行和解并结为同盟,同年,大坂城完工,羽柴秀吉以此为根据地,开始进行统一全国的计划。经历四次的大规模讨伐后,1590年,接受天皇赐姓丰臣的秀吉完成全国大致上的统一,使日本进入百年来首见的和平时期,全国的实际政治中心也转移到大坂城的丰臣氏手上。
此后,丰臣秀吉鼓励商业以广开财源外,持续推动全国检地与刀狩令的工作,并以各种手段削弱主要大名的封地。1592年起,他发动两次侵略朝鲜的战争,史上合称文禄·庆长之役(即万历朝鲜战争,韩称壬辰卫国战争)。这场战争导致西日本诸大名实力大损外,也造成丰臣氏财力上严重的负担,并促使家臣严重分裂。
庆长三年(1598年),丰臣秀吉在伏见城病逝。临终前托孤于五大老及五奉行。但是,后来因为文禄·庆长之役的封赏问题以及丰臣内宫的大政所与北政所的二权分立。丰臣家裂分为以石田三成为首的近江派(西军)和以德川家康为首的尾张派(东军)两派。身为丰臣政权五大老之一的德川家康利用政治联姻等手段控制大坂城的权力中心及天下的有力诸侯,招致多数大名与丰臣内部文官的不满。1599年,身为五大老之首的前田利家在居城尾山城病逝,终于,一直制压着德川家康的巨大势力消失,前田利家之子前田利长向德川家康投降,被封为加贺藩藩主。1600年,不满的大名在文官石田三成与大名毛利辉元的号召下起兵讨伐德川家康,家康也难以抑压心中苦闷,最终双方在关原之战(关原合战)中交手,因为毛利辉元的保守与小早川绣秋的叛变,胜利最终落入了兵力比较少的德川家康手中,并成为全国实际的统治者,建立德川政权。庆长八年(1603年),德川幕府在江户(今东京)建立,战国时代结束。天皇下旨封德川家康为征夷大将军,至此进入江户时代。 1603年(庆长8年)至1867年(庆应3年)间被称为江户时代,于江户设置了江户幕府。
庆长八年(1603年),丰臣秀吉死后,德川家康在关原之战(関ヶ原の戦い)中获得胜利并被委任为征夷大将军,于大坂之战中灭了丰臣氏,在江户(现东京)建立幕府政权。此后260多年,德川家统治全国。这段时期被称作江户时代。
政治一安定经济也跟着发展,在德川纲吉时代景气良好,商人与町人盛行元禄文化(元禄文化)昌盛。
幕府借由禁中并公家诸法度(禁中并公家诸法度)与武家诸法度驾驭朝廷和大名,各大名因参勤交替制度(参勤交代)被要求定期往返江户与其领国。幕府严格控制天皇、贵族、寺院神社,并费尽心计统治着支撑幕藩体制的农民。禁止基督徒(キリシタン、cristão)。
经历岛原之乱并完成锁国政策,只进行少部份在长崎出岛与荷兰和清朝的交易。和李氏朝鲜则透过朝鲜通信使维持关系。
元和九年(1623年),德川家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就职,完善锁国政策。只除开放长崎(长崎前的人造岛)、界作为对外港口外,除荷兰人和中国人外,一律禁止外国人来日本(中国不久后就步入了清朝锁国期,所以中日实际意义上已经断绝来往),也禁止日本人远渡海外。由于闭关自守,幕藩体制迎来了暂时安定时期。但是随着产业的发达、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民自给自足的经营体制系崩溃,18世纪起幕藩体制开始动摇。
江户时代中叶,幕府财政陷入困境,德川吉宗实行享保改革(享保の改革)暂时恢复了财政,却又再度恶化,在这之后的寛政改革(寛政の改革)、天保改革等企图改善,但却未解决根本。伴随着货商经济的发展,化政文化(化政文化)等的町人文化(町人文化)盛行的另一边,以往以米的年贡(年贡)为基本收入的大名与旗本转为贫穷化。大名实行藩政改革(藩政改革),长州藩与萨摩藩在靠此改革成功后被称呼为雄藩(雄藩)。到了末期时称为幕末,被欧美各国逼迫开国,经由佩里来航而签下了日美神奈川条约(日米和亲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使得锁国崩裂。随着开国尊皇攘夷的思想强烈,成为半内乱状态后幕府的权威弱化,终于最后德川庆喜实行大政奉还而将政权归还给朝廷。
庶民文化是这个时期的特色。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初期的元禄文化是以京都、大阪等上方(日本关东地方人称京都、大阪为上方)地区为中心的武士和商人的文化。人偶净琉璃、歌舞伎、浮世绘、文人画等呈现出绚丽多彩的商人文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