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制造业与产业环境的冲突的研究成果

如题所述

  前瞻产业研究院《工业4.0时代中国制造业商业模式创新与投资战略规划专项分析报告》

  中国制造业环境存在问题分析

    一、产品附加值低,利润微薄

  一直以来,我国企业大都采用贴牌生产方式,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产品设计、关键零部件和工艺装备主要依赖进口。即使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的产品,中国厂商也更多地处于组装和制造环节,普遍未掌握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和关键技术主要依赖进口。

  由于附加值低,我国产品获利甚微。以玩具为例,现在世界上五成的芭比娃娃都在中国制造,在美国每个售价9.99美元,其中的7. 99美元是美国境内的运输、销售成本再加上跨国公司的利润,另外1.00美元作为管理和运输费用,再除掉日本等国分掉的65美分的原料费后,中国只拿剩下的35美分加工费;在世界的产业分工体系中,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大致比例为5∶1,虚拟经济赚取了95%的利润,而中国制造业只分得了价值链低端5%的利润。

  还有的企业虽然生产的产品质量很高,但由于缺乏品牌意识,没有把品牌做大、做强,也使我国产品的利润提不上去。我国鞋类产品出口全球五大洲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由于企业过度竞争,互相压价,使我国皮鞋的平均单价呈下降趋势。在国内市场,高端市场几乎是外国品牌一统天下,同等工艺、材质、款式的皮鞋,国外品牌可卖到千元以上,而国产名牌皮则仅卖几百元。

  由此可见,我国企业有一个普遍的特点,就是只注重生产,而不注重价值链的其他部分,这导致大多数产品的附加值不高,企业往往只能获得产业价值链条末端的微薄利润,赚取些微加工费,而90%~95%的利润,则被处在拥有品牌和技术高端的大企业和跨国公司占有。如果我们继续仅满足于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不考虑技术创新突破与产业结构升级,就有可能发生一场产业“空心化”的危机——当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廉价的劳动力不再是中国独有,企业便可能大举外迁,流往其他国家和地区,中国制造业将面临冲击。

    二、制造业能耗过高,遭遇成本压力

  在世界产业分工链条中,属于中国的环节是制造业,这本身就是一个对自然资源需求量极大的产业,再加上利用效率低,导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自然资源的消耗过快。国际初级产品市场价格的不断上涨给我国以低成本取胜的制造业市场带来压力。

  我国沿海地区大中城市建设的一批劳动密集型的轻加工业和高能耗产业,由于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力成本上升和能源、原材料涨价,产品成本升高,国际竞争力下降,已无法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低成本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随着国内市场化进程愈快,生产要素相对价格的改变也愈快,转换出口商品结构的要求也就愈迫切。同时,资源、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收入弹性低,随着中国外贸规模的迅速扩大,外部市场需求的约束力显著上升。低档产品、初级产品的贸易条件从长期来看呈不断恶化的趋势,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出口格局在今后不会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三、劳动密集型产业有比较优势,却无竞争优势

  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原材料丰富,因此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业等在我国拥有比较优势是不言而喻的,但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却不具有绝对的竞争优势。劳动力便宜的比较优势是相对的,它必将受到技术进步的冲击与影响。所以,从世界范围看,中国廉价的劳动力所创造的竞争力是极其有限的。

    四、我国制造业成本低的优势正在慢慢消失

  我国产品一直凭借着廉价的劳动力优势打入国际市场。虽然劳动力廉价的优势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还将继续存在,但我们同时必须看到,由于物价上涨,我国工人的工资也在上涨。尤其是代表我国劳动力低成本的农民工工资大幅上涨,造成了我国企业的出口竞争力减弱。

  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也在慢慢下降。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劳动力成本与我国的差不多,有的甚至还要低。例如印度,为吸引外资制定了比我国更为优惠的政策措施,且其平均劳动力成本比中国还要低,而其专业人才的质量又决不在中国之下,因此两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的竞争性很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4-06
搬去沙漠,还有没有产业环境的冲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