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非标设备自动化控制...

如题所述

非标设备自动化控制是指对某些非标准化和定制化的设备或系统进行自动化控制和管理。这些设备或系统往往具有专用性,其控制方案和系统也是专门开发定制的。非标设备自动化控制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 面向专用设备。非标设备自动化控制对象是某些专用的、定制化的设备或系统,而不是标准化和通用的设备。这些设备的结构、原理和控制方式都较为独特。
2. 控制方案定制。由于设备本身的专用性,其自动化控制方案和控制系统也需要专门开发和定制,没有现成的通用解决方案。需要植入大量的专业知识和定制开发。
3. 软硬件开发量大。非标设备自动化控制需要开发专用的控制软件、硬件电路,开发工作量和难度较大。软硬件的设计和 debug 都需要较长周期。
4. 自动化程度高。非标自动化设备由于其专用性,要实现全自动或高度自动化以节省大量人工操作和监控,自动化控制的要求较高。
5. 维护成本高。非标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开发定制,维护和升级也比较困难,维护成本相对较高。
6. 行业广泛应用。非标设备自动化控制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机电设备、检测设备、仪器仪表等行业,特别适用于那些设备专用性强的领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6-17
以甲方身份,分享对自动化设备供应商的管理经验

总结下来,对于产业链上的下游的设备供应商,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1. 对于设备供应商的设备,特别是非标自动化设备,在设备开始在甲方厂内正常运行后,要不停提问题, 即使设备稳定运行,也要提。这里面提问题是有技巧的:要提那些看起来冠冕堂皇,其实并不影响生产的问题。

比如以下就是设备需求方经常提出的原因:

零部件在设备上受到损伤,有划痕;

每天卡料几次;

安全性需要改善;

不能兼容某种一年极少生产的特殊的产品, 兼容性不好;

员工操作设备时心情不好;

设备操作复杂,员工需要1-2周才能学会,学会的人员离职了,新的人员又不会操作; 设备时需要学习设备;

设备不好清理,不利于5S;

设备不能做到防呆(Poko-yoka)和傻瓜式操作。

这些问题,反正只要我们提,对于乙方设备厂家来讲,就需要去解决,否则不给验收。

而提出问题的人,可以是设备采购员,经理,也可以是甲方工程师,某个高管偶尔看到的问题,甚至可以是一个刚刚招进来的工人。

2. 提问题的时机要把握,一般在他们要求支付第二笔款项时最佳。你要付款,我们就提出设备问题,并假装强烈要求解决问题。当然甲方提出的问题是一般解决不了的,所以货款是一般不用支付的。实在逼急了,我们就要求打个折。8折、7折,6折甚至更低。这个的主动权就在我们手中了。一般非标设备,材料硬成本站占设备价格的50%左右,要支付人工水电厂房租金等,设备厂家一般是很难支撑下去的,最后不得不屈服于我们的 “淫威”。

和原材料供应商或者零部件供应商不同,他们发现客户(甲方)开始耍手段,可以及时停止供货而止损。但是自动化设备供应商不行,因为以上原因,他们不能及时抽身,而“沉没成本”是生意不能承受之重。

3. 问题提出后,乙方设备厂家如果不配合解决(实际上我们也不会让他们轻松拿到验收单),我们就不验收签字,设备不验收签字,,乙方设备厂家就收不到尾款。但是,设备却在一直运行生产,我们甲方实际上在正常生产。
预付款最多付到50%,有的30%,甚至有的是0预付。这样的话,甲方等于用较小的投资弄到自动化设备,甚至是免费使用。

有时候,我们甲方用他们的自动化设备生产的产品而产生的利润,已经超过了购买设备的价格,但是自动化设备供应商却还只收了极少的货款。这真的比白嫖还划算啊。这好比嫖了,美艳的小妹还要倒贴给你。

4. 在设备开发的前期阶段,提出大量的苛刻的要求。如果某一家设备供应商说达不到,我们就威胁说要其他可以达到要求的设备供应商。这样一顿吓唬,逼迫对方签字确认,这无疑给我们后来的攻击(提出设备问题点)提供了漏洞,让我们有了可乘之机。

5. 也可以在前期少提问题点,粗略告诉他们要求。在设备到我们甲方厂内运行后,再按照第1 点的秘籍提出问题。这时候,我们要提一些听起来很高大上的英语缩写,让乙方不知所云。例如以下几个:
OEE
Poko-yoka(Error/Mistake proof)
SOP
WI
6 Sigma
FPY
7 waste
Root cause
EHS
OPL
DOE

6. 最后,即使乙方(设备厂家)不甘心,即使他们闹到法庭要求支付货款,法官一般都是文科出身,大概率会被甲方那些眼花缭乱、不知所云的设备问题点弄得懵圈。

法官判决的惯性的思维是:退货、还钱,这总不会错吧? 但从乙方设备供应商来讲,就亏大了,非标定制的自动化设备,通用性是没有的,退货以后基本变成了废铁,乙方往往亏得血本无归。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