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师资格证教学设计:《青蛙合唱》

如题所述

【导读】音乐是教师资格证学科之一,《青蛙合唱》也是音乐科目常考资料之一,我们需要用这些常见资料进行教学设计,所谓教学设计,其实就是进行教案的编写,在教师资格证面试和笔试中都有涉及,教案是教师上课的依据,也是课程进行的参考,所以做好教案就显得尤为重要的,需要分四个部分进行,分别是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课程和板书设计,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小学音乐教师资格证教学设计:《青蛙合唱》,一起来看看吧。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唱歌曲《青蛙合唱》,感受歌曲中音的高低变化,进一步树立学习音乐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

学习过程中运用聆听、表现、模仿、合作等方法,学生能够完整表现歌曲并建立音乐感知能力。

【知识与技能】

能够认识音的高低;模仿小青蛙和老青蛙的声音,感受大自然中的音响。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够完整地演唱歌曲。

【难点】

模仿小青蛙和老青蛙的声音,感受大自然中的音响,并了解音的高低。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创设情境,模仿青蛙的叫声,提问学生:这是哪一种动物的叫声?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刚刚老师所表现的是青蛙的叫声,同学们有没有仔细聆听过青蛙的叫声呢?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青蛙们的合唱。

引入课题,《青蛙合唱》。

(二)感受体验

1.初听歌曲

并设问:歌曲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歌曲旋律比较欢快,速度为中速。

2.复听歌曲

并设问:歌曲表现了什么样的内容?你听到了什么有特色的部分?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这首歌曲描绘的是自然界中青蛙们的合唱,在歌曲当中有小青蛙和老青蛙的叫声,自然界的声音丰富多彩,接下来我们用自己的声音来描绘一下大自然的声音吧。

(三)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歌曲,学生小声哼唱,同时身体跟随旋律律动,感受音乐结构;

2.教师弹奏钢琴,学生跟琴学唱乐谱,并提示学生注意旋律的走向;

3.学生自主讨论后,教师讲解旋律中的音分别从低到高,再从高到低进行;

4.教师在钢琴上弹奏1和5的音,引导学生仔细聆听,说一说哪个音比较高,哪个音比较低;

5.教师钢琴弹奏旋律,请学生跟琴完整演唱曲谱;

6.教师引导学生模仿歌词中小青蛙和老青蛙的声音来朗读歌词;

7.教师引导学生词曲结合完整演唱歌曲;

8.分两组分别演唱小青蛙、老青蛙以及合唱部分,并进行分组评价。

(四)巩固提高

教师将学生分小组选用自己喜欢的动物重新给歌曲填词,提醒学生注意与组内其他成员的配合;

创编完成后请各组进行表演,并互相评价推选出最受欢迎的小组。

(五)小结作业

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青蛙合唱》,体会到音的高低不同,模仿自然界中的声音。希望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更加热爱大自然,愿意倾听大自然中不同的声音。

请同学们课后收集其他关于小动物的歌曲,并在下节课进行分享。

四、板书设计

以上就是小学音乐教师资格证教学设计:《青蛙合唱》,教案教学设计是教师的一项必备技能。在教师资格面试前的备课阶段,撰写一篇质量较高的教案是试讲成功的一项重要影响因素。以上的四个部分都是教学的重点,缺一不可,更多小学教师资格证报考指南,欢迎大家持续关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