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氧运动的一般原则有哪些

如题所述

有氧运动虽好,但也要掌握好度,根据个人身体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安排。有一个“有氧运动1357”小口诀:“1”指每天至少做一次有氧运动;“3”指每次有氧运动至少持续30分钟;“5”指每周至少要保证五天的有氧运动最后的“7”是一个最简单的衡量运动量的标准,公式就是“运动中心率=170-年龄”。即运动中的心率范围应在“170-年龄”之间。

做有氧运动的好处有很多,能提高心肺功能、控制体重、抗焦虑、改善睡眠、改善侧支循环、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绞痛等,在阳光下行走还能预防骨质疏松

在家就可进行的中等有氧运动

1、深蹲动作

脚跟距离椅子半个脚掌,臀部向后去找椅子,重心不要过度前移,膝关节不要过度屈曲,动作熟练之后可以徒手连续进行。

2、开合跳

可以从频率较慢过渡到频率较快,一拍一动,膝关节在落地时一定要屈曲,脚尖外八字,膝关节顺着脚尖的方向屈曲。

3、波比跳

可以从简单的做起,双脚依次的屈曲,然后过渡到双腿纵向跳一次,再过渡到一个全程的波比跳。

以上内容参考 人民网—做有氧运动如何控制运动量?这个“1357”口诀请牢记人民网—如何靠有氧运动提高免疫力?先判断一下运动强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1
1、安全性原则:运动前做准备活动、运动后进行拉伸练习非常关键,但后者被很多人忽视。运动后拉伸有助于放松肌肉,提升肌肉弹性,是减少运动损伤的“法宝”之一。拉伸练习时间至少要保证10分钟,或者约为运动持续时间的1/3。

2、全面锻炼的原则:不同类别的运动将带来不同的健身效果。最好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和柔韧性训练。有氧运动能让你的心肺功能更好;力量练习有助于提升肌肉力量,避免因力量不足导致走、跑、跳等日常活动出现问题;柔韧性训练即拉伸练习,可以提升肌肉的伸展能力,有效防止运动损伤。

3、准确性原则:动作标准、运动负荷合理,运动伤害都是可以避免的。而摆姿势、不用力的“假”动作,不标准的动作,是导致运动伤害事故的主因。体育锻炼是运用各种体育手段,结合自然力(日光、空气、水)和卫生措施,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娱乐身心为目的的身体活动过程。它是群众性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对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培养健美体态,提高机体工作能力,消除疲劳,调节情感,防治疾病,益寿延年乃至提高和改善整个民族体质,都有重要作用。其特点是群众面广,各种年龄、性别、不同职业和健康状况的人,都可根据个人情况进行适宜的锻炼。形式与内容灵活多样,可独自锻炼,也可集体进行。扩展资料运动有益身心一、体育锻炼对身体的益处:1、体育锻炼有利于人体骨骼、肌肉的生长,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机能状况,有利于人体的生长发育,提高抗病能力,增强有机体的适应能力。2. 减低儿童在成年后患上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机会.3、体育锻炼是增强体质的最积极、有效的手段之一。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2-01
有氧运动是指人体在氧气充分供应的情况下进行的体育锻炼。即在运动过程中,人体吸入的氧气与需求相等,达到生理上的平衡状态。
简单来说,有氧运动是指任何富韵律性的运动,其运动时间较长(约15分钟或以上),运动强度在中等或中上的程度(最大心率值60%至80%)。有氧运动是一种恒常运动,是持续5分钟以上还有余力的运动。
是不是"有氧运动",衡量的标准是心率。心率保持在150次/分钟的运动量为有氧运动,因为此时血液可以供给心肌足够的氧气; 因此,它的特点是强度低,有节奏,持续时间较长。要求每次锻炼的时间不少于30分钟,每周坚持3到5次。这种锻炼,氧气能充分燃烧(即氧化)体内的糖分,还可消耗体内脂肪,增强和改善心肺功能,预防骨质疏松,调节心理和精神状态,是健身的主要运动方式。所以说,如果体重超标,要想通过运动来达到减肥的目的,建议选择有氧运动,像慢跑、骑自行车。
第3个回答  2020-12-01
有氧运动是指身体在氧气充分供应的情况下进行的运动,也就是在运动过程中,氧气的摄入量与需求量基本相同,达到平衡状态,此时主要依靠有氧代谢为身体提供能量。有氧运动强度低,且富有韵律性,运动时间较长通常在30分钟左右或更长,运动强度中等或中高等。比如慢跑、健身操、骑行、游泳、跳绳、篮球、轮滑等多种形式。
我想就是有能让你喘气的机会,比如跑步,短跑时是无氧,作用时间短,需要很强的爆发力,需很快的喘气很累,长跑通常情况是有氧,持续有规律运动,呼吸有节奏,但在一瞬间冲刺,就进入了无氧运动。
第4个回答  2020-12-01
有氧运动有很多,打球游泳长跑都属于有氧运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