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回家看看能不能解决老年人亲情缺失问题

如题所述

常回家看看能有效解决老人情感缺失问题(正方) 谢谢主席, 各位评委, 各位观众, 对方辩友, 大家晚上好。 我方观点是:常回家看看能有效解决老人情感缺失问题。 有效解释为为: 能实现预期目的; 有效果。 如今。 我国已提前进入老年型社会, 首先, 让我们关注下老年人生活现状。 我国目前老年人的年龄和收入成反比, 即年龄越大收入越低, 。 除个别子女条件特别好的, 大多普通老人的月收入都仅仅能维持最基本的日常生活需求, 在调查中发现, 思念不能时常来探望的儿女成了 许多老年人的心病, 与年轻人相比, 老年人更加渴望亲情。 尽管老年人的自理能力不强, 但不管是独居, 还是与子女合住, 老人们大都不愿意请保姆, 更想让子女能抽空多陪陪。“物质上的东西我们并不缺, 最大的希望就是儿女常回家看看, 不要让我们孤独!”而对于即却物质, 又缺情感的老人来说, 解决物质问题基本上依靠社会健全社区,农村服务机构, 而我们今天讨论的是情感缺失问题, 孤独是老人难言的痛, 。 同时我方也认为解决老人情感缺失问题办法有很多, 老人自我调节, 心里健康咨询中心等等, 但亲人的陪伴和关心是影响老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我们双方的观点都是站在常回家看看这件事成立的基础之上来讨论, 是在前者成立的前提的情况下, 来讨论老人情感缺失问题能不能的到有效解决, 请对方辩友不要找错方向。 我们讨论的是能不能有效解决, 而不是彻底解决, 更不是怎么解决, 希望对方辩友不要张冠李戴。 从操作层面上。 我方认为常回家看看应注意方式方法。 不是所谓的冷暴力, 走形式, 空闲时自己常回家看看, 忙时, 一个电话,礼物也要常回家看看“常回家看看”, 子女“唱主角”, 。 所以我方坚持认为常回家看看能有效解决老人情感缺失问题 1.为什么说我国是未富先老国家? 有专家指出, 发达国家在进入老年型社会时,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般在 5000 到 10000美元左右, 而我国目前尚不足 1000 美元, 因此我国已是典型的“未富先老” 国家, 我国老龄化的速度居世界之首, 人数的绝对数也是世界之最。 (例如兰州市 2006 年底老年人口已达 39.21 万, 占全市总人口的 12.43%) 2.社会建立心理咨询机构也可以解决问题, 为什么非要繁忙的子女常回家看看呢? 建立建全心里咨询机构当然是好事, 可是社会资金哪来, 纳税人岂不是又多了一份负担,就算能建立, 如果不能健全又有何用, 就算人口密集地方能实现, 那也只是少部分, 可大部分老人居住都相对分散, 而且大部分老人的夙愿是见到子女, 健立心理咨询机构不及常回家看看更能有效解决此类问题 3.大多数子女没法回家, 哪怕是耽误一天都会耽误他们的薪水, 常回家看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3
我觉得可以,我认为我们应该多回家去探望老人家,探望不是自己干自己的事情,而是从内心深处真正的去陪老人家,去理解他们内心深处
第2个回答  2020-11-23
当然可以解决老人情感缺失的一个问题,因为对于老年人来说,有的时候他也考虑到自己孩子比较忙碌也谅解孩子,但是作为子女来说,在这个时候要适当的多回去看看。
第3个回答  2020-11-23
能长大了就用到巢湖去看看,这样的老人不需要你买什么东西去或者说怎么样,只要你回去看到他们就是高兴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12-21
第一, 常回家看看只能使老年人思念子女这一方面的情感的到缓解,也就是说治标不治本。老年人对于子女回家的欣喜仅停在子女回家的时刻,他们在那一刻体会到热闹与感情的倾诉,对于接下来的离别,他们更多地是失望和失落,并且在距离下一次子女回来的期间,这种思念与孤独之感会再次涌现。
第二, 老年人情感的缺失不仅局限于对子女的情感。南京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系主任陈友华教授告诉记者,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老年人对于子女的远离容易让他们感到内心空虚,但老年人情感寄托缺失也不应完全归咎于子女。与西方很多老人不同,把读书学习作为生活方式的中国老人较少,打麻将,玩纸牌等虽然能给他们带来一时的快乐,却无法让他们的内心得到真正的充实,精神生活贫乏影响着他们的情感。
第三, 就情感问题中的价值感而言,当今社会对老年人的态度会让老年人产生自己对社会没有用处,对于社会是一种负担的这种想法。据调查显示,69.0%的人指出城市化改变了熟人社会格局,邻里关系淡漠,老人社交少,59.6%的人认为子女对老人关心不够,忽视和冷落老人。55.7%的人感觉针对老人的休闲文化项目少,老人精神生活贫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