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80岁后,有些儿女为何以各自借口推脱不接到自己家里赡养?

如题所述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是每个人的愿望,也是每个人的责任。

说实在的,80多岁的老人已经来日不多,做子女的都想陪他走完最后一程,让他安享余生。但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不把老人接来同住的确也是各有各的苦衷。

80多岁的老人,基本上也是同堂。他的子女大多五六十岁。五六十岁的人生活更不易,上有老下有小,鸡毛蒜皮的事儿一大堆。其中就面临着照顾80多岁老父母的重任。我们看看他们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赵大爷说:我也当爷爷了,儿孙跟我住。接老人来同住,房子住不下。

赵大爷今年60岁,儿子就在本地工作。由于工资低,儿媳妇怀孕生子又没有工作,没条件单独出去住,就和赵大爷老两口住在一起。

祖孙三代,其乐融融,日子倒也过得快乐。美中不足的是,赵大爷家的老太爷八十五岁,年事已高,自己单独住在老房子里。

赵大爷曾经想接老父亲跟他们一起住,但老太爷不愿意:“你们祖孙三代人住80平米的房子,我过去住嫌太挤,不如我自己住着敞亮。

再说,人多吵吵闹闹的,我也不习惯。”自从赵大爷成家以后,老父母单独住也有30年了,习惯冷清。

赵大爷想:父亲现在还能自理,可以单独过。如果实在不行的话,就让儿子一家与父亲交换一下房子。做儿子的不伺候老人,有点说不过去。

钱大妈说:我女儿刚生外孙,我要照顾姑娘,没精力照顾老人。


钱大妈今年56岁,女儿刚刚生了外孙。这一下,钱大妈可是忙坏了。女儿是独生子女,一直守在母亲身边,生了孩子后,钱大妈就义不容辞的接受了照顾女儿的重任。

买、洗、烧,还要给婴儿洗澡、穿衣,无微不至。钱大妈的老娘80岁了,做了心脏搭桥手术,刚出院,急需钱大妈照顾。

钱大妈有心想把老娘接过来,一块照顾,但是,她照顾一个外孙,已经忙得脚不着地了,再去照顾老母亲,她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实在没办法,姐妹三人最后只好每人出八百块钱请了一个护工来家里照料。

钱大妈盼望着:外孙赶快长大点,进了幼儿园,她就有精力照顾老娘了。

孙大叔说:我还没退休,上班早出晚归,没时间照顾老人。

孙大叔55岁了,但他还在学校上班。作为一个高中语文老师,每天一大早就要匆匆忙忙的赶去上早自习,然后,一天上两节课,加上备课、改作业,每天忙得不亦乐乎。

另外,每周还有两个晚自习,得到十点多钟才能下班。儿子已经上大学走了,只剩他们夫妻俩在家。孙大叔曾经把80岁的老娘接过来住了一段时间,但是老娘不习惯。

每天,孙大叔夫妻俩都在上班,晚上才着家。一天到晚,只剩她一个人在家,偌大个房子空空荡荡的,没人说话,还不如守在自己的老宅子里,跟邻居们一块唠唠家常、遛遛弯儿,一天很快就过去了。

好在,孙大叔的母亲身体很硬朗,不需要人照顾。孙大叔说:"我能做的,就是周六的时候去陪陪她。”

李阿姨说:我哥哥、姐姐都在外地,老爹是我一人管,他不愿意去我家。

李阿姨的老伴死的早,儿子也有了两个孩子。平时,她住在儿子家帮儿子带孩子。

80多岁的父亲生病以后,哥哥姐姐让她照顾父亲。可是,李阿姨的父亲又不愿意到她家来,认为自己家宽敞,还是住在自己家方便。于是,他们就想了个两全之计。

每天,李阿姨住在老父亲家,儿子儿媳每天把两孩子也送去,午饭也到姥爷家吃,晚上下班再把两个孩子带回去,留下李阿姨照顾父亲。


这样,老父亲有人照顾,两个孙子也有人儿子儿媳吃饭问题也解决了。祖孙四代,尽享天伦之乐。真是一举多得。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李阿姨的父亲总觉得:自己哪也不去,还是自己家舒服。你们还是到我家来吧,我甘愿养活你们。

房子、精力、时间……不接老人同住的原因五花八门。当然,也有部分儿女觉得,接老人来住,一怕打扰自己一家人的安静;二怕给自己增加负担;三怕自己吃亏……哎,自私自利的大有人在。

不过,大多数子女认为,无论如何,在老人动不了的时候,做子女的一定要扑上去照顾,全力以赴。

孝顺孝顺,顺着老人的心愿就是孝。只要老人吃舒服、住自在,能开开心心欢度晚年就顺其自然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3
我认为这样是不对的。因为儿女不应该因为种种借口,就让辛苦一辈子的老人晚年凄凉,得不到儿女照顾。
第2个回答  2020-11-20
因为这些儿女在从小成长的过程当中就不知道孝顺自己的父母,而且认为这是自己的负担。
第3个回答  2020-11-20
因为他们不想有负担。父母老了以后就需要有人照顾,有些不孝的儿女就把他们当成负担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