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买椟还珠》的停顿(原文上应该怎样停顿

如题所述

原文停顿: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译文:

楚国有一个人卖珍珠给郑国的人,装在木兰的盒子,熏以桂椒,缀挂珠玉,用玫瑰装饰,编有绿色的羽毛。郑国人买了他的盒子后返回珍珠。这可以说是善于卖盒子了,不能说是卖珍珠啊。

扩展资料:

买椟还珠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战国时期韩非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成语寓意:

郑国人两眼只盯在了精致的木匣上,竟然舍弃了珍贵的珠宝。做事情必须主次分明,不能像买椟还珠的人那样,只注重事物的外表,看不清事物的本质。只有看清事物的本质,分清主次,才能取舍得当。成语原指买来装珍珠的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取舍不当,次要的东西比主要的还要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8-31

文言文《买椟还珠》的停顿如下:

楚人有卖唯嫌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出处

出自《韩非子》,原意是买来珠宝而只留下漂亮的盒子不要里面真正价值高的珠宝。经常用来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成语出处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 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今世之谈也,皆道辩说文辞之言,人主览其文而忘有用 。(战国·韩非子《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后人由此提炼出成语"买椟还珠" 。

白话释义:

楚国有个商人,在郑国卖珠宝。他用名贵的木兰雕了一只装珠的匣子,将盒子用桂椒调制的香料熏制,用珠宝和宝玉点缀,用美玉装饰,用翡翠连缀。有个郑国人把匣子买了去,却把匣子里面的珠子还给了他,这可以说,这个珠宝商人很善于卖盒子,而不善于卖珠宝吧。

写作背景:

《韩非子》批评这位楚人“可谓善卖椟也,未可谓善卖珠也”,而完全没有指责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现行成语及其释义,却把原书对楚人鬻珠的批评,变成了对郑人买椟还珠的批评。颠倒了《韩非子》的原义。

再看《韩非子》用这个故事(以及秦佰嫁女的故事)讽喻的是什么。原书批评的是学者们以浮夸的辩辞淹没经世致用的理论,完全没有指责读者欣赏其词章的文采。

成语寓意
郑国人两眼只盯在了精致的木匣上,竟然舍弃了珍贵的珠宝。可见,做事情必须主次分明,不能像买椟还珠的人那样,只注重事物的外表,看不清事物的本质。只有看清事物的本质,分清主次,才能取舍得当。成语原指买来装珍珠的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取舍不当,次要的东西比主要的还要好 。


成语运用

成文用法

在句中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从现代管理学角度看,"买椟还珠"可以转用于指代某些官僚惯于用形式主义欺骗上下级或民众的弄虚作假行为 。

运用示例

宋·程颐《与方元宷手帖》:"今之治经者亦众矣,然而买椟还珠之弊,人人皆是 。"

元·张养浩《云庄类稿·读诗有感自和诗之一》:"久知好瑟吹竽拙,每笑还珠买椟非 。"

清·裘廷梁《论白话为维新之本》:"不善读书者,昧菁英而矜糟粕。买椟还珠,虽多奚益?改用白话,决无此病 。"

第2个回答  2019-08-25
买椟/还珠停顿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第3个回答  2015-03-16
原文句读停顿如下: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07-16
买椟/还珠停顿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