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香港电影越来越差,为什么

如题所述

只能说世道变了,没办法的事情。
香港电影业起飞其实来自于六七十年代,港英政府刚刚经历完社会动荡,然后找专家弄了一个报告,发现主要是青年人有不满,没办法赚钱也没缺乏上升机会,因此在香港大肆开辟娱乐事业,青年不是很多想法、创作么?因此后来香港政府发了3个免费电视牌照,培养从演员到编剧再到工程、道具等人才,当年培养了人才,后来再大力发展电影事业,在政策上予以配合,开绿灯,以前在没有电视录像机之前,每逢一些好看的电视剧,真的可以做到“万人空巷”,整条街都没有人,跑回去看电视的景象。加上香港其实跟英国制度差不多,有分级制度,很多题材都可以拍,甚至英女王都可以拿来作为题材,比方说最佳拍档系列,从英女王到美国总统,其实香港电影业曾经一度辉煌。
但是进入90年代,由于VCD技术的成熟,各种盗版横行,直接打击票房收入,电影本来就是有种半赌博性质的投资,不一定能收回成本,而后面加上盗版,虽然警方极力打击盗版,但是做盗版的人还是非常多,从街边小贩再到无人看管的店面(逃避打击,店里没人,就算警察去了也因为抓不到人,顶多充公盗版影碟,盗版影碟成本几块钱一张,当年香港人收入可以过万,无人盗版影碟店附近都有人把守,看谁没给钱,如果直接拿没给钱就走出去就会被人找麻烦)。而后来加上网络的普及,别说正版影碟,就算盗版影碟都没有生存的空间,大家都在网上下载影片,后来虽然立法管理了,但是也只是抓了几个上传最多最肆无忌惮的,然后后面就没再抓,因为确实人太多,比方说BT下载,下载的时候,下载者也会上传影片,一部影片可能会有几万甚至几十万香港人在下载并且上传,香港法律规定只要涉及到上传未经授权的影片都是违法的,但是确实人太多,不好搞,后来也只是抓那些特别严重的,上传特别多甚至盈利的人。。。
其实最主要还有香港经历过几次金融危机,经济转型,很多老板转去投资房地产、还有游客生意等等,舍得投资拍电影的人真的不多,加上大环境其实已经变了,整个娱乐事业,以前的电视业,如亚视,都支持不住,被收回牌照,退出免费电视广播的行列(不过最近又在网络重新开台回归),现在虽然有3个免费电视牌照,但是市场大环境其实变化很大了,比方说电视台拍摄电视剧也要考虑到将来更内地视频网站合作,题材也要根据内地规定作出调整,而且大陆市场比香港市场大多了,很多明星坦言在香港当一线明星的收入还不如内地三四线明星的收入,因此很多人才纷纷都到了大陆进行发展了。不过香港电影业还是存在的,毕竟是创意工业,拍摄的题材也是多种多样的,只不过由于确实大环境改变了,才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
毕竟现在娱乐方式太多,比方说网络电视、视频网站等,急速转变,传统娱乐如电视、电影、电台行业的发展已经不同以前了,所以变化还是很大的,毕竟娱乐事业归根到底还是要赚钱的,因此越来越多明星、编剧等人才回去大陆发展。甚至说香港有一些电影早在10年前就不在电影院上映,改在网络上映了,总的来说处在一个电子化的大时代,一切都在变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17
内因:1.邵氏对香港电影业的垄断,提及香港电影,必定跳不过邵氏。当时的邵氏电影可以说是独大,有演员有片场有影院,全产业联动。而且当时的演员全靠工资生活,任你的电影再火也不会有太多的额外收入。这些大量减少了电影拍摄的投入,所以纵然电影票房不好也不会有太多的回本压力。但这也让邵氏并没有继续加大电影的投资,尽管香港电影那时一片繁荣,但是成本的限制却让其没有足够的进步。虽然邵氏对香港电影做出了贡献,但是以其体量,是否做的足够多呢?
2.资金问题:粗制滥造的电影导致资金回本困难,无法尽快投入新电影的拍摄。本土经济不景气,外商开始撤资寻找新的市场。当时的年代,虽然大陆已经定下对西开放的基本政策,但是中西方在政策,贸易,法律上仍有很多问题出现,这时候,被英国统治一个多世纪的香港就成为大陆同西方及台湾的经贸中转地。但是随着大陆开发政策的逐渐实行和落实,香港的经济也收到冲击。3.演职人员:提起香港电影的衰落,估计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好演员好导演青黄不急,但为什么我放在后边说,因为这其中有这因果关系,正是因为香港市场受到冲击,周润发,成龙等投身好莱坞,但当时的香港环境却没法迅速造一匹新星出来。


香港电影的衰落,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外因:外因:1.国外电影业的崛起:1997年,《泰坦尼克号》获得21亿美元的票房。而同年的香港票房冠军只有4500万。从97年开始,香港的海外市场败退,本土市场也受到挤压。而在国外电影蓬勃发展的同时,香港电影却仍是踏步不前,票房冠军仍然在三四千万左右徘徊。2.观众喜好的变化:经济发展的同时,人们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加上美国大片的冲击,观众开始追求更高制作,更新颖的电影。而香港电影仍是那几样,并没有出现真正的创新。3.国际经济局势的影响:97后,国际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各国电影的发展,韩国,美国都出现了不少优秀的电影,而原先投资香港电影的台湾金主也开始撤资,香港电影的市场和资金供应都受到影响。
第2个回答  2019-03-17
1985-1996年。香港涌现大批优秀电影香港涌现大批优秀电影,票房冠军成绩上涨到5700万元,达到了阶段历史的顶峰。这个时代可以说是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 强大的明星魅力,出色的商业片制作能力,相同的文化背景,使得香港电影在台湾、新马泰等海外华人社会同样获得认同。同样,出色的电影为香港电影带来大量的资源。使得香港电影更加繁荣,但为什么从97年开始,香港电影就开始没落,鲜有优秀的电影出现呢。

内因:1.邵氏对香港电影业的垄断,提及香港电影,必定跳不过邵氏。当时的邵氏电影可以说是独大,有演员有片场有影院,全产业联动。而且当时的演员全靠工资生活,任你的电影再火也不会有太多的额外收入。这些大量减少了电影拍摄的投入,所以纵然电影票房不好也不会有太多的回本压力。但这也让邵氏并没有继续加大电影的投资,尽管香港电影那时一片繁荣,但是成本的限制却让其没有足够的进步。虽然邵氏对香港电影做出了贡献,但是以其体量,是否做的足够多呢?

2.资金问题:粗制滥造的电影导致资金回本困难,无法尽快投入新电影的拍摄。本土经济不景气,外商开始撤资寻找新的市场。当时的年代,虽然大陆已经定下对西开放的基本政策,但是中西方在政策,贸易,法律上仍有很多问题出现,这时候,被英国统治一个多世纪的香港就成为大陆同西方及台湾的经贸中转地。但是随着大陆开发政策的逐渐实行和落实,香港的经济也收到冲击。3.演职人员:提起香港电影的衰落,估计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好演员好导演青黄不急,但为什么我放在后边说,因为这其中有这因果关系,正是因为香港市场受到冲击,周润发,成龙等投身好莱坞,但当时的香港环境却没法迅速造一匹新星出来。

香港电影的衰落,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外因:外因:1.国外电影业的崛起:1997年,《泰坦尼克号》获得21亿美元的票房。而同年的香港票房冠军只有4500万。从97年开始,香港的海外市场败退,本土市场也受到挤压。而在国外电影蓬勃发展的同时,香港电影却仍是踏步不前,票房冠军仍然在三四千万左右徘徊。2.观众喜好的变化:经济发展的同时,人们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加上美国大片的冲击,观众开始追求更高制作,更新颖的电影。而香港电影仍是那几样,并没有出现真正的创新。3.国际经济局势的影响:97后,国际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各国电影的发展,韩国,美国都出现了不少优秀的电影,而原先投资香港电影的台湾金主也开始撤资,香港电影的市场和资金供应都受到影响。

这些原因也形成了恶性循环,让香港电影的崛起变得更难,也很难重现当初的繁荣景象,再涌现出往日的经典电影了
第3个回答  2019-06-24
因为一部电视剧不是靠几个著名演员就能拍得出来的,是要靠全公司共同努力的,当年亚视的电影为什么这么厉害,就是因为所有部门当时都是亚洲顶尖的,特别是演员阵容,导演,编剧等。另外,配音组水平也是非常高,后来亚视破产之后,这些人都另谋出路了,后面拼凑的那些配音组水平差太远。以前的电视剧都是老一辈艺人用心制作的,当时的拍摄水平甚至只有一两台摄像机,还是用胶卷的。现在的数码电脑水平这么高,却不用心去制作。只是为了蝇头小利,讲量不讲质。香港电影己经没落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8-01-31
回归大陆,少了创作自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