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俗语“父母是条龙,向谁谁家穷”,有道理吗?

老祖宗为何这样说?

是有道理的,父母偏爱孩子,给予这个孩子更多的照顾,反而会使小孩长大后融入不了这个社会,丧生了自己创造价值的能力,长大后最有可能生活过得不富足。



当一个家庭中有几个孩子时,父母往往比较偏心家中最小的儿子,怕他受委屈,怕他会被别人欺负,在家里让哥哥姐姐都让着他。然而这样的爱真的好吗?这最终会只会成为一种伤害,这种行为会毁了他的一生,就像老一辈人说的父母是条龙,向谁谁家穷”。


这句话的意思很明显,父母如果偏向那个孩子,那么这个小孩长大后最有可能生活过得不富足。其实想想是很有道理的,父母溺爱其中某个孩子,什么事情都替他考虑得很周到,有什么困难都是他们挡在孩子面前,还让家里人都处处让着他,不跟他争,不跟他抢,有求必应。这是一种爱孩子的表现,但是却剥夺了这个小孩自己动手实践和创造价值的权力,久而久之会毁了这个孩子。

这种处处让人让着他的特权,对孩子的成长极其不利。父母总会老去,他总要自己去面对这个世界,这时候没有一个人再去让着他包容他,他面对挫折会手足无措,生活也会陷入困境,在工作生活上一意孤行,融入社会也不会一帆风顺。

家里兄弟姐妹多的家庭中,懂得照顾谦让的孩子往往战斗力强,融入社会后也能顾脚踏实地地工作,敢于承担,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的生活品质一步步地提高。有时候老祖宗的话不全是老旧思想,有的还是能够采用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9


其实,这句话应该是这么理解的:不是父母向谁谁家穷,是谁穷他们向谁家。


都说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所以,在这些孩子之中,会有混得好的,也会有混得不好的。所以,父母也会有所偏爱,总是会偏爱自己的孩子中混得不好的,因此,会照顾自己的孩子中比较穷苦的一方。



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子女好的,看到自己的子女过得不好,总会多操一些心,动用自己的一些资源去帮助自己的孩子过得更好一些。这其中就难免少不了偏心,会区别对待子女。所以,这句话想要表达是父母对子女的爱。


当然,凡是都有两面性,如果是从恶的一面去考虑的话,就是对父母的一种不好的理解了。就是,如果父母向谁的话,就会住在谁的家里,这样的话难免会给其他人带来一些麻烦,因为距离产生美呀,距离过近的话,总会产生一些摩擦,发生一些不利于感情发展的事情。就像婆媳关系一样,不利于家庭的和谐美满。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家不和就不利于家庭的兴旺。按照这个逻辑来说的话,其实是对父母的一种负面的揣测。这是大不孝的事情。这样把父母比喻成一个包袱,父母给子女的发展带来的可能是促进也可能是阻碍。但是,无论如何,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一个人,无论何时都应该讲父母的养育之恩铭记在心上。

第2个回答  2019-09-06
有道理,过于溺爱只会让孩子丧失劳动能力,父母偏爱孩子,给予这个孩子更多的照顾,反而会使小孩长大后融入不了这个社会,丧生了自己创造价值的能力,长大后最有可能生活过得不富足。
第3个回答  2019-09-07
古语都是有道理的,都是经过历代多少人的经验啊,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父母太厉害太宠爱小孩,那小孩以后也不会有出息。
第4个回答  2019-09-07
有道理,这句话的意思是指,父母在家里更偏爱哪一个小孩,那个小孩在成长过程中就得不到磨炼,慢慢丧失自己的生活经验,长大后会因为吃不了苦而过不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