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成语有哪些?

如题所述

1、城北徐公 

【拼音】: chéng běi xǘ gōng

【解释】: 原指战国时期齐国姓徐的美男子。后作美男子的代称。

【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一》:“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举例造句】: 我没有城北徐公那么漂亮。

【拼音代码】: cbxg

【用法】: 作宾语;指美男子

【故事】: 战国时期,齐国大臣邹忌身高八尺,容貌漂亮,他穿上华丽的衣服问自己的妻子,自己与城北美男徐公谁美?妻子与妾都说他最美。第二天又问家里的来客,客人也是如此说。然而城北徐公来了,邹忌照了照镜子,感到自愧弗如。

2、门庭若市 

【拼音】: mén tíng ruò shì

【解释】: 庭:院子;若:象;市:集市。门前和院子里人很多,象市场一样。原形容进谏的人很多。现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出处】: 《战国策·齐策一》:“齐王乃下令:‘群臣吏民,能而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子市朝,闯寡人之开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举例造句】: 声价最高,门庭若市者,如常熟则高丘、湖田、退垦桥、乌船头等女巫。 ★清·壮者《扫迷帚》第十八回

【拼音代码】: mtrs

近义词】: 车水马龙

反义词】: 门可罗雀、门庭冷落

【灯谜】: 闹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家庭、商业、服务场所

【英文】: much visited house with the courtyard as crowded as a marketplace

【故事】: 战国时齐国官员邹忌见齐威王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他以自己的外貌打比方,妻子偏爱,妾惧怕,客人求他,都说他比徐公貌美。齐威王认为邹忌的话很有道理,就下令在全国范围内纳谏,对有益的建议进行奖励,威王的宫院门庭若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3-12
门庭若市

(出 处《战国策·齐策一》:“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邹忌讽齐王纳谏》

1.基本信息

《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齐策一》,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

文章塑造了邹忌这样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勇于进谏的贤士形象。又表现了齐威王知错能改,从谏如流的明君形象,和革除弊端,改良政治的迫切愿望和巨大决心。告诉读者居上者只有广开言路,采纳群言,虚心接受批评意见并积极加以改正才有可能成功。

2.作品原文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3.作品背景

春秋战国之际,七雄并立,各国间的兼并战争,各统治集团内部新旧势力的斗争,以及民众风起云涌的反抗斗争,都异常尖锐激烈。在这激烈动荡的时代,“士”作为一种最活跃的阶层出现在政治舞台上。他们以自己的才能和学识,游说于各国之间,有的主张连横,有的主张合纵,所以,史称这些人为策士或纵横家。他们提出一定的政治主张或斗争策略,为某些统治集团服务,并且往往利用当时错综复杂的斗争形势游说使诸侯采纳,施展着自己治国安邦的才干。各国统治者也认识到,人心的向背,是国家政权能否巩固的决定性因素。失去了民心,国家的统治就难以维持。所以,他们争相招揽人才,虚心纳谏,争取“士”的支持。

4.编者简介

刘向(约前77—前6)又名刘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沛县(今属江苏)人。楚元王刘交四世孙。汉宣帝时,为谏大夫。汉元帝时,任宗正。以反对宦官弘恭、石显下狱,旋得释。后又以反对恭、显下狱,免为庶人。汉成帝即位后,得进用,任光禄大夫,改名为“向”,官至中垒校慰。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为中国最早的图书公类目录。治《春秋彀梁传》。著《九叹》等辞赋三十三篇,大多亡佚。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等书,《五经通义》有清人马国翰辑本。原有集,已佚,明人辑为《刘中垒集》。
第2个回答  2022-06-25
门庭若市
(出 处《战国策·齐策一》:“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邹忌讽齐王纳谏》
1.基本信息
《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齐策一》,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
文章塑造了邹忌这样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勇于进谏的贤士形象。又表现了齐威王知错能改,从谏如流的明君形象,和革除弊端,改良政治的迫切愿望和巨大决心。告诉读者居上者只有广开言路,采纳群言,虚心接受批评意见并积极加以改正才有可能成功。
2.作品原文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第3个回答  2022-03-11
1、城北徐公
【拼音】: chéng běi xǘ gōng
【解释】: 原指战国时期齐国姓徐的美男子。后作美男子的代称。
【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一》:“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举例造句】: 我没有城北徐公那么漂亮。
【拼音代码】: cbxg
【用法】: 作宾语;指美男子
【故事】: 战国时期,齐国大臣邹忌身高八尺,容貌漂亮,他穿上华丽的衣服问自己的妻子,自己与城北美男徐公谁美?妻子与妾都说他最美。第二天又问家里的来客,客人也是如此说。然而城北徐公来了,邹忌照了照镜子,感到自愧弗如。
2、门庭若市

【拼音】: mén tíng ruò shì
【解释】: 庭:院子;若:象;市:集市。门前和院子里人很多,象市场一样。原形容进谏的人很多。现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出处】: 《战国策·齐策一》:“齐王乃下令:‘群臣吏民,能而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子市朝,闯寡人之开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举例造句】: 声价最高,门庭若市者,如常熟则高丘、湖田、退垦桥、乌船头等女巫。 ★清·壮者《扫迷帚》第十八回
【拼音代码】: mtrs
【近义词】: 车水马龙
【反义词】: 门可罗雀、门庭冷落
【灯谜】: 闹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家庭、商业、服务场所
【英文】: much visited house with the courtyard as crowded as a marketplace
【故事】: 战国时齐国官员邹忌见齐威王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他以自己的外貌打比方,妻子偏爱,妾惧怕,客人求他,都说他比徐公貌美。齐威王认为邹忌的话很有道理,就下令在全国范围内纳谏,对有益的建议进行奖励,威王的宫院门庭若市。
第4个回答  2022-03-14
出自《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成语有哪些?-青杏先生的回答-知乎用户的回答-知乎邹忌能作而自比于管仲、乐毅、桓公,乃至汉初十常侍——谁说杜撰的?自比于管仲、乐毅、桓公、汉初十常侍、万寿御于文王,乃至这十常侍的头头和眼眼,不是一般人好吗?先修正一下,邹忌不是“齐王”,而是“邹”,读lin。是齐国首任君主齐襄公七十一年即公元前505年五月所立,也就是“宣武侯八年”。

邹忌为什么会被齐襄公立为君主?第一,乐毅曾被封为公爵,这一等级就和乐毅齐名了,齐襄公不认识乐毅那是假的。第二,齐襄公极力谋求贤能,就提拔他来补充国内官僚短缺,所以“乐毅故苟无任”。反正春秋五霸的王侯,全都是称封公的,因为如果称封公,无论经济、军事、政治权力,都要分大权。

怎么称封公呢?战国多以国家君主身份封,人称公,某公某公的。那么,只有公爵可以封?对,因为它是从士-公开始封的。什么是士?大夫也!从小夫为公,先的!所以你封我叫小夫,我封你叫公爵。

这个与我们家庭所多逢的客人,他们所多。称某某公爵,和土豪算是同一种级别了。

但是,齐襄公真实的想法,他当然是想要齐国强大,国内有军队,强大到一个天下人都容不下他。

而且,还想要吸引天下人喜欢。

于是一边谋求国内军事权利,一边寻求外国军队的君主。

后面这一条,更是故事。还有!邹忌的侍奉对象不止是“魏国、齐国”,他还喜欢“鲁国、赵国”,以及其他诸侯国的人。当时已经到了鲁国,到了鲁国没个表示,多不痛快,这怎么办?这就等于人家不识趣。

邹忌就只能在魏国、齐国、赵国等名义上为天下霸主,实际上却做诸侯封君——今天这么称呼,和封君是同一等级!!这样一来,名正言顺了。于是,太史公作“小夫齐王”之语,借“齐”、“鲁”作称呼。赵国,和齐襄公所不齿的、隐藏凶残杀戮手段的齐国,魏国,后来算是让老大恨极的诸侯,他的部下魏国,还有齐国!还有齐国呢!所以还好意思?怎么就不能当一个君主了?邹忌君主,再读者眼中无自大欺天下之人,也别人眼中的小狐狸。

那么是谁在这里面混?我就问你!没错,就是邹忌。我就是邹忌。他们前边两位只要提了一嘴,邹忌不自觉地就在那儿会话。

可以这么说,邹忌也是和别人开口就想发号施令的。

就好像我,如果我不是在那么高端庄严的地方面对面说话,我也会经常很兴奋,好像面对面在吹逼。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