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中女性常用的披帛为什么会在明朝几近消失?

是被自然取代还是经历了其他演变?

首先,披帛的读音(pÄ« bó),在唐代广泛流行,在明朝几近消失是因为被明朝的霞帔(xiá pèi)云肩取代了,也算是披帛的升级版了。

披帛,在隋唐那真是的,你出去走在路上,只要是女子。人人都有,还不止一件,有很多的呢。它一般是用银花或者金银粉绘画的薄纱罗制作的,一头是固定胳膊肘跟前的胸带上,再披在肩上,然后缠在手臂间,我们不经常看古代题材的电视剧嘛,那个缠在女子胳膊上的那个长条布布,就是披帛喽。

女子带着它,使她们显得妩媚潇洒,风姿绰约,再配上曳地的长裙,跳起舞来,给人一种轻盈欲飞飘飘宛如仙女的感觉。你看电视中身穿汉服带着披帛的女子出现,她站那儿披帛自然下垂,静如水一样,走动的时候披帛飘逸,如同风吹杨柳,动静结合。美如一幅画啊,这种附加在衣服上的服饰,延伸了整个衣服的特性,更是为穿衣服的人增添了一分灵气。

它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纤臂,是由它演化而来的。披帛分两种:一种是很宽但很短的那种,是已婚妇女所有:另一种是2米多长的,细细的是未婚女子所有。

汉服的披帛在随着时间的流逝中,也在逐渐的发生改变,就好比我们用的手机,你现在所有的手机可能是第一代,但后面陆陆续续就有第二代,第三代,甚至更多新的一代。披帛它会随时间以及人们衣服的穿搭在不停地改变着。到了明代,它就成了霞帔云肩,比披帛更加的华丽实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02
因为有了更好的霞帔替代,霞帔比披帛触感更好,款式和花纹也更加丰富,所以在明朝几乎替代了披帛。
第2个回答  2019-09-09
汉服中女性常用的披帛,在唐代的时候广泛流行,在明朝的时候,并不是因为消失了,而是得到更好的升级。
第3个回答  2019-09-01
因为明朝时出现了霞帔云肩,比汉服中的披帛更加华丽实用,其实就是披帛的升级版。
第4个回答  2019-09-02
因为历史沿革,服装得到了改良。后世的服装实用性更强。长袍变短、广袖变窄,披帛变成了云肩,和京戏里公主上身的有点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