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可以先:借:其他应付--这笔钱 贷:银行存款 然后 贷:银行存款 借 :管理费用写在一张凭证上 可否
是否可以先:借:其他应付--这笔钱 贷:银行存款 然后 贷:银行存款 借 :管理费用写在一张凭证上 可否
追答先:借:其他应付--这笔钱 贷:银行存款 的话, 就意味着你把这笔钱还掉了啊。 既然还掉了,你还怎么用这笔钱呢?
你再 贷:银行存款 借 :管理费用 不过是一笔普通的费用支出罢了,和之前那笔应付款又扯不上任何关系了。
你再仔细看看,你的两个分录,银行存款 贷了2次, 并非一借一贷抵消的哦。
要么你们上面财务的人也脑子一时糊涂搞错了,要么就是你上面的财务根本不懂财务。
我的天啊,那我怎么花掉啊 天啊
追答钱要花掉当然没问题。 问题是如何消去 其他应付款 科目的余额。
所以才要问你,这笔钱到底是什么钱。
是个管理费,我们单位拥有的一个水井啊,别的公司使用了,每年给点管理费,给三年,这钱已经给了两年呢,都在其他应付
追答这应该是你们公司为了避税之类的原因故意这么做的吧。这属于做假账的。
照道理,这属于你们公司的收入,应该计入营业收入或者其他业务收入的。
不过,如果金额不大的话,干脆交点税算了嘛,老是这样挂着多没意思。
我说了算的话就好了~哎
追答既然是这样的话,那这个问题就无解了。只能一直其他应付款挂着,直到被审查查到为止……
追问这到底要怎么才好啊~~~
追答唯一的办法就是修正假账。
这笔收入应该属于营业外收入的,就 借 其他应付款 贷 营业外收入。 这样账就对了。交了税,心安理得。
如果这个钱我在营业外支出再花掉,是不是就不用上税了呢?
追答首先我声明,我不是鼓励做假账,我只是说明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假账是反面教材,请不要做假账!!!这是违法的!!!
你先静下心来,把会计分录想明白。
你收进来的钱,要花掉,当然是没问题的。
但是,你计入的其他应付款科目的余额是无法消除的——也就是,这假账做得太糟糕了,很容易被查出来,一查出来,就得交税,如果金额大的话,甚至会面临处罚。
举个例子,
你钱收进来的时候,借 现金/银行存款 100 贷 其他应付款 100
你把钱花出去的时候,借 营业外支出 100 贷 现金/银行存款 100
钱你花掉了,但其他应付款的余额无法消除的。 难道你想做 借 营业外支出 100 借 其他应付款100吗? 这样借贷是无法平衡的。
说结论,
把收入计入其他应付款,是属于做假账的。
正规的做法是计入收入类的科目,并且交税。
要做真账,就没有办法避免税金。
如果你要避免税金,就只有做假账。 但是,老实说,你们现在这种做假账的方法,如果有人真心来查账,只要一追查其他应付款余额的来源,马上就暴露了,一点隐蔽性都没有——因为这假账做得太假了,稍微懂点会计知识的人都能查到。
再说对应方法,你想要不交税,那就只有做假账。
虽然未必会有人来查账,但如果诚心诚意地来查账的话,是一定能查到的——“完美”的假账是没有的,要做假的话,只有无限去接近“完美”。 当然,不少人是因为侥幸心理,认为自己不会被查到,最后坐牢的。
无限接近“完美”的假账,只能是那些无关紧要的东西——因为无关紧要,所以没人会去认真追查到底。
我也没有办法给你一个直接的方案,但是可以给你指条思路——好的谎言,是99%的真话+1%的假话,别人去查,随机抽,抽到的99%的都是那些真的东西,谎言就很难被拆穿。 好的假账,也是99%的真账+1%的谎言。
你收到的钱肯定要计入收入才合规,否则一查就穿帮了。但你想想,你们公司有没有免税业务?和对方谈好,比如把水井的使用费用免税业务的名义去结算? 或者,签一份假的委托打井的协议,把当初打井的费用不计入费用,而计入其他应收款,等向那家公司收使用费的时候,把收到使用费冲减其他应收款。 这样的假账就隐蔽多了——如果不是打破沙锅问到底的话,是查不出来的。
最后重申,不要做假账,虽然好的假账很隐蔽很难查,但绝对没有查不出来的假账。如果金额很大的话,财务人员还要考虑考虑法律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