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庭如何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如题所述

人民法院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以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强化司法为民宗旨,五项措施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第一、提高思想认识,打牢服务基础。利辛法院在服务观念上切实从群众利益出发,从群众需求出发,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各项工作的最高标准,出思路、拿办法,改善服务硬环境,提升服务软实力,着力解决“诉讼难”问题。
  第二、建立便民制度,丰富便民措施。健全诉讼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设立信访接待室,安排专人受理群众的上访信访,落实信访答复;在大厅张挂诉讼指南,配备桌椅、信纸、文具等便民设施,为群众提供方便,张贴法律法规、工作程序、业务流程示意图。
  第三、完善巡回机制,延伸审判服务。加强基层法庭受理案件和基层基础建设,使案件巡回受理、巡回审理常态化。延伸审判服务到村社、到企业,保证群众司法诉求及时受理、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困难得到及时救助、问题得到依法解决。
  第四,切实改变作风,奉献真诚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要解决,改变工作作风是关键。全院干警要切实改变作风,对待来诉来访群众,要文明接待,文明用语,递上一杯水,给上一句问候语。在干警中重点治理“四风”问题,对工作作风漂浮、态度粗暴、对待办事群众推委扯皮的责任人,不留情面严肃处理,调离工作岗位,诫勉谈话、通报批评。
  第五,坚持真抓实干,深入联系群众。开展大走访活动,走访涉案群众、五保户、低保户、特困户。通过走访,贴近群众、贴近基层、贴近一线,了解群众所急所需所盼,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现场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纠纷,为群众排忧解难,让广大群众真正实实在在感受在身、体会在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