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传导、对流、热辐射各在生活中举两个实例。

如题,热传导、对流、热辐射各在生活中举两个实例。

1、热传导在生活中的实例:将金属汤匙一端放在开水里煮,过一会儿,露出开水的另一端也会发热;烧菜时,铁锅利用铁的热传导,将菜烧熟。

2、对流在生活中的实例:风是依靠冷热空气的对流形成的;暖气片表面附近受热空气的向上流动。

3、热辐射在生活中的例子:灶台里烧柴火时,坐在边上会感觉到灼烧感;太阳的照射,使气温升高

注意事项

1、热辐射属于热传递的一种方式,不含化学物质,不会对人造成伤害;

2、强对流天气里,在户外时不能在树下躲避,也不能在空旷的地方逗留;

3、热传递根据物体是否良导体来决定。

扩展资料:

基本形式

三种基本形式:自然对流、强迫对流和湍流,其中以湍流的热传递速率最高。

自然对流是由温度不均匀而引起流体内压强或密度不均匀,从而导致循环流动。如煮水时水的上下循环流动。家用电冰箱一般也靠自然对流冷却物品,故冰箱内不能塞得太满而影响对流。

地球表面各部分由于从太阳辐射得到的热度不均匀,导致赤道处暖气团不断上升,流向两极,较冷的空气又不断流向赤道,这种热对流是形成自然风的原因之一。

至于电风扇、间冷式电冰箱、发电机和各种发动机的液泵冷却装置等,都是采用气体或液体的强迫对流。控制气体和液体的对流是增加或减少热传递的主要手段。

夏天打开门窗可促进室内外空气对流,达到散热目的;冬天关上门窗,可避免室内外空气对流,达到保暖目的。有时挂上窗帘,可阻止对流的气流到达窗口,进一步减少室内的热损失。 

影响因素

影响热对流的主要因素是:温差、导热系数和导热物体的厚度和截面积。

导热系数愈大、厚度愈小、传导的热量愈多。火场中通风孔洞面积愈大,热对流的速度愈快;通风孔洞所处位置愈高,热对流速度愈快。热对流是热传播的重要方式,是影响初期火灾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热对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21
1、传导:①将金属匙的一端浸入开水里,过一段时间,露出开水的另一端也热起来。(这是用传导方式,热从高温度部分沿着金属匙传到另一端,使另一端温度升高。)②补塑料鞋时,将钢片的一端放到火上,过一段时间,另一端温度也升高。2、对流①要把一壶水烧开,必须在水的下方加热。水是热的不良导体,不善于热的传导。利用水的对流,使整壶水烧开。②冷热空气对流,形成风。3、辐射①晒棉被。太阳的热是以辐射的方式传到棉被上。(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不善于热的传导。空气是流体,要在空气下方加热才能形成对流。但太阳在上方,太阳的热是以辐射的方式传到棉被上,热的辐射可以在真空中进行。)②冬天,生火取暖。②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9-21
①热传导:热量从系统的一部分传到另一部分或由一个系统传到另一系统的现象叫做热传导。热传导是固体中热传递的主要方式。在气体或液体中,热传导过程往往和对流同时发生。各种物质的热传导性能不同,一般金属都是热的良导体,玻璃、木材、棉毛制品、羽毛、毛皮以及液体和气体都是热的不良导体,石棉的热传导性能极差,常作为绝热材料。
  热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部分沿着物体传到温度较低的部分的方式叫做热传导。
  ②对流:液体或气体中较热部分和较冷部分之间通过循环流动使温度趋于均匀的过程。对流是液体和气体中热传递的主要方式,气体的对流现象比液体明显。对流可分自然对流和强迫对流两种。自然对流往往自然发生,是由于温度不均匀而引起的。强迫对流是由于外界的影响对流体搅拌而形成的。
  靠气体或液体的流动来传热的方式叫做对流。
  ③热辐射:物体因自身的温度而具有向外发射能量的本领,这种热传递的方式叫做热辐射。热辐射虽然也是热传递的一种方式,但它和热传导、对流不同。它能不依靠媒质把热量直接从一个系统传给另一系统。热辐射以电磁辐射的形式发出能量,温度越高,辐射越强。辐射的波长分布情况也随温度而变,如温度较低时,主要以不可见的红外光进行辐射,在500摄氏度以至更高的温度时,则顺次发射可见光以至紫外辐射。热辐射是远距离传热的主要方式,如太阳的热量就是以热辐射的形式,经过宇宙空间再传给地球的。
  高温物体直接向外发射热的现象叫做热辐射。热传导:金属导热 水导热热对流:冷热水混合 冷暖洋流混合热辐射:太阳光传热 红外发热器
第3个回答  2017-07-10
对流:烧开水的时候底部水受热密度减小到上部,上部较冷的水沉到底部, 循环加热,空调也类似。
热辐射:坐在火炉前面感觉到热或是太阳离我们那么远,它的热量一样可以到达地球,这是热辐射

热传导;在做饭的时候,给铁锅的底加热,铁锅的上面也会热
第4个回答  2017-07-29
手摸到开水,感觉烫;在空调房里感觉凉快;
水沸腾较热水上浮变冷下沉再上浮(举不出来了);
任何物体无时不在向外辐射红外线(抱歉也举不出来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