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一代一双人”全诗是什么?作者和诗名是什么?

如题所述

《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清代:纳兰性德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释义:

明明是一生一世,天作之合,却偏偏不能在一起,两地分隔。经常想念、盼望却不能在一起,看着这一年一年的春色,真不知都是为谁而来?

蓝桥相遇并不是难事,难的是即使有不死的灵药,也不能像嫦娥那样飞入月宫与她相会。如果能够像牛郎织女一样,渡过天河团聚,即使抛却荣华富贵也甘心。

作者简介: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具体创作背景不详。有认为词中所写乃是一“入宫女子”,并指此女子即性德表妹谢氏,谓其未入宫时,易与结为夫妻,入宫之后等于嫦娥奔月,便再难回人间,而纳兰性德对心上人的爱恋,却只能通过此词来遥寄。也有解作悼亡之作。

赏析:

上片化用成句,说相亲相爱的“一双人”无端被拆散。不曾交代相关故事,也没有具体情节。下片以“故事”说故事,借古老传说,为透露消息。

劈头便是“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释义:明明是一生一世,天作之合,却偏偏不能在一起,两地分隔),明白如话,更无丝毫的妆点;素面朝天,为有天姿的底蕴。这样的句子,并不曾经过眉间心上的构思、语为惊人的推敲、诗囊行吟的揣摩,不过是脱口而出,再无其他道理。

下阕笔锋转折连用典故,在小令中频繁用典故一般视为大忌,因为稍不留神就容易陷入晦涩难懂、卖弄文采的怪圈。纳兰的这首《画堂春》用典讲究完美,即使是像这样的连续应用典故也丝毫不显生涩,更没有堆砌的感觉。

两个截然不同的典故用在一起不冲突,并且有相互推动的感觉,丰富了词义这一点是非常难得的。这两个典故又是截然相反的意思,用在一起不冲突,还有互相推动的感觉,丰富了词义,这是难得的。

“浆向蓝桥”这里用了裴航的典故,是说恋人未入宫前结为夫妇是很容易的。纳兰写到这里该是想起了当年妻子和自己一起吟诗作对、红袖添香、你侬我侬的甜蜜生活。

可回忆是美好的,现实却是“药成碧海难奔”(释义:难的是即使有不死的灵药,也不能像嫦娥那样飞入月宫与她相会)似的苦痛。

结句则采用了中国诗词用典时暗示的力量。容若有意让词意由"饮牛津"过渡到"牛衣对泣"容若乃权相之子,本不贫,现在用"相对忘贫"之语,无非说如果我能同她相见,一个像牛郎,一个像织女,便也可以相对忘言了。如若能结合,便是做睡在牛衣中的贫贱夫妇,我们也满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作品名称】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   【创作年代】清代   【作者姓名】纳兰性德   【作品体裁】词一生一代一双人, 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 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 药成碧海难奔。  若容相访饮牛津, 相对忘贫。【译文】   纳兰性德曾多次表达过他愿意追随卢氏而去的心情,如这首《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他和卢氏虽不能同生,但却能同死。他死的那天正好也是5月30日,卢氏的忌日。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12-09
出自纳兰容若的《画堂春》全诗如下(附赏析) 全诗 画堂春 纳兰容若

一生一代一双人,
争教两处消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
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
药成碧海难奔。
若容相访饮牛津,
相对忘贫。
赏析:
词的一开始,他写道,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这里的一生一代一双人,正说明了这首词所写的对象。单看这一句,一生,同一生;一代,同一辈;一双,两个。这里留给读者一个疑问,两个人是什么关系?再细细体会,想到这里用的是一双这词,会想到,这里的两个人,会用一双,自然是关系比较密切的恋人,而接下来的一句证实了这个想法,争教两处销魂。如果不是恋人关系的话,这争教两处销魂是怎么也不会出来的。可是,这里会有人问了,既然是恋人,那为什么不在一起而要两处销魂呢?所以接着,作者说明了: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到了这里,相信读者的心了跟着沉了下去。相思相望不相亲,何等的残酷,对恋人来说,彼此相思,彼此能够相望,却不能相亲,这是何等的残酷,也难怪作者会问天为谁春了。
  
  到了这里,我们似乎看到了那个画面,一对恋人,被迫分开,彼此相思种种,这日两人再度相逢,却只能千言万语尽在那深深凝望中,不敢说,不敢讲,不敢透露那一丝一毫的感情,这是怎样的痛啊。
  
  那么,这时候,有人要问了,既然彼此深爱,却又何又不在一起?接着,作者作了解释: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这句用了两个典,一个是裴航乞药,一个是嫦娥奔月。裴航于蓝桥乞药而得妻,嫦娥奔月而不得见。这里借这两个典说明了为什么不在一起,是因为对方已经入宫。如果未嫁,那裴航于蓝桥容易得妻,只是现在嫦娥已入月宫,与后羿相会无期了。可是,即使已经相会无期,作者还是在苦苦守望。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这里的饮牛津,实际上也是用典,用的是牛郎织女的故事在其中。这里的结句实际上就是作者的一个幻想,如果能与之结合,对着她,即便是贫困,也毫不在意。
第3个回答  2020-07-14
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纳兰性德曾多次表达过他愿意追随卢氏而去的心情,如这首《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他和卢氏虽不能同生,但却能同死。他死的那天正好也是5月30日,卢氏的忌日。
诗人落拓无羁的性格,以及天生超逸脱俗的秉赋,加之才华出众,功名轻取
的潇洒,与他出身豪门,钟鸣鼎食,入值宫禁,金阶玉堂,平步宦海的前程,构
成一种常人难以体察的矛盾感受和无形的心理压抑。加之爱妻早亡,后续难圆旧
时梦,以及文学挚友的聚散,使他无法摆脱内心深处的困惑与悲观。对职业的厌
倦,对富贵的轻看,对仕途的不屑,使他对凡能轻取的身外之物无心一顾,但对
求之却不能长久的爱情,对心与境合的自然合谐状态,他却流连向往。
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