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高中学生构建英语语法知识体系

如题所述

海南省东方市八所中学 毕辉容
摘要:在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的英语教学中,语法教学渐渐淡化的形势下,我们如何让学生在高中阶段构建一个自己的完整的语法知识体系也就成为我们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问题。实际上,在教学实践中,帮助学生构建语法知识体系的方式有很多,我们可以适当的集中语法教学,有重点,有比较的让学生自主的学习语法知识,让他们不断地在学习中形成自己的语法知识体系。
关键词:集中教学 语法重点 语法比较 自主性学习
   随着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英语教学中,语法教学也渐渐被我们教师所忽视。不少教师认为,在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的英语教学中,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语法知识碰上就教一点,没有明显的知识就只要学生多说多读就行,这就使得学生出现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对于初中阶段知识少可能还行,但对于高中生来说只能是让他们感觉雾里看花。
经过观察和总结,我们不难发现目前高中英语新课程中对语法项目的编排顺序不像以前教材中的语法项目那样有顺序性、系统性和针对性。所以,教师在讲解语法的时候也是支离破碎的,难成系统。 多数老教师有水平、有经验。但是由于考试制度的牵制,以及学校的升学压力,他们长期使用的都是传统教学法,突然面对全新的教材实在是无从下手,不知所措,只有用传统教法上新教材,违背了教材编写的初衷。最终还是导致学生课文学得囫囵吞枣,语法学得支离破碎,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难见长进。近几年刚走上讲台的年轻教师没有经验,难以应付新教材内容的多样化,再加上自身的语法功底不扎实,在使用口语和板书造句时,时常出现语法错误,语法教学当然也就无法驾驭,造成的后果和老教师的一样。 所以,我们现在的高中生往往会出现语法知识缺乏,英语阅读水平下降,写作、翻译中词法、句法错误多,不妥之处更是比比皆是的现象。 由此可见,语法学习是语言学习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所以让高中学生构建一个英语语法知识体系在我们英语教学中是十分重要也是必要的。以下是本人在英语教学中就帮助学生构建语法知识体系的几点看法:
一.学生要构建好语法知识体系,首先要适当集中地进行语法教学。
适当集中的语法教学就是要在集中的一段时间里集中内容、集中一切手段与方法,以集中材料为辅导,创造强化的环境气氛和条件,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教学活动。这种集中是按语法内容相互间的密切联系有规律地加以集中的,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集中教学内容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可以从纵向集中,就是单项知识点的教学,也是按照句子结构的构成来集中教学。如定语从句、非谓语动词、虚拟语气、名词性从句等;另一方面是横向集中,就是多项知识点的教学。不管语法知识是纵向或是横向集中,我们都可以通过唤醒学生已有知识,引导学生,搭建平台帮助学生引出新知识。这样会使得集中语法教学更容易被学生接受理解。以定语从句为例,它是高一阶段主要学习的语法,由于这个知识点学生在初中就有接触过,所以在教学时可以先引导学生对已有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有效回忆,比如说可以通过几个很简单的例句让学生首先归纳出定语从句的定义:
Eg:(1). The boy star
who/that lives in our cityis .
(2). Our school is the one
which/that lies in the west of Hainan Island.
(3). The book
(which/that) I want to read
is over there.
(4). The person (whom/that) I called just now is your father.
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得出结论:在复合句中,对主句中某一名词/代词起修饰或是限制性作用的句子称为定语从句.得出定义后,可以立即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定从,提出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定语从句的连接词会不同?学生们观察比较后,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定语从句的先行词不同,连接词就不一样。同时,学生们还会发现(3),(4)中的连接词可以省略,教师可以给出相应的提示,从分析句子成分的角度,学生又有了第三个结论:先行词是人时,连接词为who, whom, that. 其中who/that 代替先行词在从句中作主语,不可省;whom/that在从句中作宾语,可以省. (先行词是物,连接词which/that,情况类似)。这样通过所学知识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识,相比较以往教师满堂讲的低成效,现在学生们以原有的知识基础为铺垫,通过自己的归纳总结得出了结论,成效高,也使学生在集中语法教学活动中找到了乐趣。高中学生的思考判断能力已有一定水平,而且大都已具备了接受分析、加工储备新语法知识的意识和能力。作为教师应当了解他们这一特点,在教学时应该引导学生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通过独立思考,主动学习;同时在教师适时的帮助下让学生自行归纳得到新语法知识。
集中语法教学在讲究方法的同时,要想学生能在相对短的集中时间里建构自己的语法体系还需要集中有效的材料进行有效的语法训练,这种训练也可以从两方面展开。一方面,我们可以进行单个语法项目的各个突破,让学生熟练的掌握语法各个元素的使用,另一方面,也要让学生进行综合训练,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同时,这种集中教学在有利于学生迅速掌握语法知识的同时,一定要学生要把理论回归实践,把它用于听说读写中,让学生感受到一种成就感,感到学习的乐趣,而不至于学的乏味以致中途而废。
二.学生要构建好语法知识体系,还要求在教学中要突出语法知识中的重点和难点。
语法教学中,教师要突出重点,不要平均分配时间和精力。最令中学生头痛的语法项目可能就是句子结构和动词用法,在英语当中一定要强调的是一个句子只能有一个谓语。所以学生往往把握不好其的用法。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在这些方面多花时间和精力,精讲多练,反复运用。比如说要弄清楚英语句子的结构,我们先要弄清楚组成一个句子的各个组成部分,即句子的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表语、定语、状语、补足语和同位语的概念。然后再从简单句让学生组建句子,其中也涉及到一些其他语法我们也可以一起处理。最后到复杂句,让学生感到句子结构的重要性。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对语法项目要区别分析,区别对待。常用的语法项目要精讲多练,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运用。有些项目虽不难理解,但由于受母语的影响难以养成正确的习惯。对这类易懂难用的项目需反复操练,直至形成正确熟练使用的习惯。
  三.学生要构建好语法知识体系,还要求在语法教学中要进行必要的比较。
在英语教学中,对一些语法项目进行必要的比较,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比如,动词不定式与动名词的用法比较,现在完成时与现在完成进行时的用法比较,现在分词与过去分词的用法比较等。另外对英语和汉语结构进行比较学习也是很重要的。我们知道,英语是重形式;而汉语是重意思。所以我们教师会经常看到学生中文式英语,他们完全不理会英语语法规则而是一味追求意思表达,结果只能是一团糟。英语语法与汉语语法是两种不同的语法体系,有相异之处,又有相通之处。而相异之处则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是语言运用中最易犯错误之处。教师在教学中应认真分析教材,对英汉语法体系进行比较,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有效地突破难点,防患于未然。比如说,汉语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一个句子可以有很多不同词性的词充当谓语,而英语就不行,他只能有一个谓语而且只能是动词才能充当谓语其他就不行,这样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把握住动词的用法,他在整个英语语法体系构建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四.学生要构建好语法知识体系,还要在英语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能力培养。
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这是高中学生要构建自己的语法知识体系必备的一种能力。它并不是传统上教师直接给学生做解释,而是引导学生自我构建语法知识体系。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年的初期,跟初中阶段比较,在心理,生理上更趋成熟。他们精力充沛,求知欲强烈,记忆清晰,观察水平不断提高。能够初步地独立发现事物的本质及各个主要细节,发现事物的因果关系。并且具有初步归纳演绎重点知识,通过现象抓住问题本质的能力。归纳法是指从实践到理论的过程。在语法教学实践中经常使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学习人教版必修3的情态动词must和has\have to ,时,就可以使用此法让学生知晓其内在区别。比如,我与一个同学进行了对话,并引导他们进行转述。 T: (to S1) You must finish your homework. S1: I have to finish my homework.教师与学生进行了以上对话后,引导各小组讨论以上语境中的情态动词,最后让他们自行归纳并得出结论:对话中的must表示上级对下级的一种权威;have to表示来自外部的压力.经过这样的比较归纳,学生对这些情态动词的运用就得心应手了。总之,在总结语法规则时,不能操之过急,应该让学生先实践,然后讨论发掘,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另外,还可以利用演绎法,即从理论到实践。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先讲解某个语法点的概念, 列出语法规则 ,再让学生自主地运用。比如说,主谓一致语法讲解时,演绎法就较为简捷省力、省时 ,学生易于接受,可是也有不足之处,容易忽视学生的兴趣 ,出现填鸭式教学,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总之,在学生学习语法的过程中,可根据语法点的难易程度让学生交叉使用归纳法和演绎法。比如 ,在进行简单语法教学时可采用归纳法,在进行较难的语法教学时可采用演绎法。只要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语法,这样对于他们构成一个完整的高中语法知识体系就轻车熟路了。
总而言之,不论采用何种方式都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规律。以上只是我在语法教学中所实践的几种方法,在以后的教学道路上,我将继续探索,让学生更好的把握英语语法知识体系。(2)《高中英语新课程教学总目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