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在文言文的不同意及其例句思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08

1. 文言文的不同意项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

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

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

6古之遗爱也(恩惠)

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通“薆”。隐蔽,躲藏)

2-安

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

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安全)

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

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

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

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

7衣食所安(养生)

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

3-兵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

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

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

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名词作动词)

5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兵符,复合词,古代调兵用的凭证)

4-朝cháo

1朝服衣冠(zhāo 早晨)

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

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见,朝拜)

4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

5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

6期年不听朝(朝政)

7坐南朝北(对、向,动词)

5-除

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台阶,名词)

2为汉家除残去秽(清除,去掉)

3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清除,去掉)

4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整修,修理)

5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拜官授职)

6扶辇下除(门屏之间,名词)

6-辞

1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词,言语)

2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文词,文学)

3动以朝廷为辞(藉口)

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

5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告别,辞别)

6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古代的一种文体)

7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较)

8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辞令,应酬的言辞 )

9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辞谢,婉言道歉)

10近者奉辞伐罪(命令)

7-殆

1知彼知已,百战不殆(危险,形容词)

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近于(几乎,副词)

3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大概,恐怕,副词)

4思而不学则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形容词)

2. 去在文言文的例句

1、会意兼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人(大),下面是口(或作“凵”),表示人离开洞口或坑坎而去。《说文》:“从大,凵声。”凵(qū)。本义:离开。

2、同本义。

去,人相违也。——《说文》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诗·魏风·硕鼠》

纪侯大去其国。——《春秋·庄公四年》

大去者,不遗一人之辞也。——《谷梁传》

武子去所。——《左传·襄公二十年》

不能相去。——《战国策·齐策》

乃去。——唐·柳宗元《三戒》

久而不去。——宋·欧阳修《归田录》

一狼径去。——《聊斋志异·狼三则》

东向驰去。——清·魏禧《大铁椎传》

又如:去离(分离;离开);去任(因故离开职位);去住无门(进退两难);去来(离去;往来);去位(离开官位)。

3、除去;去掉。

去死肌,杀三虫。——柳宗元《捕蛇者说》

明日去。——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俸去书来。

又如:去绝根株(斩草除根);去疾(除去疾病);去皮;去邪归正(去掉邪恶,归于正道)

4、相距,远离。

连峰去天不盈尺。——《蜀道难》

日始出时去人近。——《列子·汤问》

西蜀之去南海。——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去村四里。——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又如:两地相去50里。

5、前往,到别处,跟“来”相反。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

公然抱茅入竹去。——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汝可去应之。——《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又如:去住无门(进退两难);去紧(走得快;迅疾);去处(所去的地方);去学校;谁去都一样

6、失掉;失去。大事去矣,可痛惜哉。——《三国演义》;

又如:去失(丢失)。

7、扮演 [戏曲里的角色] 。如:去主角的那位长得并不美。

8、赶走;打发走。夫汇上之处女,有家贫而无烛者,处女相与语,欲去之。——《战国策》

9、抛弃,舍弃。

是君臣、父子、兄弟尽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孟子》

又如:去心(心里丢开;放心);去势(舍弃权势)。

10、去世,死亡。

日月还复周,我去不再阳。——晋·陶渊明《杂诗》

又如:去世(死亡)

11、用在谓词或谓词结构后表示趋向或持续。

上去下来船不定,自飞自语燕争忙。——宋·梅尧臣《绝句》

归去来兮。——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一鸣辄跃去。——《聊斋志异·促织》

跃去尺有咫。

又如:我去考虑考虑;明年回乡下去;船向前慢慢开去;把东西给他送去。

12、逃离,逃亡。

委而去之。——《孟子·公孙丑下》

小敌去。——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纺焉以度而去之。——《左传·昭公十九年》

13、通“驱”。驱逐。

千乘三去。——《左传·僖公十五年》

〈形〉

1、过去了的。如:去岁(去年,上一年);去事(往事);去日(过去的岁月)。

2、通“怯”。胆小,畏缩。

〈介〉

在。表示时间或处所。去里面一字儿摆着三只大酒缸。——《水浒传》

〈名〉 去声。汉语四声之一。古人以“平”“上”“去”“入”四字各为一声的代表字,于是这四个字就成了四声的名称。——王力《汉语音韵学》。

3. 在文言文中,“从”翻译为“跟从”的例句和例句的翻译

1、指随从出游。《论语·颜渊》:“樊迟从游於舞雩之下。”《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子路喜从游,遇长沮、桀溺、荷蓧丈人 。”

2、与之相游处。谓交往。《史记·郦生陆贾列传》:“郦生见谓之曰:‘吾闻沛公慢而易人,多大略,此真吾所愿从游。’”《后汉书·爰延传》:“善人同处,则日闻嘉训;恶人从游,则日生邪情。”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二:“余尝登门,出近作《赠别》长短句以示公……公赏诵久之。是后,从游颇密。”

3、指随从求学。 明 徐爱 《卷上‘按语’》:“从游之士,闻先生之教,往往得一而遗二,见其牝牡骊黄,而弃其所谓千里者,故爱备録平时之所闻,私以示夫同志,相与考而证之,庶无负先生之教云。”

4. “尽”在文言文中的解释及例句

【释义】①完,完毕(动词):弹尽粮绝|苦尽甘来|取之不尽. ②死亡(动词):自尽|同归于尽. ③达到极限(动词):尽头|尽善尽美. ④全部用出,竭力做到(动词):尽心尽力. ⑤全,所有的(形容词):尽人皆知丨尽如人意丨尽数收回,不尽人意. ⑥统括某个范围的全部,相当于“都”(副词):留下来的尽是老弱病残|身上尽是灰. ⑦限定于某个范围内,相当于“光”、“单”(副词):干活尽偷懒|尽说好听的|尽做表面文章. 【尽】 jǐn ①以某个范围为界限(介词):尽着这块布裁. ②把某些人或事物的顺序放在最先(介词):先尽着孩子吃. ③最大限度的(副词):尽快解决|尽早拿出方案.。

5. 就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及例句

就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及例句:

①接近;靠近;趋向。《劝学》:“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赤壁之战》:“邂逅不如意,便还就孤。”

②上;上登。《信陵君窃符救赵》:“乃谢客就车。”

③就任;就职。《陈情表》:“臣具以表闻,辞职不就。”

④参加;参与。《芋老人传》:“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

⑤承受;接受。《肴之战》:“使归就戮于秦。”

⑥择取;效法。《原君》:“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

⑦成就;成功。《乐羊子妻》:“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荆轲刺秦王》:“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

⑧看;观赏。《过故人庄》:“等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⑨向;从;跟。《狱中杂记》:“余尝就老胥而求焉。”

⑩就着;根据。《芋老人传》:“然就其不忘一芋,固已贤夫并老人而芋视之者。”

⑾即便;即使。《三国志·蜀书·法正传》:“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⑿即,便。《红楼梦》:“至院外,就有跟贾政的小厮上来抱住。”

6. “使”在文言文中的不同意思和例句有哪些

〈动〉1.(形声.从人,吏声.从人表示人的动作行为.本义:命令)2.同本义 [order]使,伶也.——《说文》.按,伶者,令也.故君使其臣.——《礼记·表记》.注:“谓使之聘问师役之属也.”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史记·陈涉世家》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史记·屈原列传》魏王使将军 晋鄙将十万众救 赵.——《史记·魏公子列传》3.又如:支使(命令人去做事)4.派遣 [send;dispatch]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汉· 贾谊《过秦论》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5.又如:差使(差遣;派遣);使转(打发去);使遣(差遣);使会(差遣,使唤)6.致使;让;叫 [let;make;cause]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清· 黄宗羲《原君》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我死,吾能之乎?——清· 林觉民《与妻书》7.又如:一场大火,使他一贫如洗;虚心使人进步8.运用;使用 [use;employ]联闻,使功不如使过.——《旧唐书·李靖传》造父巧于使马.——《韩诗外传》尚贤使能.——《荀子·王制》9.又如:使费(使用钱财);使低嘴(说坏话);使不着(用不着);使民(使用民力);使风(利用风力);使指(使用手指);使官(利用职权);使弊幸(用心计);使贤任能(任用有品德有才能的人);使钱出土10.使唤;役使;支使 [order about;work;use]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民之外事,莫难于战,故轻法不可以使之.——《商君书·外内》使之虽病也.——《礼记·檀弓》况于使之者乎.——《荀子·解蔽》.注:“役也.”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恣君之所使之.——《战国策·赵策》11.又如:使伶(供使唤的人);使役(役使,驱使)12.耍弄;玩弄 [play].如:使棒;使酒(耍酒疯);使乖(耍小聪明);使坏(出坏主意;耍花招);使作(作弄;摆弄);使道儿(耍手段);使心用幸(用心机);使促狭(玩弄阴险手段);使法(玩弄手法);使乖弄巧(卖弄 *** ;耍手腕;耍花招);使刁(玩弄欺诈手法)13.出使 [serve as an envoy abroad]唐雎使于 秦.——《战国策·魏策》臣舍人蔺相如可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使北营,留北关外,为一卷.——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14.又如:使人(奉命出使的人)15.放纵,任性 [indulge]灌夫为人刚直,使酒.——《汉书·灌夫传》.注:“因酒而使气也.”16.又如:使脾气;使心别气(发脾气);使性(使性气,使性儿.发脾气,任性)17.可以,行 [can;may].如:使的(可以)18.主使 [instigate]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 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使也.—— 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名〉1.使者 [envoy;messenger]时汉连伐 胡,数通使相窥视.——《汉书·苏武传》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也.——《战国策·齐策》2.又如:专使;使曹(使者);使轺(使者所用的快车);使牙(节度使办公的衙门);使臣星(使者);使车(使者所乘之车);使传(经使者传达的皇帝诏书);使署(使馆);使客(使者);使官(使臣);使物(使者和货物)3.使命 [mission]时周瑜受使至 番阳,肃劝 权召 瑜还.——《资治通鉴》4.佣人;奴仆[servant]那厨役雇的是个乡下小使.——《儒林外史》5.又如:使下(仆从);使长(奴仆对家主的称呼);使婢(侍婢;婢女);使唤的(奴仆,仆婢);使人(仆人);使数(随从,供使唤的人);使头(仆人的头儿)6.官名.负责某种政务的官员 [official].如:节度使;转运使7.姓1.假如;如果 [if]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 秦.—— 清· 刘开《问说》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清·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2.又如:使无先生相助,岂有我之今日?使能发愤图强,必定前途无量。

7. “于”在文言文中有什么意思 例句

“于”字在文言文中可以作1、动词。

a、意思是“往”或者“去”。如:“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诗·周南·桃夭》。b、意思“取”。

如:“昼尔于茅,宵尔索陶。”——《诗·豳风·七月》。

2、介词。a、表示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意义相当于“在”、“到”或“在…方面上”。

如:“捐金于野。”——《后汉书·列女传》。

b、表示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相当于“向”、“对”、“对于”等。如:“何有于我。”

——《论语》。c、表示引进比较对象,意思相当于“比”。

如:“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8. “而”字在文言文中的几种意思及例句

文言虚词用法举例

最新《考试说明》对本考点的要求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

重点是二十个虚词

一、连词:表七种关系

1、表承接关系

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②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脰而函之,卒与尸合。

2、表因果关系:因而

①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而为之记。

②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

3、表示转换关系:可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4、表并列关系,并列的成分必须词性和结构相同。

①蟹六跪而二螯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5、表递进关系:而且

①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大王。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6、表假设关系:如果、假使

①诸君而有意,瞻余马首可也。《冯婉贞》:

诸位如果有(拯救我村)之意,看我的马头(听我命令)就可以了。

②以大王之威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立奉璧来。《廉蔺列传》

7、表状语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①吾尝终日而思矣。

②呼尔而与之,行道 之人弗受。《鱼我所欲也》:呼呵着给你吃,走路的人不能接受。

③暮而果大亡其财。《智子疑邻》:晚上果然他们家丢了许多财物。

二、语气副词:就

①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②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后序》:

死就死了,可是境界危险恶劣,层层交错出现,不是世人所能忍受的。

三、副词:尚且、都

①而非是者,虽有切于身心性命之事,可以收取善之益,求一屈己焉而不可得也。《问说》:

而以是为非的人,虽然有与他修身养心品德修养有密切关系的事,可以得到有益的善事,求他使自己屈尊一下都不可能。

②千乘之君,求与之友而不可得也。《孟子·万章下》:千辆兵车的国君,寻求与他结友都不可能啊。

四、副词:乃

①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礼记》:孔子从泰山旁边经过,有一个妇人在墓旁哭得很伤心。夫子扶着车前横木听着哭声,让子路去问那个妇人,说:“您这样哭,很像有很多忧愁似的?”(妇人)乃说:“是。”

五、指代副词:怎么

①况操自来送死,而可迎之邪?《赤壁之战》:何况曹操自己来送死,怎么可以投降他呢?

六、副词、形容词词尾,无义

①铤而走险。《左传》:无路可走采取冒险行动。

七、连词,相当于“以”连接上、下、往、来等字。

①三代而下,有学而无问。《问说》:三代(夏、商、周)以下,有学习,无求问。

②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孟子》:自孔子以来,到现在一百多年了。

八、祈使语气词:同“耳”,吧、呵

①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