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执行gtd时间管理?

如题所述

研究时间管理十余年,总结一句话,管理事件不靠感觉,靠系统。GTD 是“ Getting Things Done ”(把事情做完)的缩写,是一种高效处理事务的系统,源于 David Allen 的著作《尽管去做:无压工作艺术》。想要运用这个系统,也需要用到一些工具来帮助自己管理。

GTD系统,共有五个步骤,收集-整理-组织-回顾( review)与检讨(checking)-执行,这五个步骤,想要理解比较难,要完全执行也是有难度。经过多年的研究与观察,无数学员反馈想要完全执行这五步骤,太难了,无法坚持下来,很难让这个系统变成一种习惯。

经过大量的研究与实践,我把5个步骤,简化成3个步骤,“3”是个神奇数字,容易被人记住,超过3个步骤,我们就容易忘记。接下来,详细讲解收集-排程-执行这三个步骤。    

一、收集-清空大脑

我们每天都有很多事情要做,在我们的大脑里每天都会冒出很多想法。

如果我们不能用一个优秀的脑外系统来管理自己的想法,那么很多事情就会被遗忘,因为我们的大脑是记不住事情的。

而当我们的事情没有被完成时,我们的大脑就会感到非常焦虑。

我们把存在于大脑里的事称为“杂事”。

如果大家学会了清空大脑的技巧,学会把所有的杂事放到脑外系统,例如我们推荐的软件:Omnifocus,当然大家也可以用自己熟悉的,自己喜欢的记录软件,例如:备忘录或者纸笔记事本......都可以。

当我们把自己很多的想法与待办事项从大脑里移除,把它们移记到软件或者纸上时,我们就能进行更清晰的评估,进而把重要有意义的事都由想法转化为“下一步行动”
       
     

 

二、排程
       
 

    

1、不做删除,从收集的事件里,挑出近期或者远期都不会做的事情,就删除。            

2、2 分钟内能做的,马上处理,不要放着了。如转发邮件给同事。

3、大于2分钟,不能立马完成的事情,还要继续进行排程

第一种叫日程,那些固定时间的事件放入日程表(开会时间,坐飞机、参加婚礼)这里推荐一款日历软件1CalendarS,能很好的管理你的日程;

第二种叫弹性清单,就是没有固定时间做的事,比较没有受时间限制,这类事情很多,我们可以按照情景来分,做个举例:打电话预约刘总签合同,放入电话清单。这样分的目的,是为了在同一情境下的事情可以批量从动处理。

       
     

第三种叫高空,那GTD给了我们一个怎样的框架和架构呢?

他告诉我们,我们的高空需要分层。

怎么分呢?一共五万米,加上跑道,就是六个层次。

最底层叫“跑道”;

上面一层叫“项目”,也就是1万米高空;

我们的“关注范围”,是2万米高空;

3万米高空是我们的“目标”;4万米高空是我们的“愿景”;

5万米高空是我们的“宗旨”。

这么讲理论,大家可能不能理解得很清晰,那就举个例子吧:

很多人说自己有人生目标,例如:有一个人他的目标是要赚一个亿!

于是他每天就很努力地工作!

一段时间后,他取得了一点成绩,但是在取得这些成绩的同时,他发现自己的生活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例如:夫妻关系越来越紧张。

但是他有很坚定的信念啊!他的人生目标是要赚一个亿啊!所以他觉得没问题!夫妻关系紧张,大不了换一个老婆。

于是他接着努力,努力工作,努力上班......

慢慢地他赚到了500万,距离实现人生目标又近了一步!

但是这时就不仅是夫妻关系紧张了,他发现孩子开始吃上摇头丸了。

但是他想,这也没关系,孩子不好,大不了再生一个!

他继续努力、努力、再努力!

终于人生目标快要达成了,他已经赚到了5000万!

但是这时候他却接到了医院的体检通知,由于他长期的不规律饮食和作息,以及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他得了癌症

所以,很多人是有自己的目标,而且我们也是朝着自己的目标去奋斗的,可是到头来,我们发现了什么?

我们发现:自己拼了命地爬上了一堵高墙,但是在成功登陆之后,看到了墙上的风景之后才发现,自己架错了梯子,上错了墙,这个墙不是自己梦寐以求的那个。

其实人生不在于做多少事,更重要的是你在做的这个事,是你自己选择的,是你自己愿意的,不要等到已经走到底了,才发现是错的。

所以,人生的“高空”是一个系统管理的方法。

 


第四种叫将来也许,就是那些将来有可能做的事情,可以排到同一类,比如环球旅行、做一次公益,这类事有可能将来会做的事情,放在同一类。

4、计划外紧急,计划外紧急指的是,没有在你收件箱里的事,突然来一件事需要你去处理的,这类事情要尽量避免它,它会打乱你的生活节奏,把你变成一个“救火队员”都在处理紧急的事情。所以要求你平时养成随时收集习惯。

三、执行(检视)

完成了收集与排程,最后最重要的就是执行了。这里就要运用到我们执行的4D原则了

第一、你完成它;

第二、你推迟它;

第三、你可以委托;

第四、你可以删除掉。

这就是4D原则,第一个“D”是Do(做),第二个"D"是defer(推迟),第三个“D”是Delegate(委托),第四个“D”是Delay(删除)。

眼下对你来说哪些是相对比较重要的你就要去执行,相对不重要不紧急的你就推迟,那个重要性不够的,你可以委托,那真的是不重要的,你就删除掉。

当我们能很好的做计划,把计划进行排程,并且能很好的执行,最后就是要学会检视,做定期的检视与回顾,最好每天进行检视或者一周检视一次,检视自己的计划是不是能很好的被执行,哪里有需要精进的地方,检视是为了下一步能做得更好,更好掌控你的时间,让你告别忙乱的生活。

总结:GTD之所以称之为'无压力’,只是因为你在执行事情的时候,不要再伤脑筋去想着其它事情了,因为你所有的事情都在你的GTD系统里面。你可以在任何时刻查看你计划好的工作。有了空闲时间,就先看看日程;没事的话,就看看你的情境清单;再没事的话,关注你的高空,选取某个事项做项目分解;还是没事的话,就找找将来也许里面的事情有没有可以现在来作的了;还是没有的话,就只好开始开始收集你的任务了。总而言之,你要养成好习惯:尽量不要干你GTD系统以外的事情;除非你的GTD系统不够完善,很多事情你根本没有计划进来。

希望以上的总结分享,能为大家所用,时间管理是一辈子的事,慢慢来不要着急,最后祝大家都能过上自己理想的生活,加油,共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4-25
你的生活是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第2个回答  2020-04-25
1/6
1、理论与实践并重。虽然理论和实践存在差异,但不能否定理论的指导作用。我们先从GTD时间管理做起,首先要明白GTD时间管理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由5个过程组成:收集、整理、组织、回顾、执行。这几个过程可以说是缺一不可。
2/6
2、快速收集。快速收集意味着我们不需要考虑太多的因素,只要认为是应该做的,即将做的都应该收集起来,整理会在后面的步骤进行。这里我采用的是日事清软件,在“日程”界面下,左侧“收纳箱”就是存放收集任务的地方,直接将所有收集的事情逐条添加。
3/6
3、按指定标准整理。整理是一个稍有困难的步骤,主要是很多人不知道怎么整理,以什么标准整理。这里我们可以先从简单的步骤做起,即按照重要的程度和紧急的程度来划分,譬如日常开会(紧急不重要),同事、领导交代的任务(重要且紧急)等等,可以用四象限的形式来区分,如图所示。
4/6
4、清晰的组织。组织在实际工作中我将其列为时间的安排,譬如部门工作会议留出1个小时的预算,处理邮件留出15分钟,这样来安排,规划处一天的具体工作时间安排。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在这里规划的很好,GTD是一个周期的过程,可以不必在这里纠结,这次做不好可以在总结的时候进行分析,更好的安排下一次的计划。
5/6
5、回顾和执行,这两个步骤在实践中我是按照回顾——执行——回顾的方式来做的。第一个回顾是回顾前面的计划是否合理,是否存在纰漏,将计划的事情进行记录,写到对应工作的子菜单中。执行即按照设定计划来实践,实践的过程中也要将进度、问题、解决方案进行子菜单中的备注。
6/6
6、回顾和总结。回顾要参照自己的计划来对比自己的成果,这个在日事清中提供了自动生成功能,如果希望总结的更全面,可以添加一些自己的想法、感悟。同时,回顾即是总结,这里不但要总结当前工作内容,还要总结自己的工作方法和当前效率,以便衔接下一次的工作计划。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