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或理解「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如题所述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这句话出典于《老子(道德经)・56章》。
而《老子(道德经)》里与这句相关联的还有:“多言数穷(5章)”,“圣人行不言之教(2章)”等。

在我看来这些语句言下之意并不是在讨论“不说才是明智的”或“说话多少才好”这个问题,而是同指一个中心即“道法自然(25章),无为为之”。

“道法自然”直译是“道(道)效法(法)自己(自)如此(然)”。
简单说就是,不是人或其他什么造出了”道“,并且可以主宰它。
“道”的“存在”和“运行”是按照它与身俱来的规律或准则而来的。不受人力、神力或其他外力的控制而改变。他是自然而来循自然而去的。
至于老子的“道”很难解释,但可以理解成万事万物的本质,世间一切现象的本质规律,最高真理(至理)等等。
总而言之从”道法自然“可以知道,世间万物的本质规律等都是自然而来自然而去不受人等外力支配控制,也不可强加改变的。就像一定空间内的物理化学等规律一样,不可人为创造更改控制,人只能根据这个规律生活、创造等,违背即是失败。

回到主题。若要说”无言/不言“是什么意思,”觉得应从” 无为“着手。因为老子的”无言“其实是”无为“的一种表现。
这里的“无为”当然不是指什么都不做。因为老子自己说了”无为则无不为(37章)“。也就是说做到了”无为“,则没有做不成的事。
那”无为“为什么要叫”无为“呢,全是因为”道法自然“。
万事万物都在按其自身本质和规律而存在发展着。人所需要做的只是顺应这个本质和规律去做就好。顺应着去做便是成为这自然的一部分,便是”无为 “,是”不妄为“。儒家所说天时地利人和,或者我们一般所谓的顺时,顺势,这些都是属于”无为“。在政治领域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便是“无为”最有名的政治实践。
”无为“就像是顺水行舟,是不需要划桨就能前行的,人只需要做在船上便能到达目的地。(题外话)其中难的就是,先要知道”顺水好行舟“这个规律,然后再去找这样一条水路,然后再去造艘船。所以”无为“并不简单。

那么“无言”就简单多了。“言”属于“为”(行为,作为),“无言”自然属于“无为”的一个表现。”无言“并不是不说话,而是”不妄言“。(”言“于老子而说不仅指说话,还有政令等意思。为一己之私而不顾天下所发的政令、辩言等,违背了自然之”道“都是老子所不推从的。而“不言”与之相反,是合乎自然之“道”的。若是把其中意思展开就有很多含义,比如”说该说的“,“不说不能说的“…………)
例如”圣人行不言之教“,这并不是指圣人用不说话教育大家,或教育人时不说话。

通俗点解释,因为圣人掌握了人学习和行为的本质或规律。知道人是会学样,且会在环境中改变。所以他教育大家时,不会命令他人一定要做什么怎么做。而是用自身的行为,自身的言语谈吐,慢慢的感化大家。他人看到圣人的行为谈吐,自然会意识到自己的差距,而意识到自己的不足。那份意识为促使自己自发地改变,而圣人则成为一个榜样。圣人并没有强加什么在他人身上,不号令,不宣扬,只是以最朴实的存在以身作则着。 所以圣人并不”言教“而是”身教“。说白了圣人其实什么也没做,平时该干啥就干啥,但是自身却教化了无数人,这也是”无为“。

综上”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当然不是指”知道的人“或”有智慧的人“就不和别人说话聊天,也不把正确的说出来等着别人自己领悟,相反说出来了还是不明智(不知道)的人。
这里不言是指”不妄言“(顺应规律、世事等说该说的,说需要说的……),而”言“则与之相反,是指”妄言“。(如前所述“知者不言”其实是“无为”的一个表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5-13
直接翻译成白话文就是:知道的人不说,说的人不知道。

关于这句的理解可以参考林语堂先生的文章《中国人之聪明》,以下为片段:
“郑板桥曰:“难得糊涂”,“聪明难,由聪明转入糊涂为尤难”,此绝对聪明语,有中国人之精微处世哲学在焉。俗语曰:“聪明反为聪明误”,亦同此意。陈眉公曰:“惟有知足人,鼾鼾睡到晓,惟有偷闲人,憨憨直到老”,亦绝顶聪明语也。故在中国,聪明与糊涂复合为一,而聪明之用处,除装糊涂外,别无足取。 ”

  当然,林语堂先生此篇文章由于特定的时代背景而批判性过强,下面来谈谈我的理解吧。

知道的不说出来,在古时可以视为一种聪明,是一种不显山露水的风度。
老子说:“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讷:语言迟钝,不善于讲话。真正有口才的人表面上好像嘴很笨。表示善辩的人发言持重,不露锋芒。

不知道的人却说话,有言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出自《论语》)和这句倒是有些异曲同工之妙了。不知道的人却来多嘴多舌,由此可见随便说话的人没有真知灼见。

所以,这句话告诉我们:“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出自《论语·为政》)
真正有价值的,往往是那些经得住时间的沉淀,低调内敛的。

而带有锋芒,往往是那些经不起消磨的,没有内涵的东西。
第2个回答  2020-12-26

第3个回答  2016-05-05
有智慧的人不说话,或话比较少,智慧比较少的人才整天叽叽喳喳,有智慧的人在一起,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明白是什么意思了,所以不用说话,话说的多了,就会让别人完全看透你的弱点,而且言多必失,一旦哪些话说的欠考虑还容易中伤他人、引起误会,智慧的人也不用言语去教化众人,不说话,反而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威严。
第4个回答  2016-05-30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是指明智的人不随便说话,随便说话的人没有真知灼见。出处 《老子·五十六章》。不过这是在古时候的情况,在21世纪,一个主要靠沟通的社会,知者不言还是对了,但是言者不知却不一定,现在的社会有很多销售的,他们就是随便说话,来忽悠,来拉关系,也许没有什么真知灼见,但是可以拉近客户之间的关系,给他们带来收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