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诚:上甘岭1人歼敌400余敌军,因拖欠巨款曝光真实身份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5-01
1928年底,蒋诚出生于四川合川区隆兴镇的一个偏远农村。他的家庭条件并不富裕,每天的生活都充满了对下一顿的期待。为了减轻家庭负担,蒋诚在年幼时就开始帮助地主干农活,甚至体验过乞讨的生活。尽管生活艰辛,蒋诚却继承了中国人特有的韧性,面对困难不屈不挠。他心中怀揣着对家乡的热爱,一直等待着参军报国的机会。
1949年底,解放军二野主力全力解放四川全境,胡宗南的残兵败将无法抵挡解放军的攻势,瞬间土崩瓦解。四川全境很快获得解放,土地也被分给了贫困百姓。蒋诚和其他青壮年一样,为了保护国家和自己分到的土地,选择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当时他只有21岁。
1949年,新中国正式成立,人们都以为战争已经结束,可以开始发展社会了。然而,第二年,邻国爆发了朝鲜战争,一度威胁到我国的边境,美帝国主义甚至公开威胁我国。新中国经过数十年的战争,已经疲惫不堪,但国家领袖深知这是一场立国之战,为了国家和人民,必须派出军队支援朝鲜。
抗美援朝是一场血与火的洗礼。面对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国,中国军队毫不畏惧,积极响应国家领袖和党的号召。志愿军战士在战场上从未后退一步,无论是面对敌军的炮火,还是数倍于己的敌军,他们都拼尽全力坚守阵地,让敌军付出惨重代价。蒋诚也是其中的一员,他英勇杀敌,毫不畏惧,为了国家和人民而战。
上甘岭战役是抗美援朝中最惨烈、最危险的一次战役。这场战役的规模是中国军人参与过的最大的,敌军的炮火数量投放更是远超世界第二次大战的任何一次战役。蒋诚所在的部队是志愿军12军的重机枪手,在支援上甘岭之前,已经有4个连在537.7高地与敌军战斗了数十天。蒋诚等人支援的到来,让剩下的24名战士看到了胜利的希望。
蒋诚的部队抵达537.7高地后,立即被安排在最前线。面对敌军的战机、坦克和火炮连番轰炸,蒋诚所属部队已经疲惫不堪。在密集的炮火中,蒋诚端着机枪从坑道出来,对着低飞的轰炸机进行扫射,甚至击落了一架轰炸机。
蒋诚在坚守阵地时,腹部被敌人的炮弹碎片击中,伤口直接开了一个大口子。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刻,蒋诚丝毫感觉不到痛楚,他将掉出来的肠子塞回去,简单包扎后继续战斗。仅凭一人之力,蒋诚就消灭了四百多名敌军,对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反攻作出了有效的压制。
战斗结束后,蒋诚因伤势过重晕倒在阵地上,经过数小时的抢救才脱离生命危险。蒋诚在上甘岭一战中的表现被誉为神奇,因此被国家授予“一等功”的荣誉。
1953年,抗美援朝以志愿军的胜利告一段落,蒋诚在第二年返回祖国。国家因为他在上甘岭战役中的巨大贡献,再次授予他“三等功”的荣誉,后因军人军衔制蒋诚选择复员回乡建设。
1955年,我国开始实行军人军衔制,蒋诚复员时只拿到了一身衣服、一堆洗漱用品和一张布票。蒋诚回到家乡后,政府首先安排那些残疾退伍军人,蒋诚身体健康,所以暂时被搁置了。蒋诚没有怨言,他本来就是为国家和人民而战,即便对方不知道自己的战绩和战功,他也没有去强调。
蒋诚回到家乡后,成为一名农民,从重机枪到锄头,他都没有任何怨言,而且在其位谋其职,不管做什么都十分出色。蒋诚自从复员后就没有受到镇政府的关照,镇政府很大可能也因为人数太多最后导致忘记对蒋诚的安排,然而蒋诚也没有提及过。
蒋诚从事了新的工作,在养蚕这个行业中他是当地最厉害的,而且还是大家公认的养蚕能手。蒋诚当兵的时候就是为了国家和人民,复员回乡后依旧为百姓着想,他利用广播将自己养蚕的经验和技术通通告诉街坊邻居,如果有的人还是不会,他都会去现场亲自指导。
蒋诚自己心里也清楚,大家除了务农也没有什么经济来源了,所以为了农村建设,帮国家出一份力,于是决定一定要将街坊邻居的养蚕技术提高。蒋诚虽然日夜奔波,但是没有得到镇政府妥善安排,工资依旧是不够养活家里的七个人。蒋诚在养蚕行业中获得的收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一家人都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一年没有几天吃了顿饱饭。
蒋诚在养蚕行业中一干就是二十余年,不管是为自己还是为大家,他都完美地继承了在军队中的作风,哪里需要自己就在哪里出现,在任何行业都有非常大的热情。
1983年,蒋诚得知要想带领百姓们富起来,那必须先修好路。如果将桑蚕行业推销出去,那么也就意味着他们这个村庄会因此得利。修路花费的资金太多了,国家急需要发展的时候,也没有过多的钱帮助兴隆镇修路,所以修路的申请一直没有得到答复。
蒋诚于是想到一个办法,他向镇政府提议说参加修路的百姓可以拿到工分,以此来换钱,这样修路日程会大大缩短。镇政府于是同意了蒋诚的建议,让他带头带领乡亲们修路,百姓们也都知道修路的重要性,也知道路修好就可以发家致富,而且还有蒋诚起带头作用,所以大家都积极参与修路的工作,每天都在蒋诚的带领下干劲十足。
然而,路修到一半的时候,镇政府已经没钱分发了,于是那些参与修路的百姓拿不到工资,这个工作也就暂时停了下来。蒋诚面对这样的情况也很无奈,他知道乡亲们也有自己的难处,但是这条路不修村庄更是没有出头之日,更不想修到一半的路就这样半途而废,这条关乎家乡发家致富的捷径,蒋诚不管怎样都不愿意轻易放弃。
为了让修路正常进行,蒋诚想方设法筹钱,最后百姓们全都继续进行正常工作。不久,隆兴镇前往合川县的路终于修好,这也就意味着百姓们的桑蚕行业可以推销出去,经济有了更多的保障。
蒋诚当时又是怎样筹到钱的呢?其实修路的资金是蒋诚向银行贷款得来的,连本带利一共2400元,在当时那个年代可以说是一笔巨款。当时那个年代正式员工一个月的工资是50块,这笔巨款是正式员工四年不吃不喝的工资,而蒋诚还不是正式员工,所以要还这笔巨款要花不少功夫。
对于这件事,蒋诚除了自己谁都不知道,有困难他都是第一个扛在自己肩上,也不好意思麻烦别人和组织。蒋诚之后告诉自己的儿子:当年为了修路欠下了银行2400元,现如今他已经还不动了,但人要讲信用,剩下的债务需要他的儿子来还。
蒋诚的儿子蒋明辉听到父亲的话也十分震惊,但是也没办法,他知道自己父亲是个热心肠,为了家乡的建设一直在最前线。为了还清债务,他将自己攒的1000元还有卖到房子的钱财加起来最后才还清债务。蒋明辉也因为债务变得一穷二白,最后结婚的时候倒插门嫁进了娘家。
蒋诚知道自己没有帮助到自己的儿子,反而还让自己儿子的压力变得更大,但他没有后悔。蒋诚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他遇事不说话但是会用实际行动来证明,毕竟“画大饼”谁都会,而他也没有因为自己有功就炫耀或者邀功。
哪怕蒋诚当时回归家乡后没有得到相应的待遇,也没有丝毫怨言和不满,也没有给组织添过麻烦。当时那些捷报都已经随着时间流逝,能证明蒋诚的证据只剩下了勋章,这是当时他用自己生命拼出来的荣耀。
那些代表他无上荣耀的勋章都被蒋诚藏了起来,所以家人都不知道他究竟有多传奇,只知道曾经是一名解放军战士。大家也都知道战友情,上甘岭战役太多战士牺牲在那里,蒋诚同样也经历了这样的遭遇,不仅自己身受重伤,连自己朝夕相处的战友都牺牲在别国中。
这些勋章对于蒋诚来说是荣耀,更是他不愿意提及的回忆,所以将他藏起来一部分是为了躲避这份回忆和不给组织添麻烦。有功就赏,有过就罚,国家不会亏待任何一名付出巨大贡献的老兵。
尽管这份荣誉晚来了30多年,当当地政府整理历史遗留资料的时候终于发现一封信件,而这份信件就是关于蒋诚的革命军人喜报。本来部队是寄给蒋诚的,最后却送到了合川县,一直没有落到蒋诚手中,信件背后还标注着查无此人。
当时负责分发信件的同志填错了蒋诚家的地址,将隆兴镇写成了兴隆镇,所以才搞出了这样一件乌龙事件。而且在合川县好巧不巧也真的有兴隆镇的地方,当时送信的工作人员也确实送到了这里,只是蒋诚不在这里罢了。就这样一件乌龙事件,导致“革命军人立功喜报”退回到信箱中。
当时工作人员整理这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