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科目做错怎么调账,补交前年度的税怎么处理

我在交接后,发现原会计的经营收入做成了事业收入,单位替个人交个人所得税怎么处理
如果调账要通知原会计吗?请哪位高手帮我回答得具体点(分录),谢谢!

1、
错帐的更正方法主要有划线更正法,红字更正法,和补充登记法.
划线更正法:适用于结帐前发现帐簿记录有错,而记账凭证无错,即纯属文字或数字记帐时的笔误及帐簿数字计算错误等情况。操作:将错误数字或文字全部画一条红线予以注销,在空白处用蓝笔或黑笔写上正确数字并由更正人员在更正处盖章。
红字更正法:1、适用于记账凭证填错并已登帐而形成的错帐。这种错帐,如果在结账前发现,无论是分录所用科目错误还是金额错误,都可采用。操作:用红字金额填写一张内容与错误凭证相同的记账凭证,在摘要栏注明“冲销(或更正)x月x日第x号凭证的错误”,并据以用红字金额登记入帐,冲销原有错误纪录;然后,用蓝字金额填制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在摘要栏注明“更正x月x日第x号凭证的错误”,并据以登记入帐。(填制的日期是更正的日期,编号是更正的编号)。2、对于记账后,如果发现记账凭证中应借、应贷科目正确,但所记金额大于应记金额,也可用。操作:填写一张红字金额凭证(金额为多记的差额)并据以登记入帐。
提问的这几种方法都可以,但是如果记账凭证连科目都错的话就只能用红字冲销了。

===========================================================================================
红字冲销法适用范围较广,一般情况下,错误都可以用红字冲销法进行更正。典型的是记账后发现错误,而账簿记录的错误源于记账凭证的错误,记账凭证的错误在于账户名称或记账方向有错或者方向、金额都错等严重的错误。
红字更正法适用于以下两种情况:
①根据记账凭证所记录的内容记账以后, 发现记账凭证中的应借,应贷会计科目或记账方向有错误,应采用红字更正法.进行更正时,先用红字金额填制一张与原内容一致的记账凭证,据以用红字金额登记 入账,在摘要栏注明"冲减×月×日×号凭证错误",冲销原错误记录.然后用蓝字填写一张正确的凭证,重新登记入账.
②科目正确,实记金额大于应记金额进行更正时,将多记金额填制记账凭证,据以红字金额入账,冲销其大于应记金额 的差额改正错账.
例:村集体经济组织用银行存款890元购买化肥入库,误将凭证填为980元,并已入账.
借:库存物资 980
贷:银行存款 980
更正时,填制以下红字金额凭证,予以冲正:
借:库存物资 90
贷:银行存款 90

2、
补缴2008年企业所得税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3、
一、 保险金的处理
养老保险是按职工工资的一定比例缴纳到社会保险机构的,其中,单位承担一部分,个人承担一部分,个人承担的部分由单位代扣代交,一般在当期缴纳,因此,在缴纳时,职工应交的那部分应由单位先承付。
1.当期缴纳时账务处理
借:管理费用——养老保险费(注:单位承担的部分)
其他应收款——养老保险费(注:个人承担的部分)
贷:银行存款
2.发工资时,把单位代交的部分收回,从职工工资中扣回时账务处理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其他应收款——养老保险费
3.如果当期未缴纳
①当期的账务处理
借:管理费用——养老保险费
贷:其他应付款——养老保险费
②发工资时个人应交的部分照扣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其他应付款——养老保险费
4.企业以后期间向劳动保障部门缴纳企业代扣养老金部分的账务处理
借:其他应付款——养老保险费
贷:银行存款
企业会计制度要求,基本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失业保险金,在“其他应交款”中核算,职工个人负担的部分一般在工资中扣除。其他应交款是指企业除应交税金、应付股利等以外的其他各种应交的款项,包括应交的教育费附加、矿产资源补偿费、应交住房公积金等。虽然制度中未明确把基本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等社会保障性支出放在其他应交款中核算,但是很多行业的会计已经将这部分的社会保障性支出通过其他应交款中核算。
财政部规定,各类型企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及国家有关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统筹,为职工缴纳的除基本医疗保险费以外的社会保险费,作为劳动保险费列入成本(费用),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从应付福利费中列支;由职工缴纳的社会保险费从职工个人的应发工资中扣缴。
此条规定了社会保险费的基本处理原则,一是执行本通知规定的企业包括各类型、各所有制的企业;二是由企业负担的基本医疗保险,计提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贷记“其他应交款”;三是由企业负担的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虽然文件只提到“作为劳动保险费列入成本(费用)”,未明确规定应在哪个具体的成本费用科目核算,但由于社会保险费是按国家规定统一上缴的一项收费,不是工资总额的组成部分,也就不属于生产成本中的直接人工,所以应该作为期间费用,直接记入管理费用科目。计提时,借记“管理费用”,贷记“其他应交款”;四是由职工个人负担的社会保险费,由企业代扣代缴,从职工工资中代扣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贷记“其他应交款-职工个人保险费”。
总之,企业的工资和养老保险费应随同生产的产量等成本相应结转,其扣除也与相应的产量等成本要素相一致,与收入相配比,如此来理解“支付”“缴付”的含义,进行相应的会计和税收操作。
二、住房公积金的处理
企业根据国家规定,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为本企业职工缴纳的住房公积金,计入成本(费用),并不得超过当地政府规定的缴交比例。缴纳住房公积金的本企业职工包括人事关系和工资关系均在本企业的固定职工、劳动合同制职工。应由个人缴纳的住房公积金,由职工个人支付,不得由企业负担。
企业应注意,虽然会计上要求按月发放的住房补贴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进行核算,但是其并不作为随职工工资计入企业成本费用,不得作为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费的计提依据,也不作为计算缴纳住房公积金的基础。在企业所得税中计算应付职工薪酬调增数额时,应注意将按省人民政府规定标准发放的住房补贴(并不是一定企业发放的全部住房补贴)扣除。
另外企业发放的住房补贴无论是在企业所得税还是个人所得税中扣除,关键的问题还是发放的基数与比例要符合政策规定。一般来说,对于发放工资不再分明细项目的企业,其员工免征个人所得税的住房补贴的基数最好是按企业计税工资来提取,这样税务检查时,也比较容易取得税务机关的认可。
三、除“三险一金”以外的其他社会保险费如何处理
“三险一金”只是社会统筹中的四项。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保险制度的完善,我国社会保险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将逐步建立。据了解,目前各地还有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简称“五费”。由此产生了其他社会保险费的税收处理问题。
根据《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征收的社会保险费存入财政部门在国有商业银行开设的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社会保险基金按照不同险种的统筹范围,分别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各项社会保险基金分别单独核算。社会保险基金不计征税、费。《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总理令第375号)第三条规定,工伤保险费的征缴按照《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关于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的征缴规定执行。第十条又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劳部发〔1994〕504号)第四条规定,生育保险根据“以支定收,收支基本平衡”的原则筹集资金,由企业按照其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生育保险费,建立生育保险基金。生育保险费的提取比例由当地人民政府根据计划内生育人数和生育津贴、生育医疗费等项费用确定,并可根据费用支出情况适时调整,但最高不得超过工资总额的百分之一。企业缴纳的生育保险费作为期间费用处理,列入企业管理费用。职工个人不缴纳生育保险费。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五条规定,“纳税人按国家有关规定上交的各类保险基金和统筹基金,包括职工养老基金、待业保险基金等,经税务机关审核后,在规定的比例内扣除。”因此,除“三险一金”外的其他社会保险费,如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均是同一性质的社会保险费,都是税务部门为主征收,由于职工个人不缴纳,因此也不存在个人所得税的问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4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28号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准则规定:

第十一条前期差错,是指由于没有运用或错误运用下列两种信息,而对前期财务报表造成省略漏或错报。
(一)编报前期财务报表时预期能够取得并加以考虑的可靠信息。
(二)前期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时能够取得的可靠信息。
前期差错通常包括计算错误、应用会计政策错误、疏忽或曲解事实以及舞弊产生的影响以及存货、固定资产盘盈等。
第十二条企业应当采用追溯重述法更正重要的前期差错,但确定前期差错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除外。
追溯重述法,是指在发现前期差错时,视同该项前期差错从未发生过,从而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更正的方法。
第十三条确定前期差错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可以从可追溯重述的最早期间开始调整留存收益的期初余额,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余额也应当一并调整,也可以采用未来适用法。
第十四条企业应当在重要的前期差错发现当期的财务报表中,调整前期比较数据。

补交以前年度的税金要看那个税金:
1、增值税举例(一般纳税人)
原账务处理:
借:应收账款 1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
因少计提增值税,
贷:主营业务收入 -14.53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14.53 (自行发现)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检查调整) 14.53 (税务发现)
缴纳:
借:应交税费
贷:现金
(就增值税难,其他都比较简单)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跨年度直接进: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应交税费-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土增税
借:管理费用(跨年度直接进: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应交税费--印花税、水利基金、房产税、土地使用税
借:所得税费用(跨年度直接进: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因完全由个人承担
贷:应付职工薪酬 -10
贷: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10
借: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10
贷:现金或银存
第2个回答  2015-05-21
资产负债类科目直接调整,损益类科目不跨年也直接调整,跨年需考虑盈余公积影响,并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补缴以前的税账上就那么做,税务补申报啊
第3个回答  2009-07-02
1、科目做错直接做会计差错更正就可以了,将原先的错误凭证红字冲回,再重新做一张正确的。
红字冲正凭证和新凭证都要标明是更正原先的哪一张。

2、代扣个人所得税的处理:
借:应付工资(工资表里的应发数)
应交税金——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扣缴的个人所得税)
其他应付款——养老四金(由个人负担的四金)
贷:现金或银行存款(实际发到职工手里的钱钱)

单位替个人交个人所得税,就是相当于发给个人的是“税后工资”,要按照不含税工资计算个人所得税,分录还是一样的。
第4个回答  2009-06-27
今年的直接调整,单位替个人交个人所得税列入应付薪酬,调整以前年度损益.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